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7篇“ 灌注方式“的相关文章
- 不同脑灌注方式在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中的脑保护作用比较及机制
- 2025年
- 目的探讨不同脑灌注方式在老年急性主动脉夹层中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选择2015年1月-202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同一手术组收治的206例老年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同期弓部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为A(狭窄度<50%,68例)、B(狭窄度为50%~70%,68例)、C(狭窄度>70%,70例)三组,B组和C组再分为B1(34例)、B2(34例)、C1(35例)、C2(35例)四个亚组。A组和B1组均采用单纯深低温停循环下右腋动脉选择性脑灌注,灌注量为5~10 mL/(kg·min);B2组和C1组仍采用上述灌注方法,灌注量为10~15 mL/(kg·min);C2组采用双侧灌注,灌注量10~15 mL/(kg·min)。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韦氏记忆量表、Glasgow昏迷评分检测术前术后神经功能。(2)实验动物选用白猪幼猪48只,雌雄不限,体质量8~10 kg。使用血管夹或缝线技术造成不同程度的狭窄,再根据灌注方法分为A(16只)、B1(8只)、B2(8只)、C1(8只)、C2(8只)五组。动物实验中各组的灌注方式和各组的灌注量同方法(1)。各组动物血液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含量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结果(1)术前1天,各组间的BAE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各组间的BAE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1组BAEP大于A组(P<0.05),B2组BAEP小于B1组(P<0.05),C1组大于B2组(P<0.05),C2组BAEP小于C1组(P<0.05)。术前1天与术后第7天,各组间的韦氏记忆量表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7天,B1组、B2组、C1组、C2组的韦氏记忆量表结果均低于术前1天(P<0.05)。术前1天及术后第1天,各组的Glasgow昏迷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B1组、B2组、C1组、C2组Glasgow昏迷评分均低于术前1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1组出现1例昏迷,术后第7天恢复;C1组出现1例定向力障碍,术后第5天恢复;其余各组�
- 朱涛张为民阿不都乃比·麦麦提艾力刘正俞国军霍强
-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脑保护作用神经并发症
- 改进灌注方式下MICP固化尾矿中重金属形态特征及风险评价
- 2025年
- 探讨了改进灌注方式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P)技术在固化重金属中的应用.以巴氏芽孢杆菌为脲酶工程菌,通过卵石充填铁丝网构建的直径0.5cm通道灌注方式修复工业固废尾矿,研究了尾矿中重金属迁移规律及MICP固化机理,并进行了风险评价.结果表明:MICP处理后,尾矿中Cu、Pb、Cd的迁移率(MF)显著降低,分别下降78.94%、61.88%、64.06%;碳酸钙生成填充了尾矿模型箱,显著提高了Cu、Pb、Cd的残渣态(76.43%~92.48%),Cu、Cd和Pb均从极高风险降低为中等风险,极大降低了尾矿的污染风险等级.改进灌注方式通过增加菌液扩散通道,提高了菌液与尾矿的接触效率,促进了碳酸钙的快速沉淀与固化,确保了尾矿中均匀渗透并避免固化不均.此研究为MICP技术在治理重金属污染中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汤禹付俊陈安周罕张宇罗磊
- 关键词:重金属形态重金属污染
- 尿激酶不同灌注方式在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后的治疗效果观察
- 2025年
- 目的观察尿激酶不同灌注方式在双侧脑室外引流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浙江省嵊州市人民医院收住的93例行双侧脑室外引流的脑室铸型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尿激酶灌注方式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8例)。对照组2万单位尿激酶每天灌注同一侧,一天一次,共两次,每次脑室内保留2 h;观察组2万单位尿激酶交替灌注,一天一次,共两次,每次脑室内保留2 h。两组均治疗2 d。对比两组患者血肿消散体积及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血肿消散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6.419,P<0.05),两组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1,P>0.05)。结论尿激酶脑室内交替灌注对双侧脑室外引流比较合适。
- 王黎云黄杭斌李谷周晶
- 关键词:尿激酶脑室出血脑室外引流
- 灌注方式在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中的适用及安全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对比2种灌注方式在输尿管软镜治疗上尿路结石手术中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什邡市人民医院使用手工推注和改良自动灌注模式下进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etrograde intrarenal surgery,RIRS)治疗的82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手术时间、耗水量、清石率及感染、疼痛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工推注模式下手术时间为(62.6±28.2)min,耗水量为(2280±417)mL,清石率为92.5%,住院时间为(6.2±1.1)d;术后发热6例,腰痛10例,肾盂积血2例。改良自动灌注模式下手术时间为(53.2±21.8)min,耗水量为(2092±356)mL,清石率为95.2%,住院时间为(5.1±1.6)d;术后发热1例,腰痛2例。2种模式下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改良自动灌注模式下住院时间更短,术中耗水量更少,清石率更高,发热及疼痛等并发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自动灌注模式下进行RIRS更安全方便,值得普及推广并取代手动注水灌注方式。
- 陈柯宇王冬冬钟豪刘邦鹏陈才祥
- 关键词:肾盂内压灌注压
