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3篇“ 清透法“的相关文章
补肾对慢性荨麻疹小鼠NEI网络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补肾对肾虚风热型慢性荨麻疹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uro-endocrine-immunenetwork,NEI)的影响,揭示补肾防治慢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本病提供思路...
张严亓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文献传递
疏解治疗流行性感冒临床疗效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初步探讨中医疏解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性。方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疗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病例来源流感患者按中心分层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给予西医抗病毒治疗,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同时服感冒康宁颗粒模拟剂;试验组26例,给予中医疏解治疗,服感冒康宁颗粒,同时服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模拟剂。试验周期5 d。以填写日记卡的形式观察体温、症状,评价流感痊愈时间、单项症状缓解率、退热率、退热时间、应急药对乙酰氨基酚片、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的使用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流感痊愈时间分别为(96.32±30.44)h和(105.55±37.31)h,中位流感痊愈时间分别为88.25 h和124.44 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第3天畏寒发冷、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疲劳、流涕、鼻塞症状缓解率分别为59.09%、68.00%、53.85%、35.00%、22.22%,用药第5天肌肉关节酸痛、畏寒发冷、头痛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6.00%、81.82%、90.91%,数值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3 d退热率分别为58.33%和85.71%(P=0.0432),用药第5天2组的退热率均达到100%。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分别为(54.37±31.53)h和(35.39±20.11)h(P=0.0441)。试验期间2组对乙酰氨基酚片、氢溴酸右美沙芬胶囊的使用率及平均用药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疏解治疗流感有效,在缩短病程、缓解症状方面,表现出好于西医抗病毒疗的趋势,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刘琳徐向东裴晓璐徐国丽蔡旭刘清泉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中医治法
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入组AECOPD患者63例,治疗组32例应用方联合常规西药处理,对照组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的31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血气变化,比较住院天数和费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9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主要症状、血气分析等指标改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减少,平均住院费用降低。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肯定,值得深入研究。
边可陶金川郭海龙赵年坤杨津如李东伟赵晖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西医结合清透法温病学
基于“伏气学说”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2017年
目的评价基于"伏气学说"的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药组各40例,中药组给予中药(200m L/次,2次/d),西药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8.8mg/次,1次/d),中西药组给予中药和枸地氯雷他定片,各组1个疗程连续1周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每次间隔2d。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患者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并观察各组复发率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后,3组症状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随访结束,西药组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明显高于中药组、中西药组(P<0.01);中药组、中西药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月内各组患者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3月后中药组、中西药组明显低于西药组(P<0.01),中药组与中西药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试验相关不良反应。结论基于"伏气学说"的中药和枸地氯雷他定片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远期疗效及改善复发率方面,中药优于枸地氯雷他定片,且临床安全性良好。
孙路路尤德明张颖王海瑞褚瑞萌王玉宝徐松波吴目武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伏气学说清透法随机对照试验复发率
至近代出疹性热病医案中用药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代至近代出疹性热病医案中在各期的用药特点,探讨出疹性热病运用的内涵和意义。通过收集《温病大成》第五部出疹性热病医案61部,把入选的温热类医案按疾病阶段(初期、中期、末期)分类,将符合纳入标准医案的用药,运用Excel表分别进行收录,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分析认为贯穿于至近代治疗出疹性热病始终,初期辛凉质轻为主,发表宣肺疹;中期气凉营(血)为主,尚佐辛凉达;末期养阴益气为主,不忘余邪。
李晓庆王乐平丁鑫
关键词:中医学体质
聚类分析在近代温病医案湿热证中的用药规律被引量:2
2016年
从近代温病医案入手,对入选医案中的证候符合湿热邪遏卫气的主要症状及治疗用药建立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观察探讨近代医家在针对温病主要症状治疗中体现的""的用药特点和配伍规律,指出""首选的是味辛、性凉(寒)、质轻的药物;杏仁可配伍多种药物以宣肺达邪;燥湿、化湿、利湿3种治疗手段即是解决湿遏卫气的主要方,也是发挥""作用的关键。
金川王乐平
关键词:清透法频数分析聚类分析
基于伏邪理论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逆转作用的实验研究
研究背景大肠埃希菌对广谱抗生素的敏感性不断下降,其耐药性的传播亟待控制。大肠埃希菌耐药菌株往往同时携带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可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寻找除抗生素外有效的感染控...
荆璐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伏邪理论清透法
文献传递
在儿科治疗中的应用
2015年
本文结合病例阐述了""在儿科发热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一步说明""是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常用方,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急性热病,如发热、肺炎、麻疹,痄腮等,疗效较佳;中医药具有辨证论治的个体化特点,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热病方面优势。
马淑霞张骁
关键词:清透法儿科温热病中医药治疗
代温病医案湿热证用药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运用频数分析方,探析代温病医案中湿热类证候的用药特点及规律。结果显示:代医家治疗湿热卫气分证常用的邪药物以芳香化湿类药物为主;辛温不峻烈的药物在湿热卫分证中可与芳香类药物相配伍,助阳化湿邪;辛凉质轻味薄之品在湿热证卫气营血全过程始终配伍,达热邪。治疗湿热证始终注重脏腑功能和三焦气机,祛湿是主要目标,湿去气畅则热易外
丁鑫王乐平
关键词:清透法湿热证用药规律
基于伏邪理论的对ICU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耐药菌除率及脱机成功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分析ICU耐药菌肺部感染且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客观评价基于伏邪理论的的临床价值。方釆用回顾性研究方,分析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ICU符合耐药菌肺部感染诊断且机械通气的患者11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按是否服用方药,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时间为7天和14天,比较2组患者血C-反应蛋白含量(CRP)、血小板(PLT)、耐药病原菌除率、机械通气时间及脱机成功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第7、14天后CRP、PL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耐药病原菌除率79.3%,对照组59.2%;2组机械通气时间及脱机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伏邪理论的可提高ICU耐药菌肺部感染且机械通气患者的耐药菌除率,改善其机体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从而降低机械通气时间,提高脱机成功率。
刘畅孙路路付征远庚王颖辉何龙蓝海涛赵昕齐文升
关键词:伏邪清透法脱机成功率

相关作者

王乐平
作品数:55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温病 清透法 中医药疗法 教学改革 中医
杨景月
作品数:14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研究主题:清透法 温病 治法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理论
丁鑫
作品数:35被引量:81H指数:5
供职机构:内蒙古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金匮要略》 《伤寒论》 金匮要略 用药规律 医案
齐文升
作品数:200被引量:1,902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研究主题:脓毒症 中医 中医药疗法 中医证候 中医药
孙路路
作品数:18被引量:72H指数:6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变应性鼻炎 清透法 伏邪 细菌耐药 辛温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