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6篇“ 濒危野生动物“的相关文章
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以及数据处理基站;所述数据采集端设于安装支架组件上;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用于感知野生动物的多组红外传感器、用于采集野生动物图像数据的红外相机设备以及沿安装支架组...
童文君徐智刚于丹丹许琳玥葛晓敏梅金娟陈慧
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濒危野生动物高效感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端以及数据处理基站;所述数据采集端设于安装支架组件上;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端包括用于感知野生动物的多组红外传感器、用于采集野生动物图像数据的红外相机设备以及沿安装支架组...
童文君徐智刚于丹丹许琳玥葛晓敏梅金娟陈慧
基于图像传感技术的濒危野生动物数量估计系统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图像传感技术的濒危野生动物数量估计系统及装置,该估计装置包括承载浮板、通过转轴和扭簧转动设于承载浮板一侧的翻转浮板,所述承载浮板外壁四周均设有插入板,所述转轴的端部贯穿承载浮板并通过锁止件与相对应的插入板...
兴安陈英松石凯 宛新荣 贾举杰 王也 孙洪辉 王鹏 孟根其木格 白阿力玛
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总体恢复增长 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度逐步上升
2024年
《民生周刊》记者最近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闻发布会获悉,我国高度重视大熊猫等旗舰物种保护,通过实施濒危物种拯救工程、栖息地保护建设等举措,不断强化野生动物等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刘烨烨
关键词:濒危野生动物物种保护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濒危物种丰富度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DNA印记的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地理溯源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和DNA印记的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地理溯源方法及其应用,涉及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地理溯源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应用机器学习方法对已知地理坐标的样品进行地理遗传结构推演并建立线性回归模型,依据线性回归模...
秦兴虎马书宝张东蓝贤娜胡德夫文嘉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裁判特征研究
2024年
近年来,在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方面,我国逐渐形成了行政保护、刑事保护、公益保护“三管齐下”的保护模式。通过对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裁判文书样本进行分析发现,此类案件呈现出一审量刑争议突出、附带民事公益部分诉讼请求单一、涉案野生动物评估标准不统一、二审启动条件和复核驳回原因集中等特点。在证据适用上,物证适用率低,笔录证据、鉴定意见适用率高是其显著特点。另外,此类案件待证事实较为明确。整体而言,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件司法认定过程中的难点主要集中于涉案野生动物认定难、量刑实质化程度存疑、程序规范化要求高三方面,需要通过改造量刑裁判程序、明确评估意见的鉴定意见属性、加强执法人员规范化培训回应相关问题。
韩仁洁
关键词:量刑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2021年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的确立解决了原有分立罪名在选择适用上的困难,但是依然存在诸多适用难题,在“南阳猕猴案”中具有集中体现,表现为保护法益、违法性认识以及人工繁育类野生动物等方面的争议。对于本罪的保护法益,鉴...
金禹梦
关键词:司法适用保护法益违法性认识
2022《解释》对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认定的影响与应对
2024年
刑法惩治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2022《解释》”),整体提高了该罪的入罪标准,呈现强烈的轻罪化、非罪化特征。在司法实践中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以轻罪案件为主,2022《解释》的适用对案件数量与犯罪惩罚力度产生了重大影响,刑罚朝轻缓化与去罪化的方向发展。2022《解释》骤然大幅削减刑法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力度与当前野生动物生存现状不符,刑法下调惩处力度的做法并未彻底解决因违法性认识要素阙如导致的罪刑不当问题,“唯价值论”取代“唯数量论”,新的犯罪认定标准催生了物种价值标准和数额计算精准度不足等新问题。笔者认为应重申生态整体主义法益观,增设违法性认识要素,将罪刑标准与物种实然珍稀价值相关联,灵活、适时调整保护尺度,提高司法机关处理危害野生动物行为的准确度,坚持保护物种多样性的时代立场。
褚雨
关键词:司法解释生态整体主义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司法问题之研究--以《2022解释》为视角
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一直是刑法上具有诸多争议的罪名之一,追根溯源,其争议的焦点处于本罪的司法领域。由于立法相对概括,本罪配套的司法解释是行为人定罪与否、量刑轻重的绝对关键。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
郭思宇
关键词:司法解释定罪量刑
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2024年
为掌握广东陆河南万红锥林省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和威胁因素,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通过红外相机、样线法和文献法对该自然保护区开展珍稀濒危陆生脊椎野生动物调查,共记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4纲15目23科47种,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6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4种;广东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的物种3种,附录Ⅱ的物种15种,附录Ⅲ的物种3种;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的有:极危2种,濒危5种,易危5种,近危9种,数据缺乏1种。该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生物多样性高,主要威胁因素为人为活动和放牧,应当控制人类活动,减少对野生动物影响。
罗素娜黄秋虹黄舒雯彭志远钟锦城
关键词:资源现状

相关作者

蒋志刚
作品数:315被引量:3,439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普氏原羚 麋鹿 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 野生动物 生物多样性
苏旭坤
作品数:23被引量:329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栖息地 高寒草地 藏野驴 藏羚羊 野牦牛
刘世梁
作品数:158被引量:3,833H指数:3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纵向岭谷区 道路网络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效应 土地利用
周用武
作品数:86被引量:241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研究主题:野生动物 物种鉴定 森林公安 显微结构 鸟类
董世魁
作品数:188被引量:2,853H指数:33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高寒地区 高寒草地 纵向岭谷区 多年生禾草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