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6篇“ 滤过泡瘢痕化“的相关文章
基于转录组学探讨柴姜方调控TGF-β/Rho-ROCK通路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瘢痕的抑制作用
2025年
目的探讨柴姜方基于转录组学调控TGF-β/Rho-ROCK通路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抗瘢痕的分子机制。方法将57只SPF级远交系健康、无眼疾的成年新西兰长耳白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9只,模型组、柴姜方低剂量组、柴姜方中剂量组、柴姜方高剂量组各12只。青光眼滤过手术造模成功后,于术前和术后1、3、7、14 d测量术眼眼压,并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手术滤过形成情况。于术后14 d处死兔子并获取手术区标本组织,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评价滤过通道组织病理结构变;转录组学筛选手术区标本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并富集差异表达通路,运用qRT-PCR、Western blot检测TGF-β1、RhOA、ROCK2、ɑ-SMA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眼压测量结果显示,术后7、14 d与模型组比较,柴姜方中、高剂量组眼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术后14 d与模型组比较,柴姜方中、高剂量组成纤维细胞数目和胶原纤维面积占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录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相对于空白组明显上调基因数448,下调基因数314;柴姜方中剂量组相对于模型组明显上调基因数448,下调基因数792;对各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发现主要集中于TGF-β/Rho-ROCK通路。q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柴姜方中、高剂量组TGF-β1、RhOA、ROCK2、ɑ-SMA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姜方中、高剂量组通过抑制TGF-β/Rho-ROCK通路的活、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增殖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发挥抗瘢痕作用,可有效降低眼压并维持滤过功能。
张伟道李欣陈杰冯俊
关键词:青光眼青光眼滤过手术
橙皮苷在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后抑制滤过瘢痕的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橙皮苷在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对滤过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54只(108眼),雄性,构建青光眼滤过手术模型。将大白兔随机分成橙皮苷组、丝裂霉素C组及生理盐水组,每组18只。各组分别将浸有橙皮苷(1.92 mg·mL^(-1))、丝裂霉素C(0.2 mg·mL^(-1))、生理盐水的棉片放置于筋膜囊、巩膜瓣下,均于3 min后取出棉片,生理盐水充分冲洗。术后观察眼前节及滤过形态,监测眼压变。于术后7、14、28 d每组随机取6只兔处死,取出眼球,用于病理学检测,观察滤过通道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橙皮苷组和丝裂霉素C组滤过术后7、14、21、28 d眼压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橙皮苷组和丝裂霉素C组的房水滤过更强,滤过更加弥散隆起;随着时间延长,各组滤过均较前逐渐缩小并更加趋于扁平,生理盐水组的这种趋势更明显。滤过口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术后7、14、28 d橙皮苷组和丝裂霉素C组均可见开放性滤过通道,存在少许炎症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而生理盐水组滤过通道逐渐关闭,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成纤维细胞增生。结论:橙皮苷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抗瘢痕药物,可以减少兔青光眼滤过手术切口瘢痕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
刘芳余星慧曾令根谢连凤谭述香刘晶刘琳琳
关键词:橙皮苷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瘢痕化
TGFβ、MMP-2在青光眼术后滤过瘢痕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转生长因子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青光眼术后滤过瘢痕中的意义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4个月随访,将术后发生滤过瘢痕的23例患者纳入滤过瘢痕组,将术后未发生滤过瘢痕的57例患者纳入非滤过瘢痕组,对比两组患者TGFβ、MMP-2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TGFβ、MMP-2与青光眼术后滤过瘢痕发生的相关性。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滤过瘢痕的影响因素。结果:滤过瘢痕组患者血清TGFβ、MMP-2水平明显高于非滤过瘢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TGFβ、MMP-2水平与青光眼术后滤过瘢痕发生呈正相关(r=0.49,P<0.05;r=0.54,P<0.05)。两组患者术前眼压、晶体厚度、术后并发滤过渗漏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过渗漏、TGFβ、MMP-2是术后滤过瘢痕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GFβ、MMP-2水平与青光眼术后滤过瘢痕发生具有明显相关性,且术后并发滤过渗漏、TGFβ、MMP-2水平可影响青光眼术后滤过瘢痕发生。
吴秋云吴秋云
关键词:青光眼转化生长因子Β基质金属蛋白酶-2滤过泡瘢痕化
溴芬酸钠对青光眼术后滤过瘢痕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背景:青光眼滤过手术(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GFS)是治疗青光眼的常规手术方式。而手术成功的关键是在结膜下形成一个长久有效的功能性滤过。但滤过瘢痕形成会阻碍房水的外流和吸收,引起手术...
