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8篇“ 滞弹性“的相关文章
- 基于矩阵球谐叠积方法估计Mm和Mf潮波重力潮汐因子及约束下地幔滞弹性参数
- 2024年
- 地幔滞弹性参数对理解和认识地球内部动力学过程及能量耗散机制至关重要.目前, 下地幔滞弹性参数主要依赖长周期固体潮和极潮等大地测量观测的反演与约束, 但相应研究结果之间仍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采用高精度的超导重力仪(Superconducting Gravimeter, SG)观测资料对长周期频段的Mm和Mf潮波重力潮汐因子进行估计, 并反演下地幔滞弹性参数.对SG观测资料进行精细预处理, 并扣除多种重力信号及短周期潮波的干扰;采用矩阵球谐叠积方法估计的Mm和Mf潮波的重力潮汐因子分别为1.1589(±0.0011)-0.0006i(±0.0012)和1.1586(±0.0007)-0.0008i(±0.0009).基于估计的重力潮汐因子, 得到5 mHz参考频率的下地幔滞弹性参数f_(r)(ω)和f_(i)(ω), 对于Mm潮波分别为-15.6(±8.7)和4.7(±9.5), 对于Mf潮波分别为-13.2(±5.5)和6.3(±7.1), 最终反演的物质依赖参数α值为0.185(±0.09), 与已有研究中基于卫星激光测距和GNSS观测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明了估值的可靠性.研究可为下地幔滞弹性参数提供约束, 有助于了解地球内部的物理性质以及地球对于潮汐信号的响应特征.
- 邹传义丁浩栾威
- 关键词:超导重力仪
- 滞弹性衰减特征及其损伤的累积效应
- 2023年
- 在地铁、高速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下,长期滞弹性微损伤累积效应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动载和高频效应的关注.本文在频率0.01~1000 Hz、温度-50~200℃内研究了弹性范围内的饱和砂岩、大理岩,在强迫共振、单轴循环加载下的温度和频率的滞弹性行为的弛豫衰减峰.结果显示,弹性模量和波速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且下降梯度比一般岩石的力学实验结果要陡;随着频率提高,弹性模量和波速显著增大,频散效应会加强.该结果反映了在应力诱导下岩石内部微缺陷等微损伤之间的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微观过程,该过程会导致微结构变化,进而引起微观的位移,产生微损伤;微损伤经历一段时间或很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就可能造成疲劳损伤断裂.岩石内部微观结构的非均匀性和矿物晶粒间界等缺陷是最薄弱的部位,在循环应力作用下再次形成新的微裂纹系统,从而加速损伤的积累,引起断裂.除此之外,岩石中多种渠道的残余应力会导致疲劳损伤;振动频率的提高,也会加速岩石的损伤;结合温度升高的综合效应会引起岩石内部微裂纹增长,导致岩石微结构变化并引起微损伤,虽然这是在屈服点以下引发的滞弹性微损伤,但最终它们都将使岩石的品质劣化.
- 席道瑛席军宛新林
- 循环载荷下饱和砂岩的滞弹性衰减与损伤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为研究饱和砂岩在弹性范围内的滞弹性衰减与损伤的关系,在0.01~1 000 Hz频率范围和-60℃~190℃温度范围内开展受迫共振和单轴循环加载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岩石的响应曲线出现弛豫衰减峰,岩石中频散效应随温度和频率的升高愈发明显。研究表明:应力诱导下岩石内部的微损伤产生运动并相互作用;振动频率的提高促进岩石微裂纹增长;温升和激活能偏小助力微裂纹的萌生和扩展;循环应力也会在岩石内部微观结构不均匀处产生新的疲劳微损伤。虽然导致岩石品质下降的滞弹性微损伤发生在弹性范围内,但在动态和高频载荷作用下其累积效应会加速发展,值得关注。
- 席军宛新林席道瑛
- 关键词:岩石力学
- 考虑滞弹性恢复的高温设备材料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滞弹性恢复的高温设备材料蠕变‑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属于高温设备寿命预测领域,包括如下步骤:在相同的温度工况下分别进行高温设备材料的蠕变试验、疲劳试验和蠕变‑疲劳交互试验;根据蠕变试验的结果,建立失效应变...
- 张玉财闫汝森蒋文春涂善东张显程宋明
- 滞弹性应变恢复法地应力测量及地质信息可视化研究
- 2023年
- 地应力是煤矿深部开采过程中各种灾害频发的重要诱导和驱动因素,摸清其规律对矿井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顾桥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现场实测、数值反演等手段分析了滞弹性应变恢复法地应力测量及地质信息可视化在顾桥煤矿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顾桥煤矿南区及中央区选取了3个测点进行地应力测量,数据显示最大主应力的范围为19.44~26.87 MPa,方向接近东西向,近似水平倾角;中间主应力σ_(2)基本等于上覆岩土自重应力;最小主应力的范围为11.20~14.94MPa,方向接近南北向,近似水平倾角。该区域地应力场以水平应力为主,以近东西向为主构造应力的方向,与区域地质构造运动方向基本一致。建立了顾桥煤矿地质力学信息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初步的应用研究,并对某新建巷道所穿越地层以及围岩力学性质展开分析,发现巷道建成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地层岩石力学的参数信息以及巷道与主应力的空间关系,可有效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
