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32篇“ 热混合效率“的相关文章
新型混合效率公式及其在一体化加力燃烧室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解决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刘-谢混合效率公式不能适用于有内源流场(如加力燃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刘-杜混合效率公式。该公式能够同时适用于有无内源工况(如加力和非加力燃烧)下混合效率的计算分析研究。基于公式推演结果,对新型混合效率公式的取值极限进行了理论验证。通过同一非加力状态下与刘-谢混合效率公式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新型混合效率公式的正确性。接着,利用该公式研究了一体化加力燃烧室加力燃烧工况下波瓣混合器内扩张角对流体掺混过程的影响规律。在混合的后半段区域中,随着波瓣内扩张角增加,同一截面上混合流体对应的刘-杜混合效率逐渐上升。在出口截面上,内扩张角25°模型对应的刘-杜混合效率为0.779,相对于内扩张角0°模型增加了10.9%。
刘友宏杜力伟
关键词:加力燃烧内热源
中心锥构型对波瓣引射器排气系统性能的影响
2024年
波瓣引射排气系统在直升机涡轴发动机排气上多有应用,但是对于中心锥的使用研究还较少。在典型波瓣引射器几何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构建了不同的中心锥几何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双曲线形、锥管形、S形、直管+锥管形这四种不同构型的中心锥对波瓣引射器排气系统的引射能力、总压损失、混合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双曲线形中心锥在引射能力、混合效率方面会更优一些,但同时也会带来更大的总压损失;而总体看来,几种构型的中心锥对波瓣引射器的引射能力、掺混效果、总压损失的影响均较小;工程应用中可以综合考虑不同构型的加工难度、拆装维护性等实际波瓣引射器的参数来选择中心锥方案。
陈彪洪彬
关键词:中心锥总压损失热混合效率
波瓣形混合器加力燃烧室冷态流场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以某波瓣形混合器加力燃烧室三维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CFD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建模时重点对波瓣形混合器和环形火焰稳定器进行网格加密。以飞行试验工况点获取的低压涡轮后总温、总压结合Gasturb软件计算出加力燃烧室出口的总温、总压作为整体流场CFD计算的边界条件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经过波瓣形混合器后,内、外涵气流能够在较短轴向距离充分混合,总压恢复系数最大为0.984;在接近出口处混合效率达到0.516;气流经过环形火焰稳定器后,形成明显的低压回流区,且在出口处截面静压分布均匀,因此该加力燃烧室模型具有非加力状态流阻小的特点。通过对该型加力燃烧室流场特性分析,为加力燃烧室加力接通前内部参数获取提供技术支撑。
王定奇屈霁云
关键词:加力燃烧室总压恢复系数热混合效率
预冷组合发动机中波瓣混流器对氢气/空气掺混性能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波瓣混流器是一种典型的燃烧室气体混合装置,某预冷组合发动机燃烧室采用了波瓣混流器进行氢气/空气的掺混组织。为了获得不同波瓣混流器修型结构对氢气/空气的掺混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导流结构和锯齿尾缘对波瓣混流器进行修型。通过开展数值仿真和对混合效率公式的修正,从流场速度分布、流向涡和正交涡以及性能参数方面进行了掺混特性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导流结构对流场中回流区的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导流结构的平面面积越大,回流区范围越大;回流区范围增大会增加初始位置的内外涵速度差2.4倍到6倍,减小平均流向涡强度,增大平均正交涡强度,进而影响混合效率,其中圆形导流结构在流动初期提高3%,后期降低5.9%;锯齿尾缘修型降低了混合效率,其中三角形修型结构降低约2.8%,较其他结构最明显。
吴弈臻马元黄乐萍马文友王祎
关键词:流向涡热混合效率
进口气流角对加力燃烧室流场的影响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为研究低压涡轮出口气流角对加力燃烧室流场的影响,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通过调整低压涡轮出口气流角,模拟加力燃烧室在不同气流角来流条件下的流场差异并开展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气流角的增加将导致内涵进口的速度不均匀度、流阻损失增大,影响内涵燃油与内伸径向稳定器的匹配,恶化了内涵燃烧条件;随着进口气流角增大,整流支板根部吸力面产生流动分离,降低了支板通道的流通能力,使得整流支板出口速度及密流分布沿叶高方向存在较大的不均匀度,增大了内涵燃油匹配的难度;内伸径向稳定器后回流区范围随着进口气流角增大而减小,零速线范围最大相差约0.5个稳定器槽宽;同时随着进口气流角的增加,加力燃烧室混合器出口混合效率提升约2%。
