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89 篇“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的相关文章
肛瘘切除术 联合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治疗肛瘘伴混合 痔 的疗效观察 2025年 分析对肛瘘伴混合 痔 患者实施肛瘘切除术 +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以分段随机化分组法对我们医院肛肠科就诊的60例肛瘘伴混合 痔 患者分成两组(2021年6月-2024年6月),参照组给予单一手术 治疗,治疗组开展联合手术 干预,手术 后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手术 后的肛门水肿积分、疼痛评分、创面面积、生活质量评分、术 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很大(P<0.05),但手术 时长、术 中出血量、术 后恢复时间没有太大差异(P>0.05)。结论 肛瘘切除术 +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治疗肛瘘伴混合 痔 能取得很明显的手术 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能预防术 后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使得患者尽快的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左传成关键词:肛瘘切除术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内套外 剥 齿状线保留术 与传统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对Ⅲ度混合 痔 的效果对比 2025年 目的:对比内套外 剥 齿状线保留术 与传统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对Ⅲ度混合 痔 的效果。方法:从我院Ⅲ度混合 痔 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内套外 剥 齿状线保留术 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治疗,比较两组手术 指标、术 后指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 后当天、术 后1d、术 后3d、术 后7d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 后当天、术 后1d、术 后3d、术 后5d创面水肿程度差异,术 后3个月随访时记录两组肛门功能并对比。结果:两组手术 时间、术 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非排便疼痛程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术 后3d、术 后7d两组非排便疼痛程度明显低于术 后当天(P<0.05);在术 后3d、术 后7d两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排便疼痛程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术 后3d、术 后7d明显低于术 后1d(P<0.05);在术 后7d两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水肿程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术 后1d、术 后3d明显高于术 后当天(P<0.05);对照组创面水肿程度在不同时间点比较,术 后1d、术 后3d、术 后5d明显高于术 后当天(P<0.05);在术 后1d、术 后3d、术 后5d两组间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管静息压、肛管高压带长度、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套外 剥 齿状线保留术 较传统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对Ⅲ度混合 痔 患者创伤更小,术 后恢复更快,且术 后疼痛和水肿程度更轻,患者术 后肛门功能康复效果也更好。 唐庞淼 付全有 许琳伟关键词:创面愈合时间 舒适护理在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徐州市沛县人民医院行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SQI、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理功能、躯体状况、社会功能、情感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生理功能、躯体状况、社会功能、情感状况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舒适护理在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负面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葛晴关键词:舒适护理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睡眠质量 舒适护理在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观察分析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护理中,对患者施加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前来就医治疗的82例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资料信息中记录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对照两组。观察组(n=41)的护理方法是舒适护理,对照组(n=41)的护理方法是常规护理,以疼痛(VAS)、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SAS)与抑郁(SDS)评分,康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总满意率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术 后1 d VA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 后3 d、7 d时的VAS值均为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PSQ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PSQI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项康复时间指标值分别为疼痛消退时间(11.24±2.76)d、伤口愈合时间(10.25±2.14)d、住院时间(4.11±1.06)d,均小于对照组的(15.14±3.75)d、(13.22±2.89)d、(5.24±1.09)d(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P<0.05)。结论舒适护理下,患者的术 后疼痛、不良心理状态、并发症情况,以及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均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且康复时间更短,满意度更高,因此,舒适护理在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 魏宏关键词:舒适护理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在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术 后镇痛效果的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对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术 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拟行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的患者44例,分为观察组(KS组)和对照组(SF组)。两组患者均使用0.25%罗哌卡因2.5mL(0.75%罗哌卡因1mL+脑脊液2mL)行单次腰麻,术 后由手术 医师在切口周围的创缘皮下使用亚甲蓝+0.75%罗哌卡因+地塞米松做局麻。术 后镇痛:KS组使用艾司氯胺酮0.2mg/kg+舒芬太尼1.5μg/kg+盐酸雷莫司琼0.3mg,SF组使用舒芬太尼2μg/kg+盐酸雷莫司琼0.3mg进行PCIA,观察两组患者术 后8h、16h、24h、48h、72h的VAS疼痛评分,及术 后首次排便时间小于48h的人数、72h内PCA需求的人数及创缘水肿、排便困难、精神症状的发生率。结果与SF组比较,KS组在72h内的VAS疼痛评分更低,术 后首次排便时间小于48h的人数更多,72h内PCA需求的人数更少,创缘水肿、排便困难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用于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术 后镇痛效果好,舒芬太尼使用量减少,术 后因疼痛而排便困难发生率低,且安全性良好。 刘峰 曾毅 高国一关键词:术后镇痛 舒芬太尼 局部麻醉 混合痔 加速康复外 科理念在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4年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 科理念在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拟行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加速康复外 科理念护理。对比两组手术 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 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01)。