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篇“ 渔父形象“的相关文章
- 高中语文诗歌学习任务群教学初探——以探究古诗词里的渔父形象为例被引量:1
- 2021年
- “学习任务群”是本次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过程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材编写思路和教学组织形式。它超越了以往的单篇教学,走向了群文教学,超越了单一学习任务,走向了专题学习活动,超越了单纯的理论知识传输,形成了情境性和开放性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无疑为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提供了另一种组织思路和模式,也为古诗词的文本解读提供了另一种打开方式。
- 宋美红
- 关键词:教学组织形式古诗词教学知识传输情境性文本解读
- 元散曲中的渔父形象
- 2019年
- 元散曲中的渔父形象有着多重意蕴,他们是“不识字渔樵士大夫”,是清闲自在的乡野村夫,是寂寞飘零的“野客”,是远离红尘的仙人逸士,是历史兴衰的见证者。这与前代文学作品中的渔父形象相比更富动画感,由“隐逸”转向“乐闲”,由“清新”转向“野逸”。与同时期的元诗,尤其是题画诗相比,在渔父的形象设置、创作主题、描述手法、诗画关系等方面,两者有交叉,又各具特点。
- 刘方园
- 关键词:元散曲渔父
- 浅析宋元明时期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被引量:2
- 2019年
- 在悠久的中国文化史上,有关垂钓主题的“渔父”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意象,不仅是“言志”的诗歌中吟咏的主题,也广泛地出现在寄兴的绘画上。在宋元明时期山水画中,以“渔父”为题材的山水画成为重要的表现类型,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画家笔下,渔父形象也各不相同。
- 邓伟明
- 关键词:渔父形象山水画中国文化史文化意象诗歌
- 马远《寒江独钓图》渔父形象的图像史分析
- 2019年
- 渔父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突出的文化符号。传统渔父图像,要么将其塑造为安闲自适、与世无争、逍遥天地的高人形象,要么对其辛勤劳作或渔舟唱晚等生活场景进行描绘。这些形象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先秦时期的《庄子·渔父》《楚辞·渔父》,至南宋以前的渔隐图大多都展现了这样的形象。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则不同,通过对平远视角与边角式构图的独特运用、对人物形象的着意凸显、对现实生活场景的超越,成功塑造出一个充满抵抗姿态、孤傲寂寥、遗世独立的"另类渔父"形象。这里的渔父图像既不是日常生活中真实的渔父形象,也不再是安闲自适、循道而为的顺应者形象,堪称"渔父图像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两宋之际,文化由外在转向内在,渔父形象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南宋文化内转化的表现。马远《寒江独钓图》中,"边角山水"是对政权屈辱、山河破碎的政治隐喻,"独钓寒江"是在新儒学观念影响下发明本心的思想外显,对渔父这一心灵意象的塑造是画家内心意识觉醒、艺术自律性觉醒的体现。马远《寒江独钓图》中渔父形象的独特表达,体现出南宋时期政治命运、思想观念和艺术本体的三重变革。
- 宋奕璇
- 关键词:南宋渔父形象
- 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被引量:2
- 2018年
- 中国画发展的一大课题是如何使传统中国画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能够表达现代社会的精神本质。在信息化时代,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传统山水画题材需要以当下的精神价值取向来重新思考。这就需要在学习传统的基础上,在新的人文景观中寻找新的表现符号和形式语言,领悟新时代的文化精神。在山水画史上渔父题材绘画作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中不乏大量的经典之作。
- 李以良
- 关键词:传统山水画渔父形象传统中国画精神价值取向信息化时代审美需求
- 中国古代文学中渔父形象探秘
- 2017年
- 中国古诗文中的渔父形象作为一个虚构的人物形象,时而出现在江渚之滨,时而出现在江雪之中,时而出现在碧波之中,时而出现在斜风细雨中。这一意象最早见于《庄子》和《楚辞》。
- 曾萍萍
- 关键词:渔父古代文学
- 互相映衬 进退有度——《渔父》中渔父形象意义的解读视角
- 2017年
- 教学《渔父》时,我在备课中遇到这样几个问题:屈原和渔父谁是主人公?为何以“渔父”为题?《楚辞》和《史记》中的相关内容为何侧重点不同?编者把这篇文章放在这个专题有何用意?以上几个问题的核心都指向渔父形象的意义,在教学时该怎样帮学生认识渔父这一形象?这一问题,既是要解决教材是什么的问题,也是决定教师教什么的问题。我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寻找答案。
- 崔红伟
- 关键词:映衬《史记》《楚辞》主人公
- 任伯年渔父形象的研究
- 任伯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画家,他塑造的形象不计其数,本文一方面以任伯年的渔父形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原有文献的基础上,继续对任伯年的渔父形象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深入研究,挖掘任伯年本人内心情感的变化,另一方面对任伯年渔父形...
- 郑雨婷
- 关键词:任伯年渔父形象
- 文献传递
- 浅析宋代绘画中的渔父形象演变
- 2014年
- 通过对两宋绘画作品"渔父"形象的分析,发现渔父形象的变化。从中了解渔父在中国历史上的文化象征与含义,以及两宋时期"渔父"形象演变的成因。
- 彭琛
- 关键词:渔父图像
- 传统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研究
- 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每一幅作品都流露出画家的审美态度和精神情感,表达画家的主观意识。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含蓄,很少直抒胸臆,总习惯用托物言志的方式抒发情怀。故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审美符号,被赋予了精神情...
- 李璐璐
- 关键词:渔父形象山水画隐逸情结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相关作者
- 郑雨婷

-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渔父形象 悬念广告 历代 注意力 电视
- 张顺

- 作品数:4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
- 研究主题:陶渊明 兴盛原因 文人心态 散曲 元散曲
- 武健

- 作品数:15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市六合区程桥高级中学
- 研究主题:选修教材 唐诗宋词 写作教学 示范课 《雨巷》
- 许霞

-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赣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洞庭湖 隐逸文学 贬谪文学 论略 文言小说
- 王菡薇

- 作品数:58被引量:86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艺术史 美术史研究 写本 隐喻 徐悲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