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97篇“ 演进逻辑“的相关文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政策演进逻辑与政策工具选择
2025年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消除贫困是国家贫困治理的核心目标,也是通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文章运用量化文本分析方法,对1978—2020年间402份国家层面发布的扶贫政策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困治理经历了多个重要的转变:首先,治理对象从“贫困县”和“贫困村”逐渐转向具体的“贫困户”;其次,治理主体从“政府包揽”逐渐转向“各方联合参与”;第三,治理模式从“输血式贫困治理”转向“造血式贫困治理”;最后,治理路径从“单纯的资金投入”逐渐演变为“多措并举”的综合治理策略。在贫困治理政策工具的选择上,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和需求型政策工具的总体比重分别为47.2%、40.4%和12.4%,形成了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导、环境型和需求型政策工具逐渐增加的贫困治理结构。通过改善生产力系统的主体性、中介性和客体性要素,实现了贫困地区生产力的跨越式开发与大幅度提升,为政府能够源源不断地为贫困地区提供政策倾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章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贫困治理实践的规律与历史经验,为乡村振兴阶段的政府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启示。
史九领杜子萍张兴祥
关键词:贫困治理演进逻辑
我国乡村师资配给政策的演进逻辑与未来走向
2025年
师资配给是在师资供给不充分不平衡的情况下,政府通过调配与引流将师资计划分配给那些在自然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地区。我国乡村师资配给政策嵌套在城乡教育发展政策的脉络中,随着城乡教育发展目标与方式的改变,乡村师资配给政策不断地调适其目标任务与推进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师资配给政策经历了初步探索、稳步建立与优化完善阶段。在这一进程中,乡村师资配给政策形成的动力机制、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政策实施的过程保障、政策话语的文化规则与城乡教育发展政策相互关联与耦合。面向未来,我国乡村师资配给政策应以形成新型非均衡配置格局为动力机制,以强力支撑乡村教育振兴为价值取向,以加强政策工具的协同性为过程保障,以充分尊重和引导民意表达为文化规则,从而将优质师资输送到祖国和人民最为需要的地方。
罗小丹王红
关键词:演进逻辑
新时期产业链金融的演进逻辑与优化路径研究
2025年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转型与升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紧要任务之一,而产业链金融的成长为其提供了关键的支持。特别是在数字化时代,深入探讨产业链金融的发展脉络与合作机制能够有效促进产业链金融服务品质与效能的提升。本研究立足于产业链金融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归纳了当前环境下产业链金融的发展逻辑,进而指出了产业链金融的改进方向。
黄金程
关键词:产业链金融演进逻辑
地缘政治学的理论发展与演进逻辑
2025年
地缘政治是国际关系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但却一直处于国际政治学科的边缘位置。本文试图从生产和技术变革的视角考察行为体与地理环境的互动如何塑造了不同的生态位,由此讨论地缘战略在时空中的演进动力。
叶成城
关键词:地缘政治学地缘战略地理环境演进动力
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的演进逻辑及未来理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域的分析
2025年
开放大学的政策是开放大学发展的重要指挥棒和风向标。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框架,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的演进经历了萌芽起步、推进发展和深化改革三个发展阶段。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的演进深受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观念等深层结构的影响,教育需求的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政策的调整是开放大学政策演进的动力机制。同时,受成本设置、协同效应和学习效应的影响,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的演进存在路径依赖现象。今后,我国开放大学政策的发展理路为:确定以人为本的政策取向以彰显价值遵循,以制定明确有效的政策法规作为理论探索,以突破制度发展的路径依赖为实践理路,通过健全政策评估标准实现效果保障。
李艳莉孙珍珠
关键词:历史制度主义政策演进
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的演进逻辑与理性选择
2025年
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的日臻完善是提高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的必经之路,对促进中小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中小学师德问责的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师德问责政策经历了初步创立时期、寻觅探索时期、发展深入时期和日渐成熟时期四个阶段。其演进呈现出以改变师德困境为目的的动力机制、以多种渠道保障政策落实、以教育公平为政策目标的价值取向和以文本形式表达政策话语的逻辑。未来我国中小学师德问责政策将朝着育人为本的动力机制、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政策工具助力过程保障、政策话语日益合理科学等方向发展。
