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3篇“ 湿性疗法“的相关文章
- 负压疗法联合湿性疗法对肿瘤患者难愈性伤口护理效果研究
- 2024年
- 对负压疗法联合湿性疗法对肿瘤患者难愈性伤口护理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有难愈性伤口肿瘤患者58例。采取随机抽签法对其实施组别划分,其中29例作为参照组,另29例作为研究组。采取单独湿性疗法对参照组进行治疗,采取负压疗法与湿性疗法对研究组进行治疗。对比2组疼痛评分、伤口缩小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研究组治疗7天、14天、21天及27天后的疼痛评分比参照组低,伤口缩小率以及治疗有效率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对肿瘤患者难愈性伤口实施负压疗法以及湿性疗法联合护理可获得理想效果,不仅可进一步缩小患者伤口,促进其伤口的愈合及康复,并且可使其疼痛症状得到一定改善,可推广。
- 康蓓何红梅
- 关键词:难愈性伤口负压疗法湿性疗法伤口愈合
- 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在慢性伤口患者湿性疗法中的应用
- 2023年
- 评价协同护理在慢性伤口经湿性疗法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到我院以湿性疗法治疗的86例慢性伤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同为43例,分别通过协同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比较效果。结果 (1)观察组(97.67%)的临床疗效比对照组(81.40%)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2)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VAS评分、PUSH评分比对照组更好,有统计学差异(P<0.05);(3)观察组的慢性伤口知识评分和自护能力都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通过湿性疗法对慢性伤口患者进行治疗配合协同护理可以提升疗效,减轻患者的疼痛,并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推荐。
- 王薇
- 关键词:慢性伤口湿性疗法协同护理模式伤口愈合自我效能
- 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在慢性伤口患者湿性疗法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 分析慢性伤口湿性疗法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4月-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两组均给予湿性疗法,通过电脑产生随机数分组方法将其分成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开展协同护理模式干预),各35例。对比两组伤口愈合情况、护理效果、自我效能。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伤口愈合时间(32.79±4.62)d、PUSH评分(10.13±1.15)分、VAS评分(0.98±0.25)分均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4.229%高于对比组80.00%(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7.33±1.04)分和疾病共性自我效能(7.95±1.17)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感受,改善伤口愈合程度,增加患者自我效能感,提高护理总有效率,具备较高的应用价值。
- 于凤英庄金玲李翠萍
- 关键词:慢性伤口湿性疗法自我效能
- 湿性疗法在门诊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溃疡伤口中的应用评价
- 2023年
- 目的:探讨门诊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中应用湿性疗法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6~2023.1期间我门诊接收的80例下肢静脉溃疡的老年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湿性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伤口愈合时间、伤口感染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的97.50%比对照组的85.00%更高(P<0.05),伤口愈合时间:研究组更短(P<0.05),伤口感染率:研究组更低(P<0.05),总满意率:研究组的97.50%比对照组的82.50%更高(P<0.05)。结论:门诊老年患者下肢静脉溃疡伤口护理中应用湿性疗法效果显著,可促使临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并可加快患者伤口愈合,降低伤口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将该疗法推广。
- 林枝珠
- 关键词:伤口护理湿性疗法常规护理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系统性湿性疗法治疗Ⅳ期压疮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评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系统性湿性疗法对Ⅳ期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2月的Ⅳ期压疮患者40例,按照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VSD联合系统性湿性疗法,对照组采用系统性湿性疗法。评价两组压疮愈合计分表(PUSH)评分、视觉模拟(VAS)评分、创面面积、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清炎性因子、临床治疗参数、创面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PUSH评分、VAS评分和Hb, RBC,WBC及创面面积、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USH评分、VAS评分和WBC,IL-6及TNF-α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创面面积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和RBC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肉芽组织增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创面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Ⅳ期压疮患者采用VSD联合系统性湿性疗法,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缩小创面面积,促进创面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
- 张冰
-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湿性疗法在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 2022年
