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62 篇“ 溶血性贫血 “的相关文章
溶血性 贫血 被引量:2 2011年 溶血性 贫血 (hemolytic anemia,HA)是指体内红细胞破坏加速、增多,超过机体造血补偿能力导致的一类贫血 。主要由红细胞自身异常和红细胞外因素影响而引起。临床根据病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急性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肢体酸痛、黄疸,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者主要表现为贫血 、黄疸、肝脾肿大三大特征。 蔡光先 宁泽璞 陈志鹏 谭英 沈菁 彭亮关键词:辨证论治 达格列净致溶血性 贫血 伴黄疸1例 2025年 1例69岁男性患者,因2型糖尿病给予达格列净片10 mg口服,qd,约7 d后出现溶血性 贫血 伴黄疸。该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诊疗及随访过程,对达格列净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了关联性评价,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可能机制。该例不良反应罕见,建议临床使用达格列净时加强对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监护。 王兰 何琳 边原 王双梅关键词:溶血性贫血 黄疸 药品不良反应 母儿MNS血型不合致胎儿宫内溶血性 贫血 1例 2025年 1病例资料孕妇,女,26岁,汉族,因“孕32^(+6)周,发现胎心监护异常1天”入院。末次月经:2021年8月27日,系第1胎第1产。无输血史。孕12周6天于青岛市中心血站行产前血清学检查,试验方法:《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第一篇第五章。血型为:ABO血型:B型,RHD血型阳性,其他血型NN,IgG抗-M阳性,效价:1∶2。患者分别于21周6天、32周3天于青岛市中心血站行产前血清学检查,试验方法同前。2次结果均显示IgG抗-M阳性,效价:1∶2。患者孕32^(+5)周至32^(+6)周,3次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胎儿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middle cerebral artery peak systolic velocity,MCA-PSV)分别为:70 cm/s,83.7 cm/s,93 cm/s,均高于1.5 MoM(见图1)。 曹文红 李玲 刘吉红 孙芳 许茜关键词:母儿血型不合 溶血性贫血 重症登革热合并急性溶血性 贫血 和地中海贫血 1例 2025年 目的分析重症登革热合并急性溶血性 贫血 、地中海贫血 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方法分析2023年8月1日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重症登革热合并急性溶血性 贫血 、地中海贫血 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结果重症登革热合并急性溶血性 贫血 、地中海贫血 患者出现高热、严重乏力、腰背酸痛,上消化道出血、心肌炎、肝肾脏损害,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给予补液、输血、护胃、保肝、碳酸氢钠碱化尿液,改善肾功能及退热止痛治疗,症状好转。结论对于重症登革热合并急性溶血性 贫血 、地中海贫血 病例,给予及时补液、输血等各项综合治疗措施,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何妍 何珺 杨淑娟关键词:登革热 溶血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输血有效性分析 2025年 目的:通过对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wAIHA)患者输血效果及安全进行分析,为此类患者临床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5月33例wAIHA患者,按是否输血分为输血组(19例)与未输血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出入院时血红蛋白(Hb)、总胆红素指标(TBIL)、白蛋白(ALB)及网织红细胞(Ret)的差异,比较不同时机贫血 程度的输血前后Hb、总蛋白(TB)的差异。结果:33例患者中,输血全部有效;患者抗体类型,IgG 31例,IgG+IgM 1例,IgM 1例;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IgG 11例,IgG+C3d 21例,C3d 1例;无输血不良反应;自身抗体32例(类抗-e 1例),自身抗体+同种抗体(抗-E)1例;输血组患者出院时Hb增加程度明显高于未输血组(P=0.007)、Ret降低程度明显高于未输血组(P=0.015),输血组与未输血组TBIL、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机贫血 程度的输血效果比较分析,Hb≤40 g/L组输血前后Hb[(35.50±3.02) g/L vs (51.13±4.87) g/L,P=0.003];40 g/L 赵震 马筱慧 钟靖 朱文刚关键词:温抗体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输血 自身抗体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的免疫靶向治疗进展 2025年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warm 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wAIHA)是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对wAIHA免疫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针对免疫系统不同靶点的药物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为wAIHA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以新型CD20单抗、Bruton酪氨酸激酶(Bruton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PI3K)抑制剂和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 of the TNF family,BAFF)抑制剂等为代表的抗B细胞靶向治疗,以及以蛋白酶体抑制剂和CD38单抗为代表的抗浆细胞靶向治疗均取得了显著成效。此外,补体抑制剂、新生儿Fc受体(neonatal Fc receptor,FcRn)单抗、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抑制剂、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抑制剂等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对近年来wAIHA的免疫靶向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王琦 陈苗关键词:温抗体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一种基于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抗体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式微球技术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抗体的方法,属于生物分子学和免疫学检测领域。