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篇“ 灌水技术要素“的相关文章
基于实时反馈控制的沟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优化方法
沟灌是中耕作物常采用的灌水技术,但灌水质量不高仍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沟灌灌水质量,本文以在陕西省关中地区进行的45组尾部闭合的沟灌试验为基础,采用试验研究、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开展了基于实时...
张强
关键词:沟灌灌水技术土壤特性灌水质量
阿瓦提县农田沟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优化研究
2019年
提高灌水质量是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农业灌溉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文章以新疆阿瓦提县丰收三区为例,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对沟灌技术要素组合优化展开研究,认为灌水沟推荐沟长不宜超过50m,入沟流量3-4L/s为宜。
王汝江
关键词:沟灌灌水技术要素
宽垄沟灌灌水技术要素与作物生长特性研究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主要从沟宽、沟深、田面坡度及垄宽四要素对沟灌的地表水流运动特性、入渗特性、节水效果与灌水均匀性等方面研究分析,并实际应用于冬小麦、夏玉米周年连作生产,通过作物的生长发育、耗水规律、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等因...
孟鹏涛
关键词:宽垄沟灌水流推进灌水技术
文献传递
河套灌区畦田灌水技术要素选择初探
2015年
文章根据灌区现有工程条件,选择了比较适宜的改进式水平畦灌的灌水技术要素控制指标。结合河套灌区现状畦田规格,推荐了改进式水平畦灌的6种组合灌水技术要素,供实际工作中参考使用。
郝林袁景娟张淼
关键词:灌水技术要素灌水效率灌水均匀度
隔畦交替灌溉灌水技术要素优化组合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优选隔畦交替灌溉灌水技术要素组合,利用室内土箱模拟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水平侧渗和垂直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壤土条件下,随灌水定额的增大,最大侧渗距离和垂直入渗深度均不断增大,而宽深比变化较小;随时间的延长,湿润锋形状逐渐发生变形,宽深比逐渐减小。当灌水定额为60~75mm时,适宜畦田宽度可设为1.5m。对于井灌区砂壤土,以灌水效率AE≥85%和灌水均匀度DU≥85%为控制目标,1‰田面坡度条件下,以畦长35m、单宽流量13.9L/(m·s)左右为宜。
薄晓东薛景元吴迪杜太生
关键词:灌水技术要素
隔畦交替灌溉灌水技术要素优化组合研究
为了优选隔畦交替灌溉灌水技术要素组合,利用室内土箱模拟研究了不同灌水量对水平侧渗和垂直入渗的影响.结果表明,砂壤土条件下,随灌水定额的增大,最大侧渗距离和垂直入渗深度均不断增大,而宽深比变化较小;随时间的延长,湿润锋形状...
薄晓东薛景元吴迪杜太生
文献传递
不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下畦灌灌水深度的控制目标被引量:6
2014年
研究地面灌溉反馈控制技术,加强对灌溉过程的控制和管理是当前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重点所在。该文基于以往研究成果,结合农民实际灌水经验,提出3种灌水深度控制目标(即田面最小灌水深度大于0时关口,入渗最小的1/4区域的平均灌水深度等于灌溉需水量时关口,田面最小灌水深度等于灌溉需水量时关口),并借助灌溉模拟模型以确定关口时间,从而控制灌溉水量。将田间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分析不同土质、地形、畦长、入畦单宽流量下灌溉性能指标值对3种灌水深度控制目标的响应关系,确定不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下适宜的灌水深度控制目标。结果表明,灌水深度控制目标对灌溉性能指标值的影响程度受畦长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田面坡度和土质、再后是田面平整精度,入畦流量的影响不明显。砂壤和黏壤土质下畦长为50 m时,灌水深度控制目标取入渗最小的1/4区域的平均灌水深度等于灌溉需水量时关口最佳;畦长为100 m时,零坡度下灌水深度控制目标取田面最小灌水深度大于0时关口最佳,有坡度下取入渗最小的1/4区域的平均灌水深度等于灌溉需水量时关口最佳;畦长为150 m时,除黏壤土有坡度田面平整精度好的情况采用入渗最小的1/4区域的平均灌水深度等于灌溉需水量时关口最佳外,其他建议采用田面最小灌水深度大于0时关口。研究成果为畦灌反馈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决策依据。
吴彩丽许迪白美健李益农
关键词:灌溉土壤畦灌灌水深度
小麦、玉米周年一体化垄作沟灌灌水技术要素研究
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结合理论与数学分析,对小麦、玉米一体化垄作沟灌灌水技术要素垄宽、沟宽、沟深和田面坡度等进行优化与评价,得到如下初步结论:   (1)采集了大量试验数据,计算了不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的累计入渗量,经分析...
赵楠
关键词:土壤入渗水流推进
文献传递
畦灌灌水技术要素优化组合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影响畦田灌水效率的因素包括畦田规格、入畦流量、灌水时间、土地平整度等,优化组合能够保证适时适量灌水、湿度均匀一致。本文通过田间试验分析得出:畦田合理的计划湿润层深度应控制在0~160cm范围;40m×40m畦田(40m畦长),畦田长度以不超过15m为宜,入畦流量大于16~17L/s;20m×35m(35m畦长)畦田,畦田长度以小于20m为宜,入畦流量应大于15L/s为宜;为提高灌水效率,建议畦田平整度应大于0.04为宜;从节水灌溉和获取最高的畦田灌溉效率综合考虑,20m×35m畦田规格优于40m×40m畦田规格。
孟杰
关键词:灌溉效率平整度
畦灌灌水技术要素组合优化被引量:26
2012年
以杨凌区进行的畦灌大田试验为基础,采用WinSRFR软件对各试验点的灌水质量进行了模拟,并分析了畦长、田面坡度、入畦单宽流量和改口成数对灌水效率Ea、灌水均匀度Ed和储水效率Es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均匀试验设计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包含灌水效率Ea、灌水均匀度Ed和储水效率Es在内的单目标优化模型,以入畦单宽流量和灌水时间为变量,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提出了试验点不同计划灌水深度条件下畦灌灌水技术要素的优化组合,结果表明其可获得高的灌水质量,达到常规畦灌节水的目的。
聂卫波费良军马孝义
关键词:畦灌灌水质量灌水技术要素

相关作者

缴锡云
作品数:174被引量:861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
研究主题:畦灌 灌水质量 稻田 灌溉 水稻
费良军
作品数:355被引量:1,864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膜孔灌 浑水 间歇入渗 入渗特性 入渗
马孝义
作品数:416被引量:2,658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土壤水分 灌区 土壤 畦灌
聂卫波
作品数:62被引量:356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沟灌 畦灌 入渗 数值模拟 灌溉
许迪
作品数:370被引量:2,800H指数:32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畦灌 地面灌溉 地表水流 灌溉 冬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