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篇“ 湖北贝母“的相关文章
-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湖北贝母生长及土壤性质的影响
- 2025年
- 为探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湖北贝母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以湖北贝母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单施化肥(CK)和有机肥氮分别替代10%(T1)、20%(T2)、30%(T3)、40%化肥氮(T4)5种处理,分析不同处理下湖北贝母形态、生理特性、产量、品质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湖北贝母的茎粗、总鲜重和产量在T4处理下均达到最大值,与CK相比分别显著提高60.13%、69.46%和106.96%。与CK相比,T1~T4处理均能显著提高叶片SPAD值,增幅为64.62%~93.05%;T3和T4处理的土壤pH有显著提高。相较于CK,脲酶、蔗糖酶活性在T3处理下分别提高47.17%、19.06%,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碱性磷酸酶活性在T1和T2处理下均显著高于CK,增幅分别为131.63%和306.44%。T1~T4处理的黄酮含量显著低于CK。T2~T4处理下,湖北贝母可溶性蛋白和总生物碱含量均显著低于CK,降幅分别达5.70%~15.46%和22.79%~30.85%。多糖含量在T3和T4处理下显著高于CK,分别是CK的1.67和2.06倍。综上,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有效促进湖北贝母的生长,提高其产量,且氮替代比例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但对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此外,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还能有效调节土壤酶活性及pH,对湖北贝母的生长具有积极作用,以有机肥氮替代30%~40%化肥氮效果最佳。
- 李大荣李小玲周武先张美德蒋小刚由金文王华
- 关键词:有机肥湖北贝母土壤酶活性
- 湖北贝母内生真菌Fusarium foetens化学成分研究
- 2025年
-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MPLC和(半)制备HPLC的方法对湖北贝母内生真菌Fusarium foetens固体发酵产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研究,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分析并结合其物理性质,将其鉴定为:n-苯乙基乙酰胺(1)、fusaric acid(2)、beauvericin(3)、methylp-hydroxy benzeneacetate(4)、fumitremorginx(5)、1-acetyl-2,4,5,7-tetrahydroxy-9(6)、5,5'-dimethoxybiphenyl-2,2'-diol(7)、p-(acetylamino)benzoic acid(8)、gibepyrone D (9)、5-羟甲基-2-呋喃甲醛(10).其中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采用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产生NO炎症效应对以上化合物进行抗炎活性检测,其中化合物8表现出良好的抗炎活性(IC50=22.91μM).
- 同舜尧刘晴何瑜徐帆石宝宝艾洪莲
- 关键词:湖北贝母内生真菌化学成分抗炎活性
- 一种来源于湖北贝母的甾体生物碱在制备免疫抑制类药物中的应用
- 本发明涉及医药化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从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 Hsiao et K.C.Hsia的干燥鳞茎中分离得到的一种D环为苯环的veratramine型甾体生物碱yibei...
- 艾洪莲闫慧冯梦琳石宝宝夏超然何瑜
- PCR-RFLP法鉴别浙贝母及其混淆品湖北贝母
- 2024年
- 目的建立PCR-RFLP法鉴别浙贝母及其混淆品湖北贝母。方法对比两者叶绿体ycfl基因,选择湖北贝母的特异性酶切位点EcoRI设计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并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退火温度58℃、循环数35时,湖北贝母或掺有湖北贝母的浙贝母经特异性引物扩增后能被EcoRI酶酶切,200~400bp处检出2条单一DNA条带,而浙贝母无此条带,检出限达3%。结论该方法方便快捷、灵敏度高,可用于浙贝母、湖北贝母及前者掺混后者的快速检测,为浙贝母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 李莉陈军朱洁陈志禹孙胡琳
- 关键词:浙贝母湖北贝母PCR-RFLP
- 一种浙贝母或湖北贝母对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浙贝母或湖北贝母对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分别对多批浙贝母或湖北贝母药材粉末进行多次低温提取、低温浓缩、低温干燥得到不同批次的浙贝母或湖北贝母提取物,然后对不同批次的浙贝母或湖北贝母提取物进行调配,得到浙...
- 陈海燕郭隆钢林丹丹曾名德张坚潮钟建宇林舒婷张奕尧
- 不同氮肥用量对湖北贝母氮磷钾吸收及生物碱积累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分析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鳞茎中氮、磷、钾质量分数及积累量的年变化规律,探讨不同氮肥用量对湖北贝母干物质及各生物碱积累的影响,为湖北贝母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湖北省恩施市新塘乡境内种植的湖北贝母为材料,在磷肥(五氧化二磷)、钾肥(氧化钾)用量均为102.4和86.4 kg·hm^(−2)的条件下,设置4个氮肥处理:不施氮肥(N0)、氮肥用量为58.0 kg·hm^(−2)(N1)、氮肥用量为116.0 kg·hm^(−2)(N2)、氮肥用量为174.0 kg·hm^(−2)(N3),分别于苗期、花期、收获期取样,测定不同生育期湖北贝母鳞茎中氮、磷、钾及各生物碱质量分数。【结果】随氮肥用量增加,单株湖北贝母鳞茎的干物质,鳞茎中氮、磷、钾及总生物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湖贝甲素,贝母辛的积累量显著增加(P<0.05),且均在氮肥用量为116.0 kg·hm^(−2)时达到峰值。随氮肥用量增加,湖北贝母苗期鳞茎中钾磷比小于3.4,花期及收获期贝母鳞茎中钾磷比均大于3.4;整个生育期内湖北贝母鳞茎中氮磷比小于14.0,氮钾比小于2.1。苗期及收获期,湖北贝母鳞茎中总生物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湖贝甲素质量分数均随氮肥用量增加而降低;花期湖北贝母鳞茎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质量分数随氮肥用量增加呈上升趋势。氮肥用量为116.0 kg·hm^(−2)时,湖北贝母鳞茎中总生物碱、贝母素甲、贝母素乙、湖贝甲素、贝母辛积累量的峰值分别为56.50、4.20、12.73、1.66、3.68 mg·株−1。相同氮肥用量时,随生育期延长,除贝母辛外,其余各生物碱质量分数均为收获期最高,花期最低。氮肥用量为116.0 kg·hm^(−2)时,花期至收获期鳞茎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的积累速率降低。苗期至花期,湖北贝母鳞茎的干物质积累速率较快,花期至收获期鳞茎中总生物碱的积累能力较强。【结论】氮肥用量对湖北�
