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7篇“ 消费者均衡“的相关文章
- 基于消费者均衡的流域上游生态保护意愿研究
- 本文将流域各地区的生态保护意愿看作愿意提供的生态公共产品数量,引入效用函数,定量研究上下游地区生态保护意愿的变化情况,重点分析如何提升上游地区的生态保护意愿,才能使流域生态环境由"严重恶化"逐渐到"保护良好"。分析得出:...
- 陈艳萍周颖
- 关键词:消费者均衡流域生态补偿
- 基于消费者均衡的新“零售之轮”探究
- 2022年
- 文章对新“零售之轮”理论述评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零售业态的消费者均衡模型,利用模型对技术革新所引发的均衡变动进行了分析,得出技术革新是零售业旧业态升级和新业态产生的原动力的研究结论。在消费者预算不变的前提下,技术革新在单业态、双业态或新业态内通过改变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等方式,不仅可以做到扩大消费者的商品消费数量,而且可以增大消费者的总效用。在此基础上,从消费者均衡角度对“零售之轮”理论进行了新的解释,新业态成功加入并开启“零售之轮”的原因是单位货币边际效用的提升。
- 张文利
- 关键词:消费者均衡零售之轮
- 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的“镜像”分析
- 2020年
- 消费者和生产者作为市场的参与者,其行为具有相似性,两者互为"镜像"。消费者均衡和生产者均衡都可以使用三种方法来模拟,分别是逻辑分析法、几何分析法和数理分析法。三种方法各有特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生产者自身的生产分析和成本分析也是"镜像"分析,在特定的条件下,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可以转换为函数与反函数关系。整体来看,"镜像"分析的应用有利于经济学问题的解决。
- 崔俊富苗建军
- 关键词:消费者
- 共同代理下我国公立医院补偿标准分析与博弈——以消费者均衡为视角被引量:3
- 2019年
- 本文在共同代理条件下,构建了以公立医院为共同代理人,政府、患者和医保机构为委托人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以消费者均衡为视角对公立医院的补偿标准进行分析,并对比了在非合作情形下与合作情形下的激励效率。研究发现:起付线与自付比的高低取决于患者的患病情况,对于疑难重症应设"高"起付线,"低"自付比,而对于常见病、多发病应设"低"起付线,"高"自付比;患病情况给定,为了维持消费者均衡,降低起付线的同时必须提高自付比,反之亦然。如患者的边际效用非常高,起付线与自付比对患者就医的引导作用失效;财政补助不足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主要原因;建立了医疗服务的价格标准和财政补助的最低标准;与非合作博弈相比,合作博弈同时存在提高效率和降低效率两个力的作用,总效率是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两个力的相对大小。
- 陈振生徐兵甘筱青
- 关键词:共同代理博弈分析财政补助
- 缓解高速公路拥堵的消费者均衡模型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拉动了人群消费和相关产业发展,但导致的高速公路拥堵已给社会和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高速公路拥堵成因及解决对策;以十一假期为例,基于消费者均衡理论设计"有秩序分流"方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民意和方案可行性;根据调查结果建立数学模型,描述出行者在通行价格、拥堵时间与日程安排三者之间进行均衡决策的过程,最后给出具体的阶梯收费方案。
- 李金华吕相舟周思远崔津墀
- 关键词:消费者均衡线性函数
- “需求”逻辑视角下的我国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基于消费者均衡模型以及蛛网模型的理论视角被引量:12
- 2017年
- 公共文化服务作为一种具有极强外部效应的经济形式,在经济发展中地位日趋明显。但是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平衡的现象较为严重,主要问题就是从"供给"的逻辑出发,忽视了"需求"逻辑。而目前学界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研究主要来自于供给端,对需求端的深度研究较少,在理论上也呈现出"供需不平衡"的现象。文章首先从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现状出发,创新性地利用消费者均衡模型和蛛网模型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逻辑。文章提出两个创新性的观点:一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是由需求的效用和收入水平共同决定的;二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要实现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供给和需求长期弹性的平衡。
- 贾微晓
-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蛛网模型
- 基于剩余收入的消费者均衡模型修正
- 2014年
