搜索到27篇“ 浸胚法“的相关文章
将大豆DNA导入番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了探讨外源DNA导入诱导番茄变异与外源DNA浓度与处理温度的关系,采用用不同浓度的大豆DNA溶液泡番茄种子,并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暗处理。对所获得当代(D1)植株叶片中过氧化物同工酶(POD)酶谱、酶活及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与受体对照组相比,D1代试验组的过氧化物同工酶酶谱有差异,在DNA浓度为341.25μg/mL、温度25℃处理下酶带增数最多且颜色最深;在DNA浓度为136.50μg/mL、温度20℃处理下POD的活性最强;在DNA浓度为341.25μg/mL、温度35℃处理下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最多,增幅为1.79%。
丁锦平
关键词:大豆DNA导入番茄浸胚法
应用转化寒地水稻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本试验应用对寒地水稻进行了遗传转化的试验探讨。使用4%~8%的丙酮、0.2%~0.4%的SDS泡糙米,再加玉米总DNA溶液催芽,丙酮、SDS、总DNA溶液对种子的发芽进程均有抑制作用,同一物质间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加,不同物质间对种子的发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D_1代在0.2%SDS+玉米黑301总DNA溶液的处理中出现变异植株;变异植株在穗型、分蘖、结实率、千粒重、穗部构成、叶色、粒型等性状与受体合江19号有显著的差异,变异为育种不利变异,连续四代研究了该变异植株的遗传变异,从其遗传变异规律看,这种变异植株可能为基因突变引起。
刘传雪潘国君张淑华关世武张兰民王瑞英
关键词:浸胚法寒地水稻
将外源DNA导入水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6年
系统地概述了将外源DNA采用导入水稻的理论基础、原理、转导机理,处理及后代分之验证方;总结了1989以来我国育种工作者采用该方将外源DNA导入水稻所选用的供体、受体及所创建的水稻新种质类型;报道了笔者用将空心莲子草DNA导入水稻增强其耐旱性和创建水稻新种质的研究进展。
杨前进
关键词:水稻外源DNA浸胚法
外源DNA完全酶解成分在水稻导入中的诱变作用被引量:2
1994年
外源DNA以DNA酶(DNaseⅠ)完全酶解后,泡处理灿型中优早2号糙米,研究了外源DNA酶解成分在水稻导入中的诱变作用。处理当代即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异,表明外源DNA导入过程中确存在着完全降解成分的诱变作用。
张学文唐湘如董延瑜
关键词:外源脱氧核糖核酸水稻浸泡法酶水解
水稻外源DNA导入过程中DNA分子降解研究被引量:7
1994年
以湘早籼8号为受体材料,以易于大量获得的鲤鱼精液DNA为分子供体,进行DNA导入水稻实验,研究了DNA分子在过程中的降解情况。通过定时取样后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吸收光谱扫描分析,发现水稻泡过程中能主动降解外源DNA分子,48h后大部分DNA分子被降解成小分子片段、单磷酸脱氧核苷酸、碱基甚或无机成分;紫外吸收光谱扫描发现220~240nm有明显的增色效应。鉴于诱变优势的普遍性及基因导入的固有困难,推测外源DNA过程中降解后的成分对诱变起更大的作用。
张学文赵燕董延瑜洪亚辉任春梅
关键词:水稻外源脱氧核糖核酸降解
外源DNA导入番茄引起后代性状变异的初步研究
2014年
通过提取大豆DNA,采用在不同的浓度和温度下来处理番茄种子,观察后代植株一系列生理指标的变化,通过用紫外分光光度测定后代植株叶绿素含量,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植株同工酶(SOD)进行分析,发现经处理的番茄种子,后代植株性状产生变异:叶绿素总含量与对照相比出现增加,其中DNA浓度为136.50μg/mL经4℃泡避光处理的番茄种子总叶绿素含量变化最大,比对照增加了116%;同工酶(SOD)谱带一致,没有新的谱带出现,但酶活发生了变化。
丁锦平
关键词:番茄浸胚法外源DNA
导入空心莲子草DNA增强水稻耐旱性研究初报
首次采用外源总DNA溶液将苋科植物空心莲子草基因组DNA导入栽培水稻,在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采用系统选育创建成32个农艺性状稳定的耐旱变异品系,育成国审耐旱、高效节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对新创建的耐旱变异品系与...
杨前进
关键词:空心莲子草浸胚法农艺性状遗传多态性
文献传递
导入空心莲子草DNA增强水稻耐旱性研究初报
首次采用外源总DNA溶液将苋科植物空心莲子草基因组DNA导入栽培水稻,在土壤干旱胁迫条件下,采用系统选育创建成32个农艺性状稳定的耐旱变异品系,育成国审耐旱、高效节水稻新品种'绿旱1号';对新创建的耐旱变异品系与...
杨前进
关键词:浸胚法水稻农艺性状
文献传递
外源DNA导入玉米引起后代性状变异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将大豆DNA导入玉米自交系,获得变异植株D0代及D1代植株。考察D0代变异株及D1代植株的性状,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D0代植株及其供体进行了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从而初步证实了大豆DNA的功能片段已整合到了受体基因组内并得到了表达。
王邕刘爱花张耀华张慧英吕平
关键词:浸胚法外源DNA变异植株同工酶
玉米核DNA导入小麦获得矮秆优质和早熟二个新品系被引量:21
1999年
将玉米核DNA导入小麦,从转化后的D_2代和D_3代10多种变异中筛选出矮秆(株高55cm)优质(籽粒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2%、赖氨酸含量提高0.05%)和早熟(比对照早熟5~8天)两个新品系,并能稳定遗传.经对供体、受体和转化后代进行RAPD和POD同工酶分析,证明供体DNA片段已进入受体并导致DNA重组,使后代基因组发生了变异.
柏峰刘植义沈银柱何聪芬黄占景马闻师葛荣朝罗颖坤
关键词:小麦浸胚法同工酶

相关作者

杨前进
作品数:73被引量:223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选育 杂交水稻 耐旱 籼稻
董延瑜
作品数:37被引量:282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
研究主题:脱氧核糖核酸 水稻 DNA导入 分子杂交 愈伤组织
张学文
作品数:170被引量:778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苎麻 草鱼 克隆 黄花蒿 拟南芥
丁锦平
作品数:83被引量:233H指数:8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棉花 花生 ITS序列 番茄 O
张耀华
作品数:10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愈伤组织 分化 快速繁殖 射干 快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