- 分析湿性疗法在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治的9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湿性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效果、伤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疼痛程度(VAS评分)、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效果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湿性疗法在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且能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 熊金艳
- 关键词:湿性疗法伤口护理
- 湿性疗法用于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2年
- 探究分析将湿性疗法应用于压力性损伤伤口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将本中心2018年7月至2021年2月作为研究时段,在该时段将我中心就诊登记有效的13名出现压力性损伤伤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要求对所有患者应用综合护理配合湿性疗法进行治疗,且比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在治疗完成后皮损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上加以各项指标的记录。结果:经治疗和护理,13例患者的所有症状都逐渐改善,治疗效率达到100%。在比对分析中,治疗后患者的皮损评分、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改善,比对结果差异显著(P<0.05)。且完成治疗后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对压力性损伤伤口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期间,使用湿性疗法对压力性损伤伤口患者治疗,能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改善患者的疾病情况,促使患者皮肤状态恢复正常,获得的治疗效率也比较高。所以,临床上适合对湿性疗法推广和应用。
- 鲍新涛
- 关键词:湿性疗法
- 分析湿性疗法用于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 2021年
- 分析湿性疗法用于临床压力性损伤伤口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压力性损伤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参照组应用常规伤口护理,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应用压应用湿性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创面面积、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创面面积比较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比较存在差异,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存在差异,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湿性疗法可改善患者疼痛情况缩小创面面积,且能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患者换药次数,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赵雪君
- 关键词:湿性疗法伤口护理
- 超声清创联合湿性疗法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联合湿性疗法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足溃疡病人68例,按就诊顺序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随机分入两组,超声清创联合湿性疗法为观察组,传统清创联合湿性疗法为对照组,每组各34例。记录两组病人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愈合情况、伤口局部组织血流灌注情况、伤口愈合时间和换药次数。结果观察组病人首次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伤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33.13±3.05)分vs.(35.19±3.82)分;(21.58±3.63)分vs.(28.22±4.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后第14天,观察组病人伤口局部血流灌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21±0.19)PU vs.(0.83±0.15)P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换药次数分别为(12.61±1.44)次和(20.44±2.40),愈合时间分别为(21.29±2.84)天和(30.88±3.2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清创联合湿性疗法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伤口有明显的优势。
- 丁文茂李岚王松山
- 关键词:超声清创湿性疗法糖尿病足溃疡
- 湿性疗法联合生长因子治愈足背部Ⅲ度烫伤感染伤口的个案护理被引量:3
- 2021年
- 皮肤烧烫伤是由热力所引起的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机体损伤[1],若发生在足背部,由于其软组织薄弱、血液循环差,重度烫伤后常常难以愈合从而形成慢性创面。烧烫伤创面的处理是治疗的关键环节,将直接影响创面的愈合效果。以往传统治疗方法多为清创包扎或半暴露疗法,但换药过程中由于敷料粘连伤口,更换敷料时会增加患者的疼痛,并造成新生组织细胞的损伤,从而导致创面修复延迟,瘢痕较大[2]。
- 杨露白沅艳王茂兰山玉霞毕小琴
- 关键词:烫伤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湿性疗法
相关作者
- 蒋琪霞

- 作品数:300被引量:4,205H指数:41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压疮 伤口护理 护理 湿性疗法 伤口
- 彭青

- 作品数:91被引量:1,212H指数:26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伤口护理 湿性疗法 伤口 慢性伤口 负压伤口治疗
- 周昕

- 作品数:69被引量:1,024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伤口护理 湿性疗法 伤口 护理 慢性伤口
- 李晓华

- 作品数:124被引量:1,478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 研究主题:伤口护理 门诊 负压伤口治疗 湿性疗法 青年
- 胡素琴

- 作品数:53被引量:554H指数:16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湿性疗法 门诊 伤口护理 伤口处理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