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1篇“ 淋巴回流“的相关文章
一种乳房淋巴回流演示装置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乳房淋巴回流演示装置,包括演示模型;演示模型包括包括乳房外侧淋巴结、乳房中央部淋巴结、乳房上部淋巴结、乳房内侧部淋巴结、乳房内下部淋巴结、乳房浅部淋巴结、胸肌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尖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胸...
王守安孙权
手功能锻炼操联合扶阳罐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回流受阻的临床应用
2025年
目的:观察手功能锻炼操联合扶阳罐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回流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萍乡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82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回流受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手功能锻炼操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扶阳罐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上肢水肿情况、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上肢前伸、后伸、外展活动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周径差、组织水分比率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功能锻炼操联合扶阳罐治疗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回流受阻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上肢功能与上肢水肿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周伟萍李丹陈枫刘丽丹刘彩丽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康复
瑞香素抗淋巴回流障碍治疗效果研究
研究背景:淋巴回流系统被破环通常会导致淋巴循环代偿功能降低以及淋巴回流障碍,进而引起淋巴水肿。淋巴水肿的特征是淋巴管功能不全,伴有间质水肿、炎症和纤维化。淋巴管功能不全导致淋巴液淤积,随后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并引发严重的...
张彩兰
关键词:瑞香素淋巴回流障碍淋巴水肿巨噬细胞极化
瑞香素在制备治疗淋巴回流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瑞香素在制备治疗淋巴回流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当瑞香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用于淋巴回流障碍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研究发现,瑞香素可以改善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淋巴管扩张扭曲、淋巴管瓣膜功能不全等...
张俊孟永宏王吉平
一种用于治疗上肢淋巴回流障碍导致上肢肿胀的康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种用于治疗上肢淋巴回流障碍导致上肢肿胀的康复装置,包括充放气单元和上肢治疗单元;所述充放气单元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后部通过螺钉安装有后盖板,且所述外壳的内部靠近所述后盖板的位置处对称安装有第一压力泵和第二压力...
陈海东李逸梅吴金娜陶晔杨万富
瑞香素在制备治疗淋巴回流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瑞香素在制备治疗淋巴回流障碍的药物中的应用,当瑞香素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溶剂合物用于淋巴回流障碍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研究发现,瑞香素可以改善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淋巴管扩张扭曲、淋巴管瓣膜功能不全等...
张俊 孟永宏 王吉平
一种用于淋巴回流的压力绑缚定位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淋巴回流的压力绑缚定位架,属于用于淋巴回流的压力绑缚定位架技术领域。包括可移动伸缩支撑输液杆组件,所述可移动伸缩支撑输液杆组件的顶部连接有可旋转固定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可移动伸缩支撑输液杆组件带...
康丽君康峰光梁丽仪
评估淋巴回流手法治疗对产后生理性乳胀的干预效果
2024年
对产后生理性乳胀选择淋巴回流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及研究。方法 于本院接受治疗的产后生理性乳胀患者中筛选32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年限为2021年1月-2022年2月。依据干预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各160例。实施乳房按摩和包菜外敷治疗纳入对照组,实施淋巴回流手法及冷敷治疗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乳房疼痛、硬度及乳腺管通畅程度三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母乳时间相对较短,泌乳量评分在产后24h-72h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率相对更高,混合喂养率及人工喂养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产后生理性乳胀选择淋巴回流手法治疗,可确切改善乳房肿胀及疼痛,促进乳腺管通畅,治疗效果确切应用价值高值得借鉴运用。
梁燕
关键词:淋巴回流手法治疗
淋巴回流手法联合常规护理在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淋巴回流手法联合常规护理在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 选取2023年9月—2024年5月山东省鱼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产妇住院备案号奇偶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淋巴回流手法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乳房胀痛程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乳房胀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乳房胀痛程度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淋巴回流手法能有效提升护理效果,缓解产后乳房胀痛程度,提高产妇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李俊芝
关键词:乳房胀痛护理满意度
淋巴回流手法联合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对分娩初产妇泌乳水平的干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淋巴回流手法联合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对分娩初产妇泌乳水平的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2023年12月于亳州市人民医院分娩的86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干预方法将初产妇分为对照组(n=43,分娩1 d后采取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治疗)和观察组(n=43,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淋巴回流手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初产妇的泌乳量、乳房疼痛程度、泌乳情况、乳房胀痛情况及乳汁淤积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产后3和7 d泌乳量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093、3.966,P<0.05)。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产后3、7和24 d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58、3.039、8.412,P<0.05)。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的起始喂养时间和泌乳发动时间分别早于对照组,且48 h乳汁量为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124、6.179、3.467,P<0.05)。干预后,观察组初产妇的乳房胀痛情况和乳汁淤积程度均较对照组初产妇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4.481、2.713,P<0.05)。结论淋巴回流手法联合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可更有效地提高分娩初产妇的早期泌乳量,减少初产妇乳房疼痛程度和乳汁淤积的风险,改善乳房胀痛情况,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低频脉冲穴位电刺激。
彭巧玲牛三强王晓雯焦伟利
关键词:干预效果

相关作者

梁倩倩
作品数:224被引量:1,40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药物辅料 膝骨关节炎 椎间盘 椎间盘退变 类风湿关节炎
王拥军
作品数:821被引量:6,785H指数:38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颈椎病 益气化瘀方 椎间盘 椎间盘退变 软骨细胞
徐浩
作品数:93被引量:42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膝骨关节炎 药物辅料 小分子化合物 软骨缺损 淋巴回流
施杞
作品数:822被引量:5,530H指数:37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颈椎病 椎间盘 益气化瘀方 椎间盘退变 脊髓型颈椎病
王腾腾
作品数:38被引量:245H指数:10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研究主题:淋巴回流 踝关节炎 骨质疏松性骨折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物辅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