- 传统的消费者均衡模型没有对收入进行细化,其效用函数只体现商品的效用,收入则没有直接进入效用函数,而是体现在预算约束条件里,造成"均衡等式矛盾"的漏洞。为推出更加合理的消费者均衡等式,将传统模型中的收入细化为总收入、剩余收入和实际支出3部分,将剩余收入引入效用函数,运用条件极值法建立修正的消费者均衡模型。研究结论认为,传统的消费者均衡模型是修正的消费者均衡模型的一个特例,运用修正的消费者均衡模型可以更好地理解货币的边际效用,也可以为宏观经济现象提供微观理论依据。
- 许晓军袁辉宁凯
- 关键词:消费者均衡数学模型效用函数边际消费倾向
- 浅谈质量对消费者均衡理论的影响--以耐用消费品为例
- 2014年
- 在现代微观经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均衡”,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生产者而言,能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是再理想不过了。其中,对于消费者均衡的具体定义是这样的。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消费者均衡是消费者使为理论的核心。它是消费者的效益达到最大化并维持不变的状况表现,消费者此刻处于一种均衡情况。消费者均衡实现的假设条件:(1)消费者的偏好。这就是说,消费者对各种物品效用的评价是既定的,不会发生变动。也就是消费者在购买物品时,对各种物品购买因需要程度不同,排列的顺序是固定不变的。(2)消费者的收入。由于货币收入是有限的,货币可以购买一切物品,所以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存在递减问题。因为收入有限,需要用货币购买的物品很多,但不可能全部都买,只能买自己认为最重要的几种。(3)物品的价格。由于物品价格既定,消费者就要考虑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购买与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效用。由于收入固定,物品价格相对不变,消费者用有限的收入能够购买的商品所带来的最大的满足程度也是可以计量的。
- 程琳
- 关键词:消费者
- “消费者均衡”理论的图示法解析被引量:1
- 2013年
- 图示法使一些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和形象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消费者均衡"转化成一个图形问题,运用图形进行直观的图解并获得图解结果,再将图形结果解析成经济内涵,从而能完整地阐述图示法在"消费者均衡"理论解释与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相比于其他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图示法具有简洁、明了、生动等特点;在解答特殊情况下的经济学问题时,图示法有时更是具有其他方法所无法具备的直观易懂的优势;图示法不仅可以应用于"消费者均衡"问题的解答与教学中,在"生产者最优生产均衡""社会福利最大化均衡"等问题解答与教学中也大有应用。
- 王荧陈豫浩范一青
-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消费者均衡
- “标准产品”竞争双寡头市场消费者均衡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基于标准的"产品"视角,本文在综合考察"标准产品"用户和质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双寡头市场均衡分析,发现转换成本对用户临界规模及其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较高质量的"标准产品"会在临界规模方面具备一定优势,而用户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低质量"标准产品"的劣势。因此,在标准竞争成为国际竞争战略制高点的当今,正确领会标准竞争机理是推进我国标准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前提。"标准产品"制定者应该积极提高标准的质量,努力扩大用户基础,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 陶忠元张红旗
相关作者
- 王社荣

- 作品数:5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研究主题:西方经济学 综合练习 期末复习指导 无差异曲线 《西方经济学》
- 李锦春

- 作品数:2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淮阴商业学校
- 研究主题:序数效用 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
- 陈惠雄

- 作品数:147被引量:873H指数:16
- 供职机构:浙江财经大学
- 研究主题:经济学 幸福感 实证研究 经济增长 人力资源
- 张成

- 作品数:61被引量:1,568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碳生产率 环境规制 技术进步 面板数据 实证研究
- 王蓓蓓

- 作品数:274被引量:2,785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需求响应 电力市场 存储介质 配电网 电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