-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不同顺行性脑灌注方式对神经系统预后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采用单侧顺行性脑灌注(UASCP)与双侧顺行性脑灌注(BASCP)方式对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2月—2023年2月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实施手术的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采用的脑保护措施将病人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记录病人术前一般资料、手术情况及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PND)和暂时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TND)的发生情况,评估不同方式脑灌注策略对术后围术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影响。结果:单侧组与双侧组在年龄、性别、术前合并症等术前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及手术时间略长于单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TND 4例(4.6%),双侧组TND 3例(7.5%),单侧组PND 22例(25.3%),双侧组12例(30.0%),双侧组术后TND和PND发生率略高于单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不同顺行性脑灌注方式神经系统预后脑梗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双侧脑灌注未减少脑梗死发生率,双侧脑灌注反而有增加脑梗死的趋势。对于术前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可通过脑CT灌注成像(CTP)在脑梗死前期明确病灶,严格把握手术时间窗,根据病人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是否优先介入改善症状再行手术治疗。
- 张胜美杨新卫
- 关键词:脑灌注神经系统并发症
- 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不同灌注方式和吻合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分析不同灌注方式和不同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方法对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影响。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供肝获取组和受体肝移植组,每组40只。供肝获取组10只大鼠采用腹主动脉输液器滴灌法(1滴/s),10只大鼠采用腹主动脉微量泵灌注法(6 mL/min),之后分别进行受体肝移植(每组对应10只大鼠肝移植),收集2组大鼠的供肝灌注时间和供肝获取时间,并于灌注后、肝移植24 h取肝脏组织行HE染色。受体肝移植组10只大鼠肝移植时采用连续吻合法,10只采用减张力半针吻合法(2组均在成功完成10只肝移植后截止),收集2组大鼠的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无肝期时间和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腹主动脉输液器滴灌组比较,腹主动脉微量泵灌注组的供肝灌注时间和供肝获取时间较短(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腹主动脉微量泵灌注组的肝细胞、门静脉及胆管形态学无明显改变,仅个别淋巴细胞浸润。与连续吻合组比较,减张力半针吻合组大鼠的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和无肝期时间较短(P<0.05),术后吻合口出血和供肝灌注不全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相对于腹主动脉输液器滴灌法,腹主动脉微量泵灌注法能提高供肝质量;与连续吻合法比较,减张力半针吻合方法能缩短无肝期与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同时降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
- 赵姣姣莽源祎李立李立张升宁
-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模型灌注方式
- 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FOLFIRI化疗中全身静脉与肝动脉灌注方式的临床对照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FOLFIRI化疗中应用全身静脉与肝动脉灌注方式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静脉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肝动脉灌注方式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FOLFIRI化疗中采用肝动脉灌注的方式,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何苗曹佐锋徐雪明曾小莉涂福平黄莉王祥财
-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
- 一种大尺寸LCD采用灌注方式生产的工艺方法
- 一种大尺寸LCD采用灌注方式生产的工艺方法,包括:设计最佳封口位置:最外侧封口位置设置为距侧边为灌注半径2/3处。预灌注,取2或3粒液晶空盒,2~3克液晶放置在灌注机中,待液晶在空盒中涨了5~10mm后,把液晶和正在灌注...
- 陈绍军
- 基于不同灌注方式的婴幼儿主动脉弓部手术脑保护研究
- 研究背景婴幼儿主动脉弓畸形合并心内病变的一期矫治是目前的首选手术方式,传统区域性脑灌注(Standard Regional Cerebral Perfusion,SRCP)或脑-心联合灌注(Cerebro-myocard...
- 童媛媛
- 关键词:深低温停循环乙醛脱氢酶2
- 文献传递
- 不同脑灌注方式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究经右侧腋动脉顺行脑灌注(ACP)和经上腔静脉逆行脑灌注(RCP)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行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的7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脑灌注方式分为2组,A组(46例)行经右侧腋动脉ACP,B组(30例)行经上腔静脉RCP。比较2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史、吸烟史、手术方式、围手术期临床资料,脑部主要并发症短暂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TND)、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PND)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死亡情况。结果 A组患者停循环时间、脑灌注时间分别为(16.18±3.28)min、(20.77±2.82)min,明显低于B组的(24.82±3.53)min、(24.86±3.1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92、5.867,均P<0.05)。A组TND发生率为17.39%,明显低于B组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PND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分别为4.35%、2.17%,与B组的3.33%、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右侧腋动脉ACP体外循环时间、脑灌注时间较经上腔静脉RCP短,且可显著降低TND发生率,脑保护作用较好。
- 田振宇李聪李豪威
- 关键词:脑保护
相关作者
- 张乐

- 作品数:25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 研究主题:套筒 压痕 薄壁管件 杆件 灌浆
- 向力民

- 作品数:7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冠状动脉 胶体渗透压 渗透压
- 刘子荣

- 作品数:56被引量:186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肝再生 肝切除术 肝移植 移植后 刀豆蛋白A
- 张国海

- 作品数:1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膀胱灌注 复发率 灌注方式 羟基喜树碱 吡柔比星
- 刘宏宇

- 作品数:212被引量:40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微创 心脏移植 非体外循环 主动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