文清兰张琪舒庆
关键词:加力燃烧室低压涡轮整流支板热混合效率
波瓣数对车载燃气轮机波瓣排气混合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在波瓣排气混合器内、外涵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建立了某型车载燃气轮机波瓣排气混合器不同波瓣数下的数值计算模型,通过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波瓣数对波瓣混合器的混合效率、总压恢复系数以及引射系数的影响规律。以波瓣排气混合器为试验对象,在燃气轮机上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波瓣数12~24范围内,在波瓣尾缘后,混合效率随波瓣数的增加而增大,总压恢复系数随波瓣数的增加而减小,引射系数随波瓣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但引射系数变化很小。
霍常青杜涛
关键词:热混合效率总压恢复系数引射系数
波瓣混合器内扩张角对一体化加力燃烧室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通过开源场运算和OpenFOAM中二次开发的数值计算程序对某型一体化加力燃烧室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并基于仿真结果定量分析了波瓣混合器内扩张角对加力燃烧室气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内扩张角的增大,强化了加力燃烧室中流体的混合效果,但同时也导致了较大的总压能损失。在加力燃烧室出口处,相对于基准环形混合器模型,内扩张角25°模型对应的混合效率提升了16.2%、总压恢复系数相对下降了0.88%。当内扩张角逐渐增加时,缩小了不考虑与考虑辐射换混合效率的差值,即减弱了辐射换强化掺混的效果。
杜力伟
关键词:OPENFOAM热混合效率
径向冷却通道长度对气冷稳定器气动力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获得冷态下径向冷却通道长度对新型跨流式气冷稳定器气动力性能的影响,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对在额定工况下5组不同径向冷却通道长度的该气冷稳定器模型进行了三维流固耦合传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气冷稳定器外部流场、径向稳定器外壁面的冷却效率、加力燃烧室混合效率和总压恢复系数的变化规律。在研究的参数范围内,结果表明:径向冷却通道长度的增加,首先,加强了气冷稳定器后的湍流掺混,使得回流区内湍动能极大值增加了24.3%;其次,会减弱径向稳定器近中心锥处的外壁面冷却效果,导致径向稳定器迎风侧外壁面平均冷却效率降低了14.4%;随着径向冷却通道长度的增加,加力燃烧室沿程混合效率分布曲线随之向上移动;加力燃烧室沿程总压恢复系数分布曲线随之向下移动,加力燃烧室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下降了0.23%。
罗一夫刘友宏李江宁徐兴平张志学
关键词:冷态流场热混合效率
变循环发动机后可变面积环形涵道引射器工作特性研究
以双涵道变循环发动机F120后涵道引射器为参考,建立后可变面积涵道引射器的几何模型,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不同工况下涵道引射器的流场参数,利用本文所建立的涵道引射器评估体系对引射器工作性能进行评估,从而获得引射器工作...
窦健汪明生吴琼
关键词:变循环发动机工作特性热混合效率总压恢复系数
文献传递
加力燃烧室波瓣强迫混合器掺混及燃烧特性研究
随着航空科学技术的发展,涡扇加力燃烧室的结构和燃烧组织方式不断得以改进和完善,波瓣形混合器因其所具有的高效混合特点在高性能涡扇加力燃烧室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加力燃烧室前带中心锥的非对称波瓣混合器进行了CFD数值...
陆斌
关键词:加力燃烧室热混合效率燃烧特性

相关作者

刘友宏
作品数:98被引量:326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热混合效率 波瓣 总压恢复系数 数值模拟 波瓣混合器
谢翌
作品数:147被引量:240H指数:11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
研究主题:电池 锂离子电池 热模型 总压恢复系数 热混合效率
邵万仁
作品数:58被引量:210H指数:10
供职机构:沈阳航空发动机研究所
研究主题:排气系统 航空发动机 喷管 涡扇发动机 数值模拟
吴飞
作品数:14被引量:63H指数:6
供职机构: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研究主题:波瓣 总压恢复系数 热混合效率 涡扇发动机 喷流噪声
杜力伟
作品数:4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波瓣 总压恢复系数 热混合效率 气动热力 修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