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2篇“ 滨水绿地“的相关文章
- DBJ/T50-29—2018《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技术标准》全新修订
- 2025年
-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山地之城重庆,以《海绵城市绿地设计技术标准》(简称“《标准》”)的修订为契机,探索超大城市立体空间水安全与生态韧性协同发展的创新路径。该标准立足“山环水绕、峡湾相间”的特殊地貌,针对年均降雨量1200 mm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系统构建了“渗、滞、蓄、净、用、排”六位一体的技术体系,为破解山地城市内涝防治、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此次标准修订,充分考虑了重庆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打造了一套既科学又实用的技术体系。一方面,对山地城市绿地设计适应性技术进行了细化,新增了滨水绿地海绵设施设计、海绵城市绿地地形设计等相关内容,增强了技术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际项目。另一方面,推动了生态协同的体系化发展,针对公园绿地、附属绿地、城市道路绿地以及广场用地等不同绿地类型,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技术措施和实施标准;同时,还根据重庆地区的特定环境,更新了植物种类选择,并对植物配比进行了优化调整,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绿地的生态效益,为重庆的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科学支撑。在本期的“标准推介”中,我们精心概括并整理了该标准的主要内容,诚邀广大建筑行业从业者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学习、深入交流,共绘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新图景。
- 关键词:地形设计滨水绿地公园绿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地理气候条件
- 基于生态整体主义思想下的城市滨水绿地规划设计研究--以株洲市龙母河为例
- 滨水绿地是处于生态环境、人文历史的良好地带,是人们喜爱的好去处。自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滨水空间自然成为生态保护的对象,治理水生态,对人们内心需求和经济社会有良好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蕴含是城市发展的重要...
- 付泽
- 关键词:生态整体主义层次分析法滨水景观设计
- 基于多源数据的哈尔滨市滨水绿地空间活力测度研究
- 2024年
- 为探究城市滨水绿地空间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文中以哈尔滨市为例,基于多源数据构建滨水公园绿地空间活力测度体系。从外在表征和内在影响因素两方面进行测度,分析哈尔滨市滨水绿地空间活力的时空特征,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出所属公园面积、道路密度、交通便捷度等因素对滨水绿地空间活力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并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空间活力提升的三点建议,以期为滨水绿地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数据支撑和新的方向。
- 龙昕钰王佳艺庞颖邵红
- 关键词:滨水空间滨水绿地多源数据
- 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的探讨被引量:1
- 2024年
- 水是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城市滨水区绿地是典型的生态交错带,是水环境和绿地环境之间相互融合的地方。同时,滨水绿地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承载着居民的亲水、休闲、娱乐、社交等作用。因此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结合相关园林专业知识和实践,对滨水绿地景观设计相关概念、设计原则、作用和主要构成要素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与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 许文娟
- 关键词:滨水绿地设计方法
- 城市存量滨水绿地提升策略探究——以四海公园改造提升为例
- 2024年
- 当前,我国已进入城市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长期快速城市化发展积累了诸多“城市病”。从大的城市格局问题上,存在用地供应不足、文化风貌渐失、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尤其在高密建成区的生态完善及绿色公共服务供给上,由于用地供应严重不足,难以拓展及更新。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之下,我国城市建设正由“增量发展”转为“存量更新”时代。2015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开展“城市双修”工作,即“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在实践上,往往将“城市修补”理论应用于城市更新等建设实践上,事实上城市中心的老旧滨水公园,作为生态与人文功能融合,自然与城市形态嵌合的唯一界面,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都能更好的阐释人地关系。如何在已有的存量绿地中,进行资源再生,公共价值再挖潜是值得探究的。
