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0篇“ 涎腺结石“的相关文章
一种用于摘除直径小于1cm结石的固定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摘除直径小于1cm结石的固定钳,包括连接在一起的两个钳臂和握持部;每个所述钳臂包括钳杆、钳喙和枢转部;所述枢转部处于所述钳杆与所述钳喙之间,且两个枢转部旋转连接;两个所述钳臂的所述钳杆位于同一水...
张林祥李尚东刘倩张译心陈中天刘瑞敏
多层螺旋CT对结石的诊断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对结石的诊断价值及MD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方法:对具有完整头颈部MD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结石的MD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共计有阳性结石39个,下颌下结石30例(96.77%),7例患者(22.58%)具有多发结石,18例(58.06%)病例伴有明显的炎性症状,结石体积、结石的位置与下颌下炎性症状相关,结石越靠后、结石体积越大,下颌下炎性症状就越重。结论:MDCT对结石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确定结石的形态、数目、大小并定位,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徐世康杨智李春平李睿付兵杨大兴杨帆
关键词:涎石症下颌下腺MDCT
颌下结石的影像学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颌下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郑州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颌下结石患者,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锥形束 CT( CBCT)的方法判定颌下结石的位置和形态。结果位于前牙区结石4例,前磨牙区7例,磨牙区8例,磨牙后区10例,体内1例。按结石所处位置分为导管前部11例,占36.67%,导管后部结石18例,占60.00%,体部1例,占3.33%。术后观察导管结石长径范围为2.0~29.0 mm。结论采用下颌横断合片及 CBCT 的方法判定颌下结石的位置和形态,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徐力
关键词:影像学
结石的形成过程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1年
石病是常见的疾病,主要累及大。当体发生石阻塞时,会出现与进食相关的肿胀、疼痛等症状。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可以对石进行直视下的诊断和治疗,创伤也更小。但是关于石的病因学及确切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本文就结石形成的过程及机制进行综述。结石通常是由矿化的内核及外周层状结构所构成。机体在刺激因素作用下,引起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导致了管收缩和液滞留等,激化了石的形成。这个过程中,多重因素可以影响石的形成;包括分泌的紊乱(微小结石的形成、导管缩窄阻塞和导管的解剖异常)和液成分的改变(钙化物的过饱和状态、结晶抑制剂的缺乏、pH值的变化以及细菌与蛋白酶成分的改变)。
尉华杰柳登高
关键词:涎石病病因
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25例临床观察
2010年
陈步凤
关键词:涎腺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
高频超声对结石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09年
邓丽新
关键词:涎腺结石超声诊断
高频彩色超声诊断结石28例被引量:1
2006年
刘珏颖
关键词:彩色超声检查颌下腺腮腺
彩超对结石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结石彩超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超高分辨率探头对患者多切面扫查,观察体及导管形态结构。结果共检出颌下结石58例,腮结石9例,5例颌下及腮合并结石结石声像图多为强回声,部分为中等回声,强回声者后方声影明显。最大结石12mm,位于颌下导管内。其中70例与手术相符,两例误诊,正确率97%。结论彩超是诊断结石的首选方法。
谭深姬永浩王辉
关键词:涎腺结石彩超检查彩超颌下腺结石强回声导管内
体外碎石机行结石碎石术21例
2004年
谷峰孙帆
关键词:体外碎石机涎腺结石碎石术
结石22例临床分析
1996年
结石22例临床分析爱群,肖树楷,高水珍(内蒙古自治区医院)结石为少见疾病,国外Harrison收集1826~1926年100年间才有375例,国内罗泊报道8例颌下结石[1]。结石采用手术治疗即可根治。本文就我院14年中22例住院治疗患者...
爱群肖树楷高水珍
关键词:涎腺结石

相关作者

柳登高
作品数:102被引量:490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锥形束CT 唾液腺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内镜辅助 动静脉畸形
俞光岩
作品数:586被引量:2,727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颌下腺 唾液腺 涎腺肿瘤 涎腺腺样囊性癌 面神经
张祖燕
作品数:76被引量:249H指数:1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锥形束CT 口腔颌面 腮腺 螺旋CT 影像诊断
张福胤
作品数:73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颌下腺 苯肾上腺素 131碘 颌下腺结石 腮腺
马大权
作品数:119被引量:954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涎腺肿瘤 涎腺 预后 腮腺肿瘤 创伤性面神经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