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0篇“ 热湿耦合传递“的相关文章
- 墙体二维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及验证
- 2024年
- 为了更加准确地分析墙体内部温湿度分布及热湿桥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考虑湿传递及其对热传递的影响,基于多孔介质传热传质理论,以温度和相对湿度为热湿驱动势,建立建筑墙体二维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并采用COMSOL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将新建模型模拟结果与ISO 10211中的验证案例1的解析解对比,结果表明温度分布的最大差值仅为0.17℃,与其他模型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 刘向伟高强郭兴国
- 关键词:建筑墙体相对湿度非稳态
- 寒冷地区保温墙体热湿耦合传递特性研究
- 建筑能耗占社会整体能耗的30%,建筑外墙热损失在建筑能耗中占据较大比例,减少外墙热损失是建筑节能的关键。建筑节能开展以来,墙体保温技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常常忽略湿传递对墙体保温的影响。寒冷地区室内外温差大,水蒸气容易在...
- 苏园
- 关键词:热湿耦合寒冷地区外墙外保温自保温砌块
- 基于孔隙尺度的大豆粮堆热湿耦合传递的研究
- 2024年
- 开展通风干燥过程中粮堆孔隙结构分布以及热湿耦合传递规律的研究,可为安全储粮以及干燥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大豆填充床为研究对象,基于局部质量和热量的非平衡原理,建立了大豆填充床通风干燥过程双扩散热湿传递模型。采用离散元法-有限容积法数值模拟了干燥条件下填充床内孔隙率、气流路径分布以及温度和水分耦合传递规律。结果表明:填充床的径向孔隙率呈振荡分布,近壁面孔隙率较大而填充床中轴线附近孔隙率较小,会使气流路径迂曲度呈现不规则分布;填充床的干燥速率主要受干燥空气温度和大豆颗粒含水量的影响;在干燥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7%及温度分别为35、45、55和65℃的条件下,前20 min填充床的干燥速率分别为0.077%/min、0.083%/min、0.089%/min和0.096%/min。
- 李鑫杨开敏王远成杜鑫明
- 关键词:大豆孔隙率
- 内嵌管结构对地下建筑墙体热湿耦合传递影响研究
- 现如今地下建筑发展势头正旺,作为隔绝地下建筑室内和室外环境的地下建筑墙体,在保温隔湿方面的研究一直是重点。地下建筑墙体的热湿传递过程对地下建筑室内温湿度环境、室内人员的健康、地下建筑的能耗以及地下建筑墙体的结构安全性均有...
- 陈志杰
- 关键词:热湿传递
- 纳米纤维包芯纱截面方向热湿耦合传递过程的模拟
- 2024年
- 针对纳米纤维包芯纱截面热湿耦合传递过程难以直接测试的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对纳米纤维包芯纱的截面进行建模及参数化设置,使用多物理场耦合的方式模拟了纳米纤维包芯纱截面方向的热湿传递过程,以探寻水分和热量在纱线内部传递的规律。建立了不同纳米纤维含量及孔径的纳米纤维包芯纱模型,探寻热湿耦合传递速度的影响因素与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时间内纱线内部水分传递速度快于热量的传递,且在相同的流入速度下,纳米纤维的引入能够加速水分在纳米纤维包芯纱中的传递速度,比棉纱的水分传递速度提高了28.3%;此外,适当增加纳米纤维的含量,纳米纤维包芯纱的热湿耦合传递速度有一定的提高(约11.8%);随着纳米纤维孔径的减小,孔径数量增多,纳米纤维包芯纱的水分传递速度提高至90%(与棉纱相比),传热速度增加显著,证明纳米纤维包芯纱的热湿耦合传递过程中导湿和传热呈现正相关性。
- 何满堂郭俊泽王黎明覃小红
- 关键词:热湿耦合传递功能性纺织品
- 周期性边界下围岩热湿耦合传递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2024年
- 为研究周期性边界下围岩热湿耦合传递特性,以相对湿度和温度为驱动势,建立了围岩热湿耦合传递数学模型,并设计正交试验,探究围岩热湿耦合传递特性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围岩年平均热湿吸放量及时长的预测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围岩温湿度呈现季节性变化,围岩内部温湿度幅值存在延迟和衰减,越远离壁面其温湿度幅值越小,峰值温度越低且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晚;围岩调温圈厚度逐月增加,从1月厚度为5m到12月扩展至11m;年温度波幅对围岩吸放热量影响最大,年平均温度对吸放热时长影响最大,年湿度波幅对围岩放湿量影响最大,年平均湿度对围岩吸湿量及吸放湿时长影响最大。
