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篇“ 熏蒸活性“的相关文章
八角茴香提取液对褐飞虱驱避、触杀、熏蒸活性分析
2024年
通过索式提取法获得了八角茴香粉末的无水乙醇提取液,测定了提取液对褐飞虱的驱避、触杀、熏蒸活性等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水稻相比,褐飞虱在八角茴香提取液处理的水稻上取食和产卵都极显著减少(P<0.01),产卵量分别仅为对照水稻的36.11%,产卵忌避率达46.94%;而48 h内拒食率为35.38%~66.78%。八角茴香提取液对褐飞虱若虫具一定的熏蒸活性,24 h和48 h平均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62%和13.98%,两者间无显著差异。几率值法测定八角茴香提取液对褐飞虱若虫触杀活性较好,致死中浓度LC_(50)分别为7.04和4.69 mg·mL^(-1)。说明八角茴香中存在对褐飞虱行为调控和杀虫活性物质,具有作为植物源杀虫剂用于田间防控褐飞虱的潜在价值。
沈炜曹梦娇王霞
关键词:褐飞虱生物活性
荆芥和砂仁挥发油对米象熏蒸活性的协同作用及成分研究
2024年
研究20种植物挥发油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成虫的熏蒸活性以及混配的协同作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0种植物挥发油,通过气相-质谱法和化合物消除法,确定熏蒸活性和协同作用最好的2种挥发油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20种植物挥发油中荆芥挥发油对米象的熏蒸活性最好,LC_(50)为13.27 mg/L。砂仁挥发油表现出最大的协同作用,共毒性因子为107.14。通过化合物消除法评价荆芥挥发油和砂仁挥发油的主要活性成分分别为胡薄荷酮和(-)-4-萜品醇,对米象熏蒸活性的LC_(50)分别为7.34、8.35 mg/L,优于荆芥挥发油的熏蒸活性。胡薄荷酮和(-)-4-萜品醇按照质量比例61.13∶6.13和1∶1的比例混配,LC_(50)分别为5.91、8.29 mg/L,随着胡薄荷酮比例的增大,混剂对米象的熏蒸活性增强。研究证实了胡薄荷酮和(-)-4-萜品醇作为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防治米象的潜力。
杨悦玲苏懿清何洋洋梁宗锁王芳梁倩
关键词:荆芥挥发油砂仁挥发油米象混配
斑鸠菊精油对红火蚁的熏蒸活性研究
2023年
为探讨斑鸠菊精油化学成分及防治红火蚁的效果,采用水蒸馏法提取斑鸠菊的精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精油的化学成分,运用熏蒸法测定该精油对红火蚁的熏蒸活性及亚致死活性。结果表明:黄色透明的斑鸠菊精油具有浓郁香气,提取率为1.23%;该精油中鉴定出了15种化学成分,其中β-香树脂醇和α-香树脂醇为其主要化学成分,相对质量分数分别为36.98%和23.00%;该精油对红火蚁的灭杀活性随着处理时间和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处理浓度为200μL/L和100μL/L时,分别在处理4 h和6 h后致死率达到最高(100%);当处理浓度为200μL/L时,分别在LT_(5)和LT_(10)处理时间后挑取活蚁正常培养,活蚁分别在6 h和5 h内全部死亡。由此可见,斑鸠菊精油对红火蚁具有极高的熏蒸活性,且造成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邝凡魏英王俊玲江洪敏黄钰涵边腊红左凤肖明昆
关键词:精油化学成分红火蚁熏蒸活性
荆芥对锈赤扁谷盗的熏蒸活性及其机理研究
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属鞘翅目(Coleoptera)扁谷盗科(Laemophloeidae),是一种全球普遍存在的储粮害虫。锈赤扁谷盗直接取食为害储粮外,其取食易导致粮堆发热、霉...
