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篇“ 渗漏性损伤“的相关文章
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液渗漏损伤预防及管理的证据总结
2024年
目的:检索、评价及总结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液渗漏损伤预防及管理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Up ToDate、BMJ Best Practi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或网站中关于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液渗漏损伤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由4名接受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人员对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并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其中指南4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3篇。最终从穿刺前评估、导管留置期间评估、静脉输液渗漏损伤的分级与处理、质量改进4个方面总结了24条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的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液渗漏损伤预防及管理的证据,可为临床静脉输液渗漏预防提供依据,建议临床基于证据结合科室和新生儿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措施,减少新生儿外周静脉输液渗漏发生。
代金丽孙秋怡何欢税中屏段海梅何华云
关键词:新生儿循证护理学
PDCA循环管理法在干预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丙泊酚渗漏损伤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 通过PDCA循环管理法降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丙泊酚渗漏损伤的发生概率,以更好地将丙泊酚运用于无痛诊疗。方法综合分析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丙泊酚渗漏损伤发生的原因,采用PDCA的循环理论进行干预。记录并比较干预前(2019年3-5月)和干预后(2019年6-8月)医院内镜中心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丙泊酚渗漏损伤的发生情况,包括例数、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实施PDCA期间每月抽查评估计划整改执行落实情况良好。应用PDCA管理模式后,丙泊酚渗漏损伤发生率由管理前的0.9%降低至0.1%,严重程度较管理前下降(P <0.05),持续时间也较管理前缩短(P <0.05)。结论在降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丙泊酚渗漏损伤的管理中,PDCA模式可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吕华燕黄晓霞舒丽苹蓝志坚
关键词:丙泊酚PDCA循环渗漏性损伤
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高渗药物所致渗漏损伤及静脉炎的预防作用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高渗药物所致渗漏损伤及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使用高渗药物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渗漏损伤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静脉炎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医护合作、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心血管内科使用高渗药物患者的渗漏损伤和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改善医护合作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张博李瑞英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高渗性药物
老年输液患者高渗药物静脉渗漏损伤的预防与管理体会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高渗药物静脉渗漏损伤的预防与管理体会。方法选取该院高渗药物输液相关治疗的老年患者68例(2017年3月-2018年4月),随机分为常规静脉输液治疗的对照组(34例)与强化管理与预防的观察组(34例),对比两组患者渗漏损伤发生率、高渗药物渗漏损伤分级和医护合作情况评分。结果观察组渗漏损伤发生率8.82%,对照组29.41%(χ~2=4.660 1,P<0.05)。观察组没有出现Ⅱ级渗出,与对照组相比(χ~2=4.250 0,P<0.05),观察组Ⅰ级渗出8.82%,没有Ⅲ级渗出,与对照组相比(χ~2=0.159 3、1.014 9,P>0.05)。输液前,医护合作情况评分分别为(70.28±9.34)分、(71.34±10.43)分,两组对比(t=0.441 4,P>0.05),输液后,两组医护合作情况均取得较好的改善,且观察组(93.27±1.42)分,对照组(88.76±3.28)分,两组对比(t=7.357 6,P<0.05)。结论通过加强高渗药物静脉输液患者预防与管理,有效减少了渗漏损伤的发生,改善渗漏情况,促进护患关系,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效果较好,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曾艳
关键词: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
老年患者高渗药物静脉渗漏损伤的预防与管理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究医护合作在老年高渗药物静脉渗漏损伤预防中的应用与管理价值。方法:建立医护合作小组,按照各自的专业特点明确职责和任务,对高渗药物输液的方式方法进行科学合作。结果:在高渗药物的输液过程中,相比较对照组,观察组选择中心静脉导管或PICC置管的比例更高(P<0.05),输液渗漏发生率在医护合作组与对照组比较中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渗漏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渗漏损伤的发生等级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合作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高渗药物输液渗漏损伤的发生,提高输液护理质量。
邵薇蓉
关键词:高渗性药物输液静脉渗漏性损伤医护合作
医护合作预防老年患者高渗药物静脉渗漏损伤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评价医护合作在预防老年患者高渗药物输液渗漏损伤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医护合作小组,明确岗位职责发挥专业特点,规范高渗药物输液流程及管理。结果高渗药物治疗选择中心静脉置管比例、输液渗漏发生率、医护合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医护合作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高渗药物输液渗漏损伤发生,提高输液护理质量。
李慧莉郝双梅李国英董艳娟
关键词:高渗性药物输液静脉渗漏性损伤医护合作
化疗药物渗漏损伤治疗新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理
2016年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渗漏损伤治疗新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理。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肿瘤科化疗药物渗漏损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2%山莨菪碱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后50%Mg SO4持续加压冷敷1 d后热敷,观察组使用2%山莨菪碱联合1%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封闭治疗后50%Mg SO4持续加压冷敷1 d后热敷,观察比较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皮肤损伤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山莨菪碱联用1%利多卡因能有效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蒋红杜华英贾艾敏姚亚希杨明辉
关键词: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
静脉输液渗漏损伤的防治护理进展被引量:15
2015年
渗漏损伤是输液过程中液体外渗或漏出进入血管周围或皮下软组织,进而导致皮肤软组织损害的一种输液并发症,需要紧急处理,处理不当或消极处理均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灾难的后果,也会增加护理纠纷,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加强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能的培训、关注高危因素患者群、关注易于渗漏药物的输注是预防静脉输液渗漏的主要手段。临床治疗手段包括:抬高患肢、温度干预、挤压技术、氯化钠溶液冲洗等非药物治疗和透明质酸酶、酚妥拉明、特布他林、相关解毒剂等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干预。静脉渗漏有多种预防及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方法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及输注液体的质。
柴霞
关键词:渗漏性损伤护理
中药联合马铃薯湿敷干预造影剂渗漏损伤疗效评价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评价中药联合马铃薯湿敷干预非离子造影剂渗漏损伤的疗效。方法:三家三甲级医院非离子造影剂渗漏损伤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予以中药联合马铃薯湿敷病变部位,对照组予以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病变部位,观察2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肿胀消退指数的数值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马铃薯湿敷干预非离子造影剂渗漏损伤的疗效确切,中药联合马铃薯湿敷能够有效改善局部微循环,促进渗漏药物吸收并能减少炎介质的释放,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减轻局部症状。
张丽李卫玲芦亚娟徐变玲张军鹏
关键词:马铃薯湿敷
地塞米松加3%硼酸湿敷与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治疗刺激药物渗漏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3%硼酸加地塞米松湿敷与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治疗刺激药物渗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66例刺激药物渗漏损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50%硫酸镁湿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3%硼酸加地塞米松湿敷与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和肿胀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前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为69.70%(P<0.05)。结论:对刺激药物渗漏损伤患者采用3%硼酸加地塞米松湿敷与莫匹罗星软膏联用治疗的疗效较明显,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和肿胀程度。
卫娜
关键词:地塞米松莫匹罗星软膏

相关作者

王艳
作品数:434被引量:1,956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压疮 科技期刊 冰冻红细胞 护理 血小板
龙海秋
作品数:23被引量:65H指数:6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护理 肠内营养 体位护理 多巴胺
陈长英
作品数:197被引量:2,235H指数:2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护理 淋巴瘤 影响因素 淋巴瘤患者 安宁疗护
刘黛薇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研究主题:丝裂霉素 渗漏性损伤 护理教育 临床见习 批判性思维
李晓丹
作品数:23被引量:325H指数:8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质量 品管圈活动 护理 渗漏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