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971篇“ 淋巴组织增生病“的相关文章
CD44与CD33在77例口腔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3年
目的:探讨CD44与CD33在口腔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benign lymphoadenosis of oral mucosa,BLOM)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3月青岛市中医医院理科77例BLOM蜡块作为实验组,另取同时间段63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蜡块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CD44、CD33阳性表达情况,采用Spearman分析BLOM患者组织中CD33与CD44阳性表达的相关性。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分析BLOM患者组织中CD33、CD44表达与临床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实验组CD3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5.24%、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65%、6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BLOM患者组织中CD33与CD44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834,P=0.002);CD33、CD44表达与临床分型、炎症程度、有无淋巴滤泡、淋巴细胞浸润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程、变部位、上皮表面角化无关(P>0.05)。结论:BLOM患者组织中CD33、CD44阳性表达率下降,与临床分型、炎症程度、有无淋巴滤泡、淋巴细胞浸润密切相关。
王训霞姜国萍张勇哲李爱群王瑞春
关键词:CD44CD33
肥大细胞在口腔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理的关系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肥大细胞(mast cell,MC)在口腔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benign lymphoadenosis of oral mucosa,BLOM)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理关系。方法:甲苯胺蓝组织化学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30例BLOM和15例正常黏膜MC数量、脱颗粒率,分析其与临床理关系。结果:2种染色MC总数及甲苯胺蓝染色MC脱颗粒率较正常黏膜增高(P<0.05),与年龄、性别、部位、程及炎症轻重程度和黏膜固有层淋巴滤泡的形成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C总数和脱颗粒率在BLOM明显增高,提示MC增殖和脱颗粒在BLOM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昊刘慧娟李荷香宋鹏刘旭倩侯亚丽
关键词:脱颗粒
口腔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中肥大细胞与微血管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BLOM中肥大细胞密度(mast cell density,MCD)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关系,为寻找BLOM新的治疗靶点提供线索。方法采用类胰蛋白酶和CD105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0例BLOM和15例正常黏膜中MCD和MVD,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BLOM组MCD和MVD均值分别为55.0183±34.45887、19.8850±6.21789;正常对照组MCD和MVD均值分别为19.9554±5.29479、1.0000±0.80178。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BLOM组MVD与MCD呈正相关(r=0.619,P<0.01)。结论MC可能参与了BLOM中血管的新生,可能成为BLOM新的治疗靶点。
张昊敦铃霞谢以婷李荷香宋鹏刘慧娟侯亚丽
关键词:肥大细胞微血管
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通过对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benign lymphoadenosis of mucosa,BLOM)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总结其临床特征,计算临床诊断与理诊断符合率,为临床上正确诊治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提供...
邵绿叶
文献传递
肾移植术后EB毒相关淋巴组织增生被引量:2
2011年
肾移植术后感染是移植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EB毒感染后,不能被机体彻底清除,可引起从良性B细胞增殖到恶性淋巴瘤一系列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症(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PTLD)。
郝彤彤陈洁
关键词:淋巴组织增生病肾移植术后EB病毒病毒感染后组织增生症B细胞增殖
口腔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15例例报道
口腔黏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benign lymphoadenosis of oral mucosa,BLOM)是一种在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黏膜,好发于唇、颊、舌、腭及龈颊沟黏膜,也可多部位发或伴有皮肤交。关于BLOM...
刘莉马哲李化
文献传递
口腔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研究口腔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benign lymphoadenosis of oral mucosa,BLOM)中增生淋巴细胞的性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4例口腔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9例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伴上皮异常增生、11例口腔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发生癌变者及10例正常口腔粘膜组织淋巴细胞CD20和CD45RO的表达。结果正常粘膜中有8例出现CD45RO阳性染色,且染色强度和阳性细胞数并不均一;未见CD20阳性染色。口腔粘膜良性淋巴组织增生发生癌变组中有一例CD20阴性,其余各组均可见CD20和CD45RO阳性染色,细胞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CD20主要见于淋巴滤泡内或呈灶性聚集的淋巴细胞中,在周围的组织中阳性细胞较少,CD45RO则主要出现在固有层,淋巴滤泡内也可见部分阳性细胞。结论BLOM中浸润的淋巴细胞既有T细胞,亦有B细胞,属于多克隆增生
李曙霞于世凤
关键词: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免疫组化
Ki-67在眼眶淋巴组织增生中的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探讨Ki-67在眼眶淋巴组织增生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Ki-67单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7例眼眶淋巴组织增生进行检测。结果:炎性假瘤无阳性染色,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以核仁着色多见。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阳性细胞除核仁着色外,亦可见到细胞核及胞浆的着色。而恶性淋巴瘤多数为细胞核着色,亦见胞浆着色。阳性细胞分布为弥漫或聚集状,有时亦见内皮细胞着色。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阳性指数为(3.751±2.513)%,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阳性指数为(4.274±2.124)%,恶性淋巴瘤阳性指数为(40.94±25.67)%,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与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而与恶性淋巴瘤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i-67可以鉴别眼眶淋巴组织增生的良恶性及指导临床治疗。
王学敏时文杰宋国祥何彦津
关键词:眼眶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多中心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03年
陈艳张荣艳肖承京
眼眶淋巴组织增生AgNOR定量研究
1998年
为了解AgNORs定量研究在眼眶淋巴组织增生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采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对77例眼眶淋巴组织增生进行实验。结果:恶性淋巴瘤每核颗粒数为2.918±0.943,与炎性假瘤、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不典型淋巴组织增生比较P<0.05,后三者比较P>0.05。结论: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染色为一种简便经济的理学检查辅助手段,对鉴别肿瘤良恶性有一定价值。
王学敏宋国祥何彦津
关键词:淋巴组织增生病眼眶肿瘤AGNORS

相关作者

宋国祥
作品数:311被引量:1,095H指数:1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眼眶 眼眶肿瘤 CT 眼眶病 超声波诊断
王学敏
作品数:30被引量:6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
研究主题:淋巴组织增生病 微量元素 眼眶 血液透析 体检
何彦津
作品数:153被引量:600H指数:1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眼眶 眼眶病 眼眶肿瘤 CT 眼眶炎性假瘤
张昊
作品数:24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NARCOTREND指数 第三磨牙 淋巴组织增生病 黏膜 靶控输注异丙酚
侯亚丽
作品数:38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涎腺 NARCOTREND指数 黏膜 淋巴组织增生病 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