- 姜利郭坤元陈钢程维舜罗茜王素萍黄翔杜雷张贵友洪娟
- 关键词:湖北贝母氮肥生育期氮磷钾生物碱
- 机器学习算法在不同形态浙贝母与湖北贝母的干法REIMS指纹图谱鉴别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使用快速蒸发离子化质谱(REIMS)指纹图谱与机器学习相关技术对不同形态的浙贝母和湖北贝母进行预测和判别。方法:通过干法灼烧使样品组分形成气溶胶,引入REIMS中,质谱扫描范围m/z 50~1 200,扫描模式为灵敏模式,扫描时间为0.2 s。正离子模式采集,数据记录为continuum模式,测得样品的REIMS指纹图谱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得到数据分布的基本情况,最后建立逻辑回归模型,模型惩罚项参数选择岭回归(l2),优化算法选择拟牛顿法(lbfgs)。结果:测得样品的REIMS指纹图谱具有品种差异的特征性,逻辑回归模型交叉验证和测试集验证准确率均达到1.0,可以准确预测和判别样品的品种。结论:REIMS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在中药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 石岩李宁魏锋
- 关键词:浙贝母湖北贝母逻辑回归中药分析
- 湖北贝母中主要生物碱的HPLC-ELSD定量分析及安全性评价
- 2024年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对不同产地的湖北贝母中的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3种主要生物碱进行含量测定与比较。同时,利用小鼠原代脾淋巴细胞,通过MTT比色法进一步评估了这些生物碱的安全性,以期为湖北贝母的临床用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产地的湖北贝母中,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具体来说,HB-1至HB-5这5个产地的湖北贝母中,贝母素甲的含量范围为31.5~117.4μg/g,贝母素乙的含量则介于359.3~1 412.4μg/g之间,而贝母辛的含量从224.3~967.5μg/g不等。其中,HB-2产地的湖北贝母在3种生物碱的含量上均表现出最高水平。进一步的安全性评估显示,贝母素甲、贝母素乙、贝母辛的半数致死量(CC50)分别为153.24、85.05、62.64μg/mL,值得注意的是,贝母辛显示出最高的细胞毒性,其CC50值为62.64μg/mL。总之,HPLC-ELSD法测定生物碱和MTT比色法评估安全性表明,不同产地的湖北贝母在生物碱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且部分生物碱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这有助于在实践中更加安全合理地使用湖北贝母。
- 解鹏李小平吴晨奇蒋静杨亚楠席婧超
- 关键词:湖北贝母生物碱HPLC-ELSD安全性评价
- 一种林下湖北贝母的防虫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林下湖北贝母的防虫装置,包括储液仓,所述储液仓内部的一侧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设有主管道,所述主管道的顶部均匀设有多组通水管,所述储液仓的外侧滑动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顶部的非圆心位置处均匀设有多组...
- 段媛媛郭杰王帆帆唐涛郭晓亮游景茂
- 种植密度对湖北贝母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为探究种植密度对湖北贝母生长性状、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以筛选最佳种植密度,设置4个株行距种植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湖北贝母的株高、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株行距为10 cm×15 cm(PD3)时,上述指标达到最大值,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含量及丙二醛含量则最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湖北贝母的产量呈增大趋势,当株行距为5 cm×10 cm(PD1)时,湖北贝母的产量(11975.3 kg·hm^(-2))最大。其产量增量及贝母素乙含量则随密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当株行距为10 cm×15 cm(PD3)时,湖北贝母的产量增量(5081.0 kg·hm^(-2))及贝母素乙含量(0.297%)最大。综上,合理密植能显著提高湖北贝母的产量及品质(P<0.05),株行距10 cm×15 cm为湖北贝母的最佳种植密度,可为湖北贝母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 段媛媛刘晓洪唐涛王帆帆游景茂郭晓亮郭杰
- 关键词:湖北贝母种植密度生长性状生理特性
相关作者
- 吴继洲

- 作品数:139被引量:912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湖北贝母 浙贝乙素 生物碱 贝母属
- 阮汉利

- 作品数:117被引量:49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湖北贝母 化学成分研究 浙贝乙素 生物碱
- 张勇慧

- 作品数:200被引量:600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化合物 化学成分 金线莲 化学成分研究 湖北贝母
- 皮慧芳

- 作品数:86被引量:42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药学院
-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湖北贝母 浙贝乙素 镇咳 化学成分研究
- 张鹏

- 作品数:795被引量:3,461H指数:28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研究主题:减重 胃肠间质瘤 冠心病 慢性心力衰竭 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