李柯
关键词:青光眼溴芬酸钠滤过泡瘢痕化纤维化COX-2
青光眼滤过瘢痕过程中转生长因子-β的临床作用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青光眼滤过瘢痕过程中转生长因子-β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6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等分为A、B、C、D、E、F、G、H组,每组8只。A组为对照组,B-H组建立右眼球结膜滤过模型,术后观测滤过形成情况并监测眼压。B-G组分别于术后1、3、5、7、14、21 d及28 d处死,分析术区转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转生长因子-β2(TGF-β2)的表达量。结果(1)B-H组均在术后成功建立球结膜滤过,滤过生存时间7~23 d,平均(13.26±5.73)d;(2)术眼在术后眼压先下降后回升至正常,术后1~5 d术眼眼压低于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Western印迹法显示TGF-β1及TGF-β2均在术后1 d明显增高,TGF-β1持续至术后5 d达峰值,TGF-β2持续至术后7 d达峰值,随后均逐渐降低至术后28 d,但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及TGF-β2参与球结膜滤过瘢痕过程,两者表达量的增加与瘢痕进程一致。
陆艳王敏曹西友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瘢痕化转化生长因子-Β
贝伐单抗预防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瘢痕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贝伐单抗预防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瘢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3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10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术后不予药物干预,观察组术毕结膜下注射贝伐单抗1次,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6个月的视力、眼压、滤过形态、滤过面积、角膜及结膜状况的变,统计并随访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最佳矫正视力(BCVA)、滤过面积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6个月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6个月观察组滤过为微囊型、平坦弥散型比例高于对照组,瘢痕型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6个月球结膜水肿、结膜充血、角膜水肿、分泌物、浅前房、虹膜受累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前后差值高于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在预防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瘢痕方面有重要价值,可降低眼压、改善视力,维持滤过形态及功能,对周围结膜及角膜组织影响小,安全性高。
吴秋云王保君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贝伐单抗滤过泡瘢痕化
青光安颗粒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瘢痕的抑制作用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青光安颗粒对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行滤过性手术治疗后滤过瘢痕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2组均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滤过性手术,对照组术后给予血栓通胶囊,观察组术后给予青光安颗粒,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治疗成功率、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患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眼压,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后7 d患眼术区均形成功能性滤过,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2组患眼BCVA及滤过高度均明显提高/增加(P <0. 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眼眼压均明显降低(P <0. 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青光眼滤过术后给予青光安颗粒可更明显地提高患眼BCVA,降低眼压,有效抑制滤过瘢痕
喻娟彭俊颜家朝
关键词:青光眼滤过术滤过泡瘢痕化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对青光眼滤过瘢痕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9年
滤过瘢痕是导致青光眼滤过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临床上多应用结膜下注射丝裂霉素及5-氟尿嘧啶等抗代谢药物以减少瘢痕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但其伴随的细胞毒性等不良反应不可忽视。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作为一种基质细胞蛋白在眼内广泛分布,在创伤修复和组织重塑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膜下瘢痕的小鼠模型中可观察到SPARC表达明显升高。研究表明SPARC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并调控滤过瘢痕的形成,有望成为抗瘢痕治疗的特异性新靶点。
罗丽颖吴佳慧项潇琼唐敏傅扬
关键词:滤过泡瘢痕化青光眼滤过术
决丹瘀汤干预抑制小梁切除术后滤过瘢痕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青光眼患者在小梁切除术后口服中药对术区滤过瘢痕的影响,并应用免疫组织学的检测方法,观察用使用中药干预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转生长因子(TGF-B)在兔眼滤过瘢痕形成中的表达,初步探...
罗乐
关键词:药理机制
大蒜素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兔眼滤过瘢痕的抑制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青光眼滤过术后兔眼滤过瘢痕的抑制作用。方法取健康同品系大白兔36只72眼,随机分成大蒜素组、丝裂霉素组、生理盐水组,每组24眼,均行小梁切除术。各组分别将浸有大蒜素(1.112 kg·L^(-1))、丝裂霉素(0.3 g·L^(-1))、生理盐水的棉片放置于结膜囊-巩膜瓣-巩膜床层间,5 min后完全取出棉片,充分冲洗。术后各组分别测眼压,观察滤过的形态,计算滤过面积并行眼前节照相。术后28 d处死各组兔,行HE染色及Masson染色对比观察各组结膜下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3组眼压较术前降低,随后眼压逐渐回升。各组不同时间内的眼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前及术后1 d、4 d、7 d、14 d两两比较中除术后4 d丝裂霉素组眼压比生理盐水组低(P=0.025)外,其余各时间眼压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8 d生理盐水组眼压高于大蒜素组和丝裂霉素组(均为P<0.05),大蒜素组和丝裂霉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 3组滤过面积分别达到最大值,之后滤过面积逐渐减小。统计学分析结果示3组滤过面积减小量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是不同的(P<0.05)。不同分组之间的滤过面积减小量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大蒜素组与丝裂霉素组滤过面积减小幅度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比大蒜素组和丝裂霉素组的滤过面积减小速度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28 d各组结膜上皮均完整无破损及增厚。HE染色显示大蒜素组和丝裂霉素组兔眼瘢痕组织较少,滤过通道较宽;生理盐水组兔眼瘢痕组织较多,滤过通道狭窄。Masson染色显示大蒜素组和丝裂霉素组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滤过区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疏松,结膜及巩膜间隙较宽;生理盐水组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滤过区成纤维细胞及胶原纤�
吕玉娟车慧欣于利
关键词:大蒜素瘢痕形成青光眼结膜

相关作者

应方微
作品数:48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眼科医院
研究主题:视网膜母细胞瘤 兔眼 三氧化二砷 RB VEGF
董仰曾
作品数:32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NPTS 小梁切除术
蔡鸿英
作品数:46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研究主题:青光眼 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眼压 闭角型
喻娟
作品数:19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青光眼 青光安颗粒剂 成纤维细胞 TENON 活血利水法
赵景峰
作品数:2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滤过泡瘢痕化 滤过泡 瘢痕化 青光眼术后 丝裂霉素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