具体方法为:以功能性官能团修饰的聚合物微球作为载体,将微球与检测抗原进行偶联,通过与样本中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抗体和荧... 罗维鹏 刘文婷 于家懿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的临床价值 2025年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AIHA)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6月天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50例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5例,接受单纯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和观察组(25例,接受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血液指标水平、凝血功能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优(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水平均升高,网织红细胞(Re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缩短,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置换辅助洗涤红细胞输注用于AIHA的效果较好,能有效纠正患者贫血 状态,改善凝血功能,且安全性理想。 邵荣梅关键词:血浆置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凝血功能 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的临床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总结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iMCD)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 贫血 (AIHA)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具有完整基线血常规结果的iMC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基线实验室检查将具有贫血 表现的iMCD分为AIHA组和非AIHA贫血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结果共纳入iMCD患者341例,277例(81.2%)在基线时存在贫血 表现。5例(1.8%)患者诊断为iMCD合并AIHA,且均为iMCD-非特指型合并温抗体型AIHA,其中2例同时诊断为Evans综合征。在发病顺序方面,AIHA首次发作与iMCD诊断的时间关系各异,2例患者首次溶血 发作早于iMCD诊断。治疗方面,针对iMCD的治疗能够有效缓解AIHA。与非AIHA贫血 患者相比,合并AIHA的iMCD患者预后更差(HR=4.61,95%CI=1.08~19.80,P=0.040),5年生存率更低(90%比60%,P=0.024)。结论iMCD合并AIHA临床较为罕见,AIHA可在iMCD的不同阶段出现。虽然整体治疗原则仍是针对iMCD的治疗,但应高度关注AIHA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加剧及可能带来的不良预后。 高雨菡 李思源 党悦 李剑 张路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预后 基于药效学和代谢组学研究当归补血汤不同提取物对溶血性 贫血 大鼠的作用 2025年 运用动物模型和血浆代谢组学,探讨当归补血汤抗溶血性 贫血 作用的有效部位及其分子机制。将5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即为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NC)、模型组(model group,MOD)、阳性对照组(positive control group,PC),4个当归补血汤提取物给药组包括水提物组(water extract group,WE)、70%醇提物组(70%alcohol extract group,AE)、水提醇沉上清提取物组(water extraction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supernatant extract group,WASE)和水提醇沉组(water extraction and alcohol precipitation group,WEAP)。模型组和各给药组皮下注射2%乙酰苯肼(acetylphenylhydrazine,APH)建立溶血性 贫血 模型,通过测定血常规指标和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含量评价不同给药组抗溶血性 贫血 效果;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鉴定代谢物,比较分析各给药组代谢轮廓及差异生物标志物,并构建其代谢通路;采用试剂盒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与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和造血调控相关因子的水平,对代谢通路的生物学功能进行验证。通过比较分析血常规指标和EPO含量,证明模型制备成功,综合评价表明WASE组抗溶血性 贫血 效果最好。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代谢轮廓明显分离,WASE组代谢轮廓更趋向于正常对照组代谢轮廓。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溶血性 贫血 大鼠模型中涉及能量、氨基酸、糖和脂肪酸代谢有关的6条代谢通路受到影响,而WASE组可调节此6条代谢通路。与模型组比较,除PC组外,其余各给药组均能显著性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P<0.01或P<0.05)、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P<0.01或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P<0.01或P<0.05)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含量(P<0.01或P<0.05),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P<0.01或P<0.05)和还原型� 樊秦 王雅琼 赵彩霞 张志瑞 张宏美 宋冰 阎教科 戚欢阳关键词:溶血性贫血 代谢通路
相关作者
邵宗鸿 作品数:666 被引量:3,851 H指数:30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付蓉 作品数:380 被引量:1,265 H指数:1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重型再生障碍性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骨髓单个核细胞 兰炯采 作品数:277 被引量:1,686 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研究主题:输血 RH血型 血型 ABO血型 紧急抢救 林凤茹 作品数:254 被引量:627 H指数:12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患者 预后 急性髓系白血病 阮长耿 作品数:1,038 被引量:3,180 H指数:24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血小板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