- 张倩曹晓玲周旭冷子瑜
- 关键词:正交试验
- 能源连续墙对室内侧壁面热湿耦合传递行为的影响
- 2024年
- 目前国内外针对能源连续墙的研究主要集热交换性能,鲜有研究关注其对邻近地下建筑热湿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热湿耦合传递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能源连续墙对相邻地下室墙体壁面热湿状态和与室内环境热湿交互通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能源连续墙的运行明显改变了室内侧壁面的热湿流方向和热湿流密度大小;与纯传热结果相比,虽然传湿过程对壁面温度的影响小于0.2℃,但是这部分差异会造成显热热流密度预测偏差超过10%;不计潜热热流会造成对地下室内热负荷的低估超过2.4%;绝缘层的隔热防潮作用能够阻碍流向室内的热量和湿汽。
- 周旭吴浪曹晓玲冷子瑜袁艳平
- 关键词:热湿耦合传递地下空间
- 免拆模板-混凝土复合墙体早龄期热湿耦合传递特性研究
- 2024年
- 以免拆模板-混凝土复合墙体为研究对象,考虑早龄期混凝土水化反应的影响,以毛细压力和温度为驱动势,构建多层墙体一维瞬态热湿耦合传递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模拟研究该复合墙体在早龄期的热湿传递过程。结果表明:水化反应对复合墙体早龄期热湿特性有重要影响,忽略水化反应会低估复合墙体的温度、高估其湿度。考虑水化反应时,复合墙体中混凝土在前期温升较大、湿度降幅较大。与忽略水化反应的情况相比,前期混凝土含湿量梯度更小、梯度范围更大。与忽略水化反应相比,免拆模板在水化反应早期温度、湿度波动较大。免拆模板具有一定保温隔热和湿缓冲能力。
- 汪磊陈国杰侯一帆王钧哲谢东
- 关键词:早龄期热湿耦合
- 基于粮堆尺度的稻谷干燥过程中流体流动及热湿耦合传递的研究
- 2024年
- 谷物的质量受干燥条件的影响很大,应尽量减少干燥过程中的干物质损失。本研究采用离散元法和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构建了由稻谷颗粒组成的粮堆。基于流固耦合的传热传质原理,建立了热湿传递模型,并通过对稻谷的干燥温度和初始含水率的控制,探讨了干燥过程中谷堆内温度和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工作提供了对干燥过程中粮堆内部流体流动和热湿耦合传递的深入理解,并讨论了温度和湿度对干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粮堆的非均匀孔隙结构以及稻谷表面的间隙导致了复杂的气流模式,导致“通风死角”的形成。在整个干燥过程中,观察到不同粮层之间的温度和湿度差异。由于水分扩散系数的作用,稻谷内部和表面的含水量存在差异。粮堆中的热量和水分通过加热空气的流动和稻谷的热湿扩散从底层传递到上层。同时,研究发现干燥曲线的曲率随着干燥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温度达到60℃时变化最为显著。该研究可为粮食的安全储存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 刘博段海峰杨开敏杜鑫明刘俊杰王远成
- 关键词:稻谷数值模拟热湿耦合传递孔隙结构
- 川西北地区夯土墙体热湿耦合传递研究
- 姜马棋
相关作者
- 陈友明

- 作品数:227被引量:72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故障检测 热湿耦合传递 多层墙体 围护结构 故障检测与诊断
- 郭兴国

- 作品数:80被引量:206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
- 研究主题:热湿耦合传递 墙体 气候地区 热湿耦合 吊扇
- 王远成

- 作品数:145被引量:49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通风 粮堆 热湿传递 多孔介质
- 杨开敏

- 作品数:55被引量:98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东建筑大学热能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热湿耦合传递 稻谷 浅圆仓 通风
- 刘加平

- 作品数:672被引量:3,569H指数:28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热环境 室内热环境 太阳能 围护结构 建筑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