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肛门坠胀、肛缘水肿、排便困难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 科理念在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减轻患者负面情绪,缩短手术 时间,促进伤口愈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李华梅关键词: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负面情绪 内痔 原位结扎与脱垂位结扎在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24年 目的 探讨内痔 原位结扎与脱垂位结扎两种不同操作方法在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M-M术 )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柳州市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收住院手术 治疗的含有Ⅲ~Ⅳ期内痔 的80例混合 痔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M-M术 治疗,在结扎内痔 时,观察组则采取原位结扎,对照组采用脱垂位结扎。比较两组患者术 后切口疼痛、切口水肿、皮赘残留、疗效、尿潴留、大出血及肛门狭窄情况。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 后第1次排便、术 后1、7、14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 后第1次排便、术 后1、7、14 d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 后1 d疼痛VAS评分低于术 后第1次排便,术 后14 d疼痛VAS评分低于术 后7 d,对照组患者术 后7 d疼痛VAS评分低于术 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 后1 d与术 后7 d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 后切口水肿及皮赘残留程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术 后大出血及肛门狭窄;两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术 中原位结扎内痔 较脱垂位结扎内痔 ,术 后切口水肿及疼痛更轻,皮赘残留更少,疗效更佳,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应用价值。 陈礼平 王丽关键词: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切口水肿 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联合痔 疮膏改善痔 疮患者创面愈合及睡眠质量的研究2024年 目的:探究在对痔 疮患者治疗时按照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联合痔 疮膏治疗对患者创面愈合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痔 疮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治疗,观察组给予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联合痔 疮膏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情况,包括2组创面愈合时间、水肿缓解时间,并比较2组患者夜间持续睡眠时间、醒来次数。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水肿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治疗后3、5、7 d评分,观察组肉芽生长积分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夜间持续睡眠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醒来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对痔 疮患者治疗时,按照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联合痔 疮膏进行治疗,可以加快创面愈合速度,提升患者睡眠质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有助于患者恢复。 郭锦缎 林春虾关键词:痔疮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痔疮膏 创面愈合 睡眠质量 康复进程 不同频次电针足三里对脾虚气陷证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的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比较脾虚气陷证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采用不同频次电针足三里治疗的临床效果,旨在为脾虚气陷证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的康复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本院收治的脾虚气陷证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共计10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3)和对照组(n=53),两组均实施止血、抗炎、止痛药物等基础治疗,对照组于术 前30 min给予电针足三里治疗,每日1次,研究组于术 前30 min、术 后2 h给予电针足三里治疗,每日2次,比较两组肛门疼痛评分、肛缘水肿评分、症状缓解时间、疼痛应激介质。结果:两组术 后24 h肛门疼痛评分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术 后24 h肛缘水肿评分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症状(水肿、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两组术 后24 h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下降(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脾虚气陷证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患者采用电针足三里治疗的效果较好,与每日电针足三里1次相比,每日电针足三里2次更有利于肛门疼痛和肛缘水肿评分、临床症状、疼痛应激介质的改善。 唐运媛 林奕 韩秀芳 段文丽 卞雪春 王叶青关键词:电针足三里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临床疗效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的效果 2024年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外 剥 内扎 术 的混合 痔 患者72例,年龄40~61岁,BMI 20~24 kg/m^(2),SAS分级Ⅰ级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6例。R+S组应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S组应用罗哌卡因。2组术 后均采用自控静脉镇痛(PCIA)。比较2组患者肛门松弛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术 中下肢运动阻滞程度(Bormage评分),以及麻醉前(T_(0))、手术 开始10 min(T_(1))、手术 开始20 min(T_(2))、术 毕(T_(3))时患者的HR、MAP水平。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术 后疼痛程度。统计2组术 后首次PCIA按压时间、术 后24 h内PCIA按压次数和舒芬太尼总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肛门松弛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Bormage评分,以及T_(0)和T_(3)时的HR、M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T_(1)、T_(2)时的HR、MAP水平较T_(0)时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组患者T_(1)、T_(2)时HR、MAP水平与T 0时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组患者术 后的VAS评分低于S组,术 后首次PCIA按压时间晚于S组,术 后24 h内PCIA舒芬太尼总用量和按压次数少于S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S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于混合 痔 外 剥 内扎 术 ,安全有效,其镇痛效果优于罗哌卡因。 吕明涛关键词:混合痔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
相关作者
张天明 作品数:18 被引量:38 H指数:4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直肠肿瘤 PPH 三孔法腹腔镜 熊腊根 作品数:14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针刺 混合痔外剥内扎 功能性便秘 疗效分析 疗法治疗 金晰函 作品数:27 被引量:121 H指数:6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腹腔镜直肠癌 腹腔镜 直肠肿瘤 PPH 钟志凤 作品数:23 被引量:44 H指数:3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直肠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三孔法腹腔镜 PPH 何洪波 作品数:50 被引量:400 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混合痔 肛瘘 直肠前突 环状混合痔 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