范翘楚
关键词:荆芥穗胡薄荷酮熏蒸效果
两种植物精油对印度谷螟的熏蒸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研究了在室内条件下用薰衣草精油、罗勒精油熏蒸印度谷螟成虫、幼虫后的效果及虫的活性。采用密闭空气滤纸熏蒸法测定薰衣草精油和罗勒精油对印度谷螟成虫和幼虫的熏蒸作用,分析了薰衣草精油和罗勒精油对印度谷螟成虫、幼虫熏蒸作用的亚致死剂量。罗勒精油对印度谷螟幼虫的熏蒸作用强于薰衣草精油,经时间96 h、浓度为50μL的薰衣草精油和罗勒精油处理后,印度谷螟幼虫的死亡率分别为在92%和100%。薰衣草精油和罗勒精油在2 h下,3.5μL时对印度谷螟成虫的死亡率为100%和83.33%;同样在2 h下,薰衣草精油使用量在3.5μL时,印度谷螟死亡率最高,而罗勒精油使用量在4.5μL时死亡率为99.33%。罗勒精油对印度谷螟幼虫的熏蒸作用显著高于薰衣草精油,而薰衣草精油对印度谷螟成虫的熏蒸作用显著高于罗勒精油。
胡恒志牛平刘娟廖江花刘霞文骁杰李超
关键词:印度谷螟熏蒸活性
甲酸乙酯和异硫氰酸甲酯混用对菜豆象的熏蒸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为明确甲酸乙酯和异硫氰酸甲酯混剂(质量比97∶3)对菜豆象不同虫态的熏蒸效果,本文采用广口瓶密闭熏蒸法,测定了甲酸乙酯和异硫氰酸甲酯混剂(质量比97∶3)在不同浓度、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对菜豆象的熏蒸效果。结果表明:处理时间和温度显著影响了甲酸乙酯和异硫氰酸甲酯混剂对菜豆象成虫的熏蒸效果;在25℃条件下,浓度为20μL/L处理60 h以上,菜豆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到100%;相对低温(15~20℃)的熏蒸效果比相对高温(25~35℃)的熏蒸效果好,当熏蒸温度为20℃时,该混剂对菜豆象的熏蒸效果由高到低依次是卵>成虫>幼虫>蛹。
杨璐戴仁怀杨洪江兆春李敏杨燕琼
关键词:甲酸乙酯混剂菜豆象熏蒸活性
坡柳种子精油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活性及化学成分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明确坡柳种子精油对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活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化学成分,以期筛选出可有效防控植物病原微生物的天然产物,为下一步开发为植物源杀菌剂打下基础。【方法】以坡柳种子为材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提取坡柳种子精油,并用对扣熏蒸法测试其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番茄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的抑制活性;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坡柳种子精油化学成分,并测试5种单体化合物对5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抑菌活性。【结果】坡柳种子精油出油率为0.096%。当精油浓度为10μL/L时对立枯丝核菌的活性最好,抑制率为60.50%;精油浓度为50μL/L时对尖孢镰刀菌的活性最好,抑制率为100.00%。从坡柳种子精油中共鉴定出79种化合物,其中1-辛烯-3醇和苯甲醛对供试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熏蒸活性突出;1-辛烯-3-醇熏蒸抑制5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立枯丝核菌、番茄灰霉病菌、尖孢镰刀菌、芒果炭疽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的抑制中浓度(IC_(50))分别为4.448、3.686、8.527、9.819、26.007μL/L;苯甲醛熏蒸抑制5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的IC_(50)分别为2.025、12.973、10.164、10.412、22.262μL/L。【结论】坡柳种子精油中化学成分种类丰富,其中1-辛烯-3醇和苯甲醛的活性最好。坡柳种子精油具有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刘全俊付立新张扬李丰超于航李金梁秦小萍
关键词:精油化学成分熏蒸活性
三种植物精油对二斑叶螨熏蒸活性及解毒酶系的影响
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个体小、繁殖快、种群密度大、危害严重,对我国部分农作物、果树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化学农药对其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带来了生态安全和螨虫抗药性增加等诸多问题。为筛选高效的植物...
樊芳芳
关键词:二斑叶螨植物精油熏蒸活性亚致死剂量解毒酶
30种酯类化合物对玉米象成虫的熏蒸活性被引量:1
2022年
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是世界性的储粮害虫,每年都造成严重的粮食损失。磷化氢是防治储粮害虫的主要熏蒸剂之一,由于长期使用,害虫对其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因此,急需寻求新的储粮害虫防治策略,一些挥发性小分子酯类化合物具有作为熏蒸剂的潜能。因此,本研究系统的评价30种酯类化合物对玉米象的熏杀活性。结果表明乙酸肉桂酯、甲酸香叶酯和乙酸烯炳酯对玉米象的熏杀活性最高,其LC_(50)分别为0.32、1.82、1.92μl/L。因此,乙酸肉桂酯、甲酸香叶酯和乙酸烯丙酯可以作为防治玉米象的潜在药剂。
卢慧郑骁羿曹米娜杨昊康谢永坚
关键词:玉米象酯类化合物
甲酸乙酯和异硫氰酸甲酯混用对菜豆象的熏蒸活性及机理初步研究
菜豆象Acanthosceliesobtectus(Say)又名大豆象,属鞘翅目Coleoptera豆象科Bruchidae三齿豆象属Acanthoscelides,为为害世界各种大豆的主要害虫,其传播速率较快,传染路径...
杨璐
关键词:菜豆象甲酸乙酯熏蒸活性

相关作者

蔡万伦
作品数:84被引量:233H指数:10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水菖蒲 熏蒸活性 转BT基因水稻 储粮害虫 玉米象
唐培安
作品数:80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
研究主题:储粮害虫 甲酸乙酯 赤拟谷盗 熏蒸活性 熏蒸
邓永学
作品数:60被引量:373H指数:13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研究主题:储粮害虫 谷蠹 绿豆象 熏蒸活性 生长发育
杨长举
作品数:200被引量:980H指数:19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玉米象 储粮害虫 谷蠹 水菖蒲 赤拟谷盗
王进军
作品数:411被引量:2,266H指数:27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研究主题:柑橘全爪螨 嗜卷书虱 桔小实蝇 书虱 橘小实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