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4篇“ 熙宁变法“的相关文章
宋神宗与王安石“熙宁变法
2025年
一个皇朝能否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实行改革。但是,中国历史上的每一次改革,总或多或少的有人反对。反对的人绝大多数出于两个原因:一是维护自身既得利益,二是出于中国传统文化所造就的传统心理--法祖。因此,反传统的改革无不遭遇极大的阻力,如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尽管宋神宗坚定不移地予以支持,最终也为守旧传统势力所扼杀。
刘德增
关键词:熙宁变法中国传统文化既得利益宋神宗长治久安
熙宁变法中的道学之争及审美转向
2024年
熙宁变法不仅是一个政治事件,更是北宋风起云涌的儒家思想内部的一次激烈冲突,主要是二程为代表的洛学与王安石为代表的新学之间的矛盾。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变法的政治冲突,或者是具体的学术之争,但通过对二者思想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二者有同有异:异者,是关于“道”与“术”的关系,或者说“道”为一还是为二;同者,都致力于性命道德的追求。变法及其失败对于洛学以及南宋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奠定了两宋之际文化转向的雏形。北宋前中期士人关于审美的焦虑在这一过程中也得以消解,“道”成为审美的标准,这也是南宋美学转向内在的根本原因。
李昌舒曹务龙
关键词:熙宁变法新学洛学审美转向
王安石与“熙宁变法
2023年
在文化璀璨、群星闪耀的唐宋时期,既名列“唐宋八大家”又官至宰相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恐怕非王安石莫属。王安石的为政生涯,特别是他主持的“熙宁变法”,对宋代乃至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千年来,围绕王安石的毁誉似乎从未停止。
傅伟中
关键词:唐宋八大家熙宁变法唐宋时期为政
群体断层激活及负面效应涌现:熙宁变法缘何从志同道合走向四分五裂?
2023年
群体断层构念与决定组织变革成败的高管团队多重人际交互及其演进表征十分契合。但群体断层因为什么而激活?激活了的群体断层是如何影响高管团队的群体过程及组织绩效产出?这些问题亟需实证性的探索和检验。本研究基于《王安石年谱长编》,辅以《宋史》及后人相关专题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以王安石越次入对宋神宗到王安石第二次罢相为观察窗口期,对此期间与他存在密切交互关系的52个关键人物的交互过程、交互结果及成因进行了编码分析。结果发现:(1)群体断层激活及负面效应涌现能完美解释熙宁变法的演进过程及最终的失败;(2)关键岗位人员王安石人际交互风格的不同构面是激活熙宁变法中不同群体断层的主要变量;(3)王安石与直接上级宋神宗、本位群体变法新晋和他位群体同朝老臣之间交互的聚散性,决定了活化的群体断层效应正负及交互演进表征,进而决定了熙宁变法的失败。本研究为群体断层激活变量的识别及不同群体断层在同一时空下的叠加效应提供了新的洞见,同时为组织变革及高管团队多样性的管理提供了实证资鉴和理论指导。
李永瑞王铭宋佳谕
关键词:熙宁变法
引黄淤灌:熙宁变法中的重大成就
2022年
宋朝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经济腾飞,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创下了东京梦华的辉煌。然而,由于当时兼并土地现象严重,大批农民丧失土地,百姓苦难,怨声不断。同时,兼并发财的富豪刻意隐满土地,导致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因此,在朝政繁荣的背后,也蕴藏着深刻的国内社会危机。朱神宗赵项即位后,决心改变这一状况。熙宁初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大力推行新法,史称“熙宁变法”。
侯全亮
关键词:熙宁变法唐末五代国家财政收入
风雅大宋 3 熙宁变法
本书自宋仁宗派狄青出征平叛写起,至宋神宗去世为止,叙述了北宋王朝面临危机,开启变法,并最终失败的全过程。书中对熙宁变法的前因后果、王安石与司马光等人内斗的真相、宋辽之间的斗争,以及苏轼、苏辙、王安石、沈括、司马光等历史名...
王佳作
再论熙宁变法中的王安石
从宋代的学术思想史来看,王安石是一个承上启下的人物。本文试图从气节、政事、学术三方面进行分析。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超迈俗儒,意志坚定,规划详细,有儒家士大夫强烈的淑世之心,希冀"矫世变俗"。在熙宁变法中,他将政治制度、移风...
李琴
关键词:气节政事学术
熙宁变法以前二程对治道的探索
2020年
二程接续宋代古文运动对儒家治道发展的努力,并投身于新时期发展治道与重建秩序的任务中去。由于心性层面的发展,二程必须探索新的治道模式。在这个探索的过程中,二程基于一个超出政治范围的、更为根本的基础创建了新的治道模式,开辟了新的秩序重建的路径。这一步的工作包含了二程求学与自我创新的两个阶段,体现了学术在历史中的传续与更变。具体到二程的学术生涯,这个过程则是二程价值世界建立的主要时期。因为二程找到了人的价值所在,并阐述了如何实现这个价值以及如何将这个价值融摄到儒家伦理中,从而落实到现实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上,二程构造了其在政治上的核心价值,初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政治哲学,并提出了一套秩序重建的模式。
卢金名
关键词:孔颜乐处心性秩序
人性、人伦与治国之道 ——苏轼熙宁变法前哲学思想研究
本文的主题是梳理苏轼进士及第至熙宁变法前夕哲学思想的内涵和特色,重点探讨他关于人性的独特见解,分析其人性论与政治思想之间的内在关联。在《扬雄论》等早期著述中,苏轼将“性”作为每个人天然的秉性,“尧舜不能加,桀纣不能忘,此...
高海峰
关键词:政治思想
文献传递
熙宁变法——超越时代的“供给侧”改革
2019年
1070年,宋神宗熙宁三年,大年初一。灯笼高挂,人来人往,喜气洋洋,好一幅热闹的节日场景。带着酒后的醉意和对未来美好帝国的畅想,一位参知政事写下了节奏轻快、意气豪迈的绝句《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位作者,并不是诗人、文学家身份的临川先生,而是身为政治家、改革家的王安石。
张波男
关键词: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

相关作者

杨胜宽
作品数:170被引量:211H指数:5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研究主题:杜甫 交往 交谊 文学 苏辙
苏基朗
作品数:13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香港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现代法学 中华法系 宋元时期 明治时期 依法治国
刘培
作品数:84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研究主题:辞赋 南宋 辞赋创作 南宋中期 梅花
徐春娟
作品数:106被引量:264H指数:10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医家 龚廷贤 学术思想 名医经验 医学流派
陈荣
作品数:35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
研究主题:学术思想 龚廷贤 左金丸 危亦林 《丹溪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