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16篇“ 深部构造“的相关文章
- 胶东牟乳成矿带邓格庄金矿区深部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
- 2024年
- 牟乳成矿带是胶东重要的金成矿带之一,为金矿集中分布区,是国内外金矿勘探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胶东金矿成矿规律和找矿理论不断取得新认识,尤其是热隆—伸展成矿理论的提出为深部找矿提供了理论基础。热隆—伸展成矿理论更加凸显出构造对金成矿的重要意义,深部构造研究由此显得尤为重要。广域电磁法是何继善院士团队研发的一种人工源频率域电磁勘探方法.
- 张保涛柳森胡创业张扬姬晴川李秀章
- 关键词:广域电磁法深部构造成矿预测
- 基于地球物理场的华阳川铀矿区深部构造特征及其深部找矿潜力
- 2024年
- 华阳川铀多金属矿的勘查工作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基本查明了浅部矿体的分布情况。然而,由于北秦岭华阳川地区深部构造发育,地形复杂,前期缺乏对深部构造特征的研究,制约了该区深部找矿突破。笔者通过航空重、磁及地面电磁剖面工作,结合已有的地质资料,对华阳川铀多金属矿区的深部构造特征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华阳川韧性剪切带的深部延伸为铀源的迁移和迁出提供了重要的通道。同时,华山岩体具有铀源迁出特征,其在华阳川矿区北界面变缓,呈现出“靠椅”状的形态,这种地质结构有利于铀源的富集和就位。基于以上,认为华阳川铀矿区深部至少1500 m内仍具有寻找铀矿的巨大潜力。
- 郭培虹耿涛冯治汉唐小平齐琦
- 关键词:地球物理场深部构造找矿潜力
- 一种基于洋壳速度结构的深海热液区深部构造应力场模拟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洋壳速度结构的深海热液区深部构造应力场模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选择应力分析区域,并建立分析区的几何模型;其次基于研究区洋壳声波速度结构计算弹性力学参数,建立地质力学模型,并对建立的地质力学模型进行...
- 陶春辉陈明柳云龙王汉闯吴涛廖时理李怀明邓显明金肖兵
- 一种深部构造复杂区煤层气地质甜点区选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部构造复杂区煤层气地质甜点区选区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定义影响深部构造复杂区煤层气的地质条件,即资源条件、产出条件和开发条件;建立地质构造复杂区的断层、褶皱、煤体结构和地下水动力条件等量化表征方法,提出量...
- 郭涛刘明张培先肖翠李鑫金晓波赵景辉解飞崔轶男武迪迪
- 天山造山带壳幔速度结构及深部构造过程综述
- 2024年
- 天山作为陆内造山带的典型地区,其深部构造一直是国内外地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天山造山带下方速度异常结构的分布特征,是天山造山带深部构造过程响应的深刻体现,对深入理解其活化机制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系统总结了天山不同区段的壳幔速度异常结构研究结果,讨论了天山造山带下方不同速度异常结构的形成机制以及天山隆升变形的动力学演化过程.天山造山带不同区段的层析成像结果以及接收函数图像等多种地震学探测与GPS观测研究成果显示,区域速度异常结构分布特征与天山造山带及周边地区的地质构造特点、动力学演化过程具有相关性:天山造山带下方高速异常结构的倾斜方向、形态、位置,凸显了天山地区独特的陆内俯冲机制;不同区域的低速异常结构表明,存在软流圈热物质上涌形成的小地幔柱或小尺度地幔对流,以及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壳内物质发生部分熔融.相关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理解天山陆内俯冲、地壳缩短变形、岩石圈拆沉和软流圈热物质上涌等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并对深入研究天山地区地震活动性分布规律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 崔冉崔清辉周元泽
- 关键词:陆内俯冲部分熔融
- 青藏高原东部深部构造与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来自第9届与第10届WTGTP研讨会的启示
- 2024年
- 青藏高原深部构造与动力学机制一直是深部地球物理与大陆动力学的重点研究领域.青藏高原东部地形起伏剧烈,地震活动频繁,金属与油气矿床丰富,揭示出青藏高原东部极为复杂的壳幔结构与深部变形及非常强烈的深部物质运动.近年来,随着地球物理综合观测技术、深部结构成像方法、地球动力学模拟等研究的快速发展,围绕青藏高原东部的深部构造、块体运动、深部动力模式、强震活动与深部蕴震机制及成矿深部构造等方面进展显著.青藏高原东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讨会(WTGTP)是围绕青藏高原东部深部结构与动力学机制、资源开发、地质灾害等相关地球科学问题按年度召开的学术交流研讨会.本文基于2021年和2022年召开的第九届和第十届WTGTP的会议报告,结合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围绕印度—欧亚板块碰撞、构造变形特征与动力学机制以及强震活动与深部蕴震机制等主要内容,介绍了青藏高原东部的地球物理结构及深部构造变形与动力学机制的研究进展.初步展望了青藏高原深部构造与地球物理研究前景,期望能给相关科研人员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
- 李心怡李抒予高原夏新宇
-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部动力学深部构造
- 粤东河源盆地的深部构造、沉积序列与盆地演化
- 2024年