- 任帅鲁德超罗勇肖殿才
- 关键词:地应力测量
- 高压滞弹性测试恒载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工程岩石力学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压滞弹性测试恒载装置。但是目前尚无岩芯滞弹性应变恢复法专用的测试装置,难以准确获得滞弹性柔度比等测试参数,为地应力计算带来问题。本实用新型高压滞弹性测试恒载装置,包括...
- 周福军杜世回孟祥连张文忠巨德彬陈兴强马涛王栋柏青黄勇苗晓岐李俊青张玉玺王杜江
- 文献传递
- 浅谈钛合金蠕变试验中的滞弹性及塑性滞后现象
- 2021年
- 本文针对钛合金在高温下受外力经过一段拉伸蠕变期再进行卸载,卸载瞬间弹性变形恢复,在卸除主试验力后的一段时间,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之后逐渐趋于稳定的现象进行研究。这种现象可以用经典蠕变理论中的塑性滞后理论进行解释,但在常用的蠕变试验标准中,将这种卸载后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的现象定义为材料的滞弹性。本文主要探讨了材料的滞弹性及塑性滞后现象,分析二者间及几种常见蠕变标准中的差异,对实际工作中塑形应变试验结果的准确报出具有重大意义。
- 王珂娜黄锡辉王朝
- 关键词:滞弹性蠕变恢复
- 金属橡胶的滞弹性力学模型及其管路减振应用研究
- 管路是运输流体介质的重要载体,但是管路在工作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产生振动,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增加含有阻尼耗能材料的减振器是控制管路振动的常用方法,但是传统的橡胶等有机高分子阻尼材料并不适用于高温环境。金属橡胶是一种由...
- 阮仕鑫
- 关键词:金属橡胶有限元仿真
- 基于滞弹性效应的蠕变-疲劳行为及寿命预测模型研究
- 2021年
- 文章在625℃下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峰、谷值保载时间的蠕变-疲劳试验,研究了谷值保载时间内的滞弹性应变回复对循环变形行为的作用,同时详细分析了峰值应力、峰值保载时间和应力比等因素对滞弹性应变的影响。研究表明:蠕变-疲劳的应力卸载后的谷值保载时间内9%~12%Cr钢发生了非弹性应变的滞弹性回复,从而降低了蠕变损伤的累积,导致蠕变-疲劳寿命增加。滞弹性应变随着谷值保载时间和峰值应力的增加而增加,然而随着峰值保载时间和应力比的增加而降低。基于滞弹性回复延长蠕变-疲劳寿命的试验结果,提出了一个考虑滞弹性回复效应的新延性耗竭寿命模型,提高了寿命预测的准确性,为蠕变-疲劳寿命预测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 张尚林邱天邱阳董元元王点
- 关键词:滞弹性
- 深部高应力岩石滞弹性应变恢复监测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原地应力测试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深部高应力岩石滞弹性应变恢复监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变形监测系统、声学监测系统、恒温恒湿系统、信息采集及处理系统。本发明克服了传统监测仅测量岩石应变的固有思路,将应变监测和声发...
- 刘力源纪洪广赵冀伟王涛张月征吕祥锋
-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 席道瑛

- 作品数:176被引量:924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岩石 岩石力学 饱和岩石 砂岩 弛豫
- 席军

- 作品数:55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岩石力学 饱和岩石 教学改革 滞弹性 弛豫
- 徐祖耀

- 作品数:241被引量:1,119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马氏体相变 相变 马氏体 形状记忆合金 热力学
- 葛庭燧

- 作品数:19被引量:7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非线性 内耗 晶界 点缺陷 位错
- 吴修胜

- 作品数:23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安徽建筑大学
- 研究主题:内耗研究 粉煤灰 低频 LA 滞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