- 刘沁雯(图/文)
- 关键词:滨水绿地滨水公园城市形态资源再生
- 基于恢复性感知的城市滨水绿地视觉景观对公众健康行为影响研究
- 吴逸
- 基于生态视觉下滨水绿地特色植物应用现状分析——以张家口市清水河滨河公园为例
- 2024年
- 为了增加张家口市公园植物的丰富性和景观的新异性,提升城市公园品质,将特色植物应用到园林绿化中成为新的园林植物的研究方向。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2022年引种的8种园林植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种植物景观效果与垂直层数成正比关系,圆冠榆、蜜汁红叶李2种植物应用效果最好。在综合考虑AHP评价值的基础上,筛选分析引种的8种植物,对城市公园植物景观配植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有利于适宜植物的应用与推广。
- 赵红军陈美琴李彩霞
- 关键词:滨水绿地植物生态层次分析法
- 大学校园滨水绿地景观分析——以小西湖为例
- 2024年
- 在大学校园景观亟待更新的背景下,文章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小西湖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的方法,结合植物造景相关知识,从游人心理的角度对该典型校园滨水绿地景观进行驳岸设计和植物配置分析,分别对5处不同的景观兴趣点和改造点进行评价,从而为校园滨水绿地景观的改造提升提出科学的改进建议。
- 韩酉廷
- 关键词:校园景观滨水植物小西湖植物造景
- 成都市滨水绿地植物群落碳汇效益分析及配置模式研究
- 2024年
-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群落不仅能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直接增汇,还能通过调节城市微气候实现间接减排,对促进城市绿色低碳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成都市浣花溪公园、白鹭湾湿地公园、麓湖水城景区3个滨水区的滨水绿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选取49个相对典型的植物群落,利用NTBC模型计算群落的碳汇效益,并对群落的树种组成、垂直结构、径级结构、种植密度、郁闭度对碳汇效益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对植物群落短期碳汇效益的影响相当,针阔叶混交型植物群落与常绿型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高于其他群落类型;②“乔-灌-草”复层结构的植物群落碳汇效益大于“乔-草”双层结构;③乔木种植密度在100~600株/hm^(2)时,乔木平均冠幅与平均胸径对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呈显著正相关,但当平均胸径大于40 cm时,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有所下降,而群落平均株高对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影响不显著;④同一径级范围内,种植密度对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呈显著正相关,增加灌木的种植密度有助于增强植物群落的碳汇能力;⑤郁闭度对植物群落的碳汇效益呈显著正相关。基于分析结果,筛选出高碳汇优势植物,并提出碳汇效益主导型、碳汇兼景观效益主导型和景观效益主导型三类滨水绿地植物群落配置模式,为建立适用于我国西南地区高碳汇效益的滨水绿地植物景观营造模式提供参考。
- 陈丹旎傅娅
- 关键词:滨水绿地植物群落NTBC
- 南水北调工程滨水绿地设计探索——以焦作渠城市段为例
- 2024年
-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我国重要的人工工程,穿过焦作市中心城区,生硬的人工工程和施工遗留荒地破坏了城市生态与面貌。本研究以南水北调工程焦作段滨水绿地为研究对象,从南水北调工程、基地现状和城市生活需求3个方面进行思考,从形态融合、生态结合、文态汇聚3个方面进行具体设计,旨在打造一个集功能性、生态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的城市滨水绿地景观空间,探索南水北调工程滨水景观设计方法。
- 牛楷然马建梅
- 关键词:南水北调工程滨水绿地
相关作者
- 陈翠玉

- 作品数:57被引量:253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植物景观 滨水绿地 居住区 教学改革 资源调查
- 张俊玲

- 作品数:81被引量:210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风景园林 景观设计 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植物
- 黄俊

- 作品数:6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规划设计 生态 城市滨水绿地 红火蚁 城市生态
- 张翼飞

- 作品数:80被引量:457H指数:12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
- 研究主题:玉米 干物质积累 甜菜 松嫩平原西部 膜下滴灌
- 杨善云

- 作品数:46被引量:233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植物景观 降噪效果 彩叶植物 居住区 绿化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