姚佳胜段谦谦段筠茹
关键词:演进逻辑
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与演进逻辑研究
2025年
现有针对智能化露天煤矿建设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智能化露天煤矿总体规划、基本架构、建设内容的完整性评价等方面,关于智能化露天煤矿建设完成后运行效果综合评价的研究很少。提出了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的概念,即矿山巨系统对内外部环境变化能够自主做出合理响应的综合能力,是评价露天煤矿智能化程度最重要的标志。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从功能完整性、功能活跃性、系统结构性、数据利用高效性4个维度建立了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露天煤矿智能化能力成熟度的主要因素,发现单纯追加投资、扩建系统不能保障智能化能力的成熟,通过科学的规划,尽量采用少的功能来实现智能化建设目标,智能化建设效益将更加显著。从智能化露天煤矿能力成熟度评价模型出发,提出了露天煤矿智能化建设应遵循的减法逻辑、生态逻辑、重构逻辑与自洽逻辑,并给出了未来露天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成“001”模式智能化露天煤矿,即移动设备及固定岗位全无人值守(“0人员”)、场景生态全覆盖(“0盲区”)、业务管控一体化(“1大脑”)。
王忠鑫田凤亮孙鑫郭晓松黄俊婷王磊张忠文赵广志宋波曾祥玉
关键词:智能矿山露天煤矿演进逻辑
俄罗斯文化的演进逻辑、基本特征与实践指向
2025年
文化的产生意味着人逐步从对自然与天启的崇拜与束缚中解放出来,也意味着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并最终以“人化”代替“神化”。俄罗斯文化形成较晚,经历了极为复杂的演进逻辑,整体而言呈现出客观性、人为性、继承性、互动性、假晶性等特征。这些文化特性深远地影响了俄罗斯的日常习俗、民族性格、道路选择,并长久以来与现代化进程形成了某种双向互动关系。这种对文化的重视与自觉,很大程度基于对现代化多维内涵的理论自觉,现代化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制度等的现代化,更为核心的是文化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俄罗斯文化呈现出极强的张力意识、人道意识、使命意识,其中,与俄国现代化的探索密切相关的文化,则尤其体现在对俄罗斯理念的探索上。俄罗斯文化有着强烈的实践指向,其发展并非仅仅是文化自身的内在逻辑,而是与俄国现实实践密切相关,特别是与对俄国自身命运、现代化出路的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
周来顺
关键词:文化演进逻辑
马克思早期正义批判理论的演进逻辑和范式转换
2025年
在确立历史唯物主义的变革过程中,马克思借由批判现代正义形式与实质的历史分裂,实现了正义讨论范式的转换,开始确立起全新的正义观。马克思先是深入市民社会并将视角直指私有财产制度,通过批判法权与司法正义,揭示了隐藏在形式合法性外表下的不公正的生产方式,切中了正义问题的制度性实质。马克思从生产关系而不是公平分配出发,以消灭而不是维护资产阶级私有制为前提,以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是落实法权正义为最高目标,实现了对资产阶级正义理论的超越性突破,不仅阐明了扬弃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历史分裂的社会力量和现实道路,而且拓展了正义的实质内涵并奠定了马克思正义观的理论特质。
王文轩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演进逻辑
复杂适应系统视角下乡村成人学校演进逻辑及发展展望
2025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乡村成人学校高质量发展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也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根据乡村成人学校演进与复杂适应系统的适切性关系,将乡村成人学校的演进历程分为初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优化调整期和提质转型期四个阶段。认为乡村成人学校在演进历程中呈现出由增量转向提质、由无序转向有序、由单一转向多元、由个体转向共生等逻辑特征。在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高质量发展和教育数字化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未来,乡村成人学校要发挥反馈调节功能,注重高素质农民培养,彰显学校区域特征,拓展办学边界。
李燕
关键词:复杂适应系统演进逻辑

相关作者

姚佳胜
作品数:53被引量:165H指数:9
供职机构:辽宁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教育政策 演进 演进逻辑 社区教育 历史制度主义
祝小茗
作品数:168被引量:173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省公安边防总队
研究主题:依法治国 宪法权威 司法体制改革 党的建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张成思
作品数:130被引量:3,316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研究主题: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金融化 通胀预期 金融发展
祁占勇
作品数:315被引量:2,615H指数:26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职业教育 可视化 教育政策 知识图谱 逻辑与
陈鸿祥
作品数:53被引量:88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银行
研究主题:逻辑与 演进 审慎 演进逻辑 改革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