- 粤东河源盆地是东南沿海规模较大的晚中生代—新生代陆相盆地之一,发育有较为完整的晚白垩世—新近纪地层。研究该盆地的深部构造、控盆断裂、沉积序列和盆地的形成发展,对于认识东南沿海晚中生代—新近纪的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反射剖面和约两千米的地质科学钻探等数据资料的综合研究,查明了河源盆地为中生代—新生代沉积断陷盆地,地层结构清晰,沉积基底为早古生代地层,并建立了该盆地晚白垩世—新近纪的三阶段沉积序列;该盆地发育渐新世的火山岩,揭示了控盆边界断裂及内部构造发育特征,暗示了原型盆地的破坏发生于晚新生代:即盆地南北两侧紫金—博罗逆冲断层和河源断裂带在晚古近纪—新近纪强烈地改造了原型盆地;基于以上认识,初步恢复了河源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构建了河源盆地沉积序列-构造演化模式。
- 张敏李海龙唐灵祁士华旷健王文张金龙
- 关键词:反射地震控盆断裂东南沿海
- 深部构造区大倾角工作面回撤致冲机理及防治技术
- 2024年
- 深部构造区大倾角工作面回撤期间冲击风险较高,为研究回撤期间致冲机理及防治技术,以潘西煤矿6199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结合现场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受多因素影响处于复杂高静载环境,上部基本顶尖角区剪应力集中明显,工作面液压支架撤离,上覆岩层压力向工作面前方转移,局部超过极限载荷可能发生高静载加载型冲击,基本顶破断及断层活化产生动载,可能诱发动静载叠加型冲击;根据回撤前矿压数据,前方岩层活动较为剧烈,工作面微震预警事件发生前后支架阻力升高,存在基本顶破断及断层活化可能,冲击风险较高。基于回撤致冲机理提出卸压-支护协同防冲技术,即通过弱化高静载影响,降低动载产生可能性,辅助提高顺槽支护强度、控制工作面顶板降低回撤期间冲击风险;工作面回撤期间矿压监测数据无明显升高,卸压-支护协同防冲技术效果较好。
- 梁文昭刘国磊郑寓超王峰孟圣师崔嵛马秋峰
- 关键词:大倾角工作面工作面回撤冲击地压防治
- 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部雅干断裂带深部构造特征分析——来自大地电磁的证据
- 2024年
- 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部雅干断裂带的空间展布及深部构造特征一直存在争议。本文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的研究思路,在研究区内完成5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首先对研究区内西侧大地电磁剖面MT01的电性结构特征与剖面区段内所出露的雅干断裂带地质构造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确定了雅干断裂带的电性特征表现为“北倾+大倾角+大深度”的电阻率梯级带,并以此作为特征标志,结合区内东侧覆盖区内4条MT剖面(MT02~MT05)反演解释结果,识别出各剖面区段内雅干断裂带的深部位置及构造特征。同时,采用阻抗张量分解技术获得了各条MT剖面的电性主轴方向,结合二维反演解释结果确定了雅干断裂带空间走向。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雅干断裂带在浅地表处总体走向为近EW向(深部为NE45°),平均宽度约6.8 km,是一条由西向东且逐渐向北弧形偏转的逆断层,断层倾向总体向北,断层倾角60°~67°,断层深度约20 km。本文所获得的深部电性结构模型有效地揭示了研究区内深部构造特征,对于区域构造演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王文杰陈磊雷聪聪石晓峰杨彪王文宝孙大鹏徐浩清
-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电性结构特征
- 共和盆地深部构造格架及其对干热岩热源的影响
- 2024年
- 干热型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的地热资源形式,是一种发展前景广阔的新型清洁能源。青海省共和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区域地质活动丰富,为干热岩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共和盆地构造格架与干热岩成热模式,对地热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重力异常归一化总水平导数垂向导数技术(NVDR-THDR)和重磁异常融合方法划分了共和盆地的断裂构造格架,共识别深大断裂20条,有9条是前人未识别断裂。其中,F1-15推断断裂作为共和盆地东西分界断裂,对共和盆地干热岩成因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超低频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及重力异常归一化总梯度的反演结果显示,共和盆地地幔物质向上运移并加热和侵蚀岩石圈底部,导致岩石圈底部发生熔融减薄。盆地东部和西部均存在自青海南山及贵南南山向盆地的逆冲推覆构造,但深部地质结构存在明显差异。盆地西部地质体挤压变形程度强于盆地东部,西部盆地深部地质体密度结构呈“八”字型特征,表现为压陷盆地的特征,断裂发育较少;而东部盆地大量发育深大断裂,为深部的热源物质和热量提供了传输通道。因此,认为共和盆地干热岩热源以地幔热流传导供热和壳内部分熔融层供热为主,放射性元素衰变生热为辅,盆地东部相较于西部更具备干热岩成藏条件。
- 刘生荣罗新刚辜平阳辜平阳杨尚倍何雷宇
- 关键词:共和盆地干热岩
相关作者
- 张先康

- 作品数:306被引量:2,574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 研究主题:地壳 地壳结构 地震测深 深部构造 地震
- 姜枚

- 作品数:117被引量:1,772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岩石圈 接收函数 深部构造 上地幔
- 王谦身

- 作品数:115被引量:833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重力场 深部构造 布格重力异常 地壳结构 特异
- 胥颐

- 作品数:150被引量:1,338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震层析成像 地壳结构 岩石层 上地幔 地壳
- 张成科

- 作品数:96被引量:1,144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 研究主题:地壳 地壳结构 地震测深 剖面 深地震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