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1篇“ 燃烧循环变动“的相关文章
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对其动力性、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影响非常大,且影响燃烧循环变动的参数众多,且参数之间又相互影响、相互耦合,因此,阐述各类影响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参数间的内在联系与关联机制,探索影响燃烧循环变动相互耦合因素解耦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特征参数及其表征方法、燃烧循环变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和燃烧循环变动数值模拟3个方面对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的研究方法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指出:国内外学者对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产生的原因以及影响因素开展了深入研究;需发展新的考虑真实物理场的循环变动循环爆震数值模拟方法以及对相互耦合参数解耦分析方法,阐明循环变动循环爆震与燃料理化性质、控制和运行参数之间的内在关联机理,探索宽工况范围下循环变动循环爆震参数调控方法及纠偏机制,以便为点燃式发动机高效清洁燃烧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段雄波奉莉宁刘敬平孙志强
关键词:点燃式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特征参数
不同掺氢比对甲醇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影响
2022年
基于一台改装的4缸氢-甲醇双燃料发动机,分别研究了1200 r/min及1800 r/min条件下不同掺氢比对甲醇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4时,掺氢对改善燃烧循环变动效果不明显,但6%的掺氢比优于3%;当过量空气系数大于1.4时,掺氢能够显著改善燃烧循环变动且较高的掺氢比效果更明显;当过量空气系数大于2.0时掺氢对抑制燃烧循环变动作用不明显。
马毅谢思幽吕强刘明
关键词:甲醇发动机掺氢比燃烧循环变动过量空气系数
微量柴油引燃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微量柴油引燃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排放低于同排量柴油机,热效率与同排量柴油机相当,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循环变动特性直接影响了其运行的稳定性,但目前的研究大多针对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特性,对循环变动的研究十分有限。以一台微量柴油引燃高压直喷天然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外特性工况下不同运行参数的循环变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天然气喷射提前角增加,最大燃烧压力的循环变动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低速下最大燃烧压力的循环变动相对较高;滞燃期和50%燃料燃烧相位角的循环变动随天然气喷射的提前和转速的增加而增加;在24MPa喷射压力下,平均有效压力的循环变动随天然气喷射提前角的增加而增加,而在30MPa下,平均有效压力循环变动随天然气喷射提前角的变化规律与转速有关;在高转速下,平均有效压力的循环变动相对较高;燃料的喷射压力对各参数的循环变动影响很小。
李孟涵李振国李志杰张尧张强田洪建
关键词:天然气发动机燃烧
甲醇掺混比对甲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燃烧循环变动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文章在186FA柴油机上,开展了柴油机燃用甲醇/生物柴油不同掺混比混合燃料的燃烧过程试验,测量了柴油机示功图,分析了燃烧过程特征参数对循环变动的影响,讨论了滞燃期循环变动系数(COVT)、燃烧持续期循环变动系数(COVD)及放热规律型心循环变动系数(COVCA50)随甲醇掺混比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评价单缸柴油机循环变动系数的临界值。研究结果表明:当柴油机供油量一定时,COVT,COVD和COVCA50均随着甲醇掺混比的增加而增加;当甲醇掺混比为30%时,COVT,COVD和COVCA50分别为2.76%,6.77%和14.4%,与甲醇掺混比为20%时相比,循环变动系数均有明显增加,最大增幅为48%。考虑到柴油机较低燃烧循环变动系数与工作稳定性的要求,对于应用甲醇/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柴油机,甲醇的掺混比不宜高于20%。
陈培红王忠王忠杨丹李瑞娜
关键词:甲醇掺混比滞燃期
无节气门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的试验研究
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fully hydraulic variable valve system,FHVVS)可以实现气门最大升程、气门开启持续期和配气相位三者连续可变。采用自主研制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研制了BJ486EQ...
李涛
关键词:燃烧性能进气涡流指示热效率
文献传递
电控共轨柴油机燃用甲醇-柴油双燃料的燃烧循环变动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研究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在1台由电控共轨柴油机改装的甲醇-柴油双燃料发动机上进行4种工况的试验,发动机转速为1 400r/min,负荷率为40%(51.6kW),最佳引燃柴油喷油正时工况下改变掺烧比;转速为1 400r/min,掺烧比为21.2%,最佳引燃柴油喷油正时工况下改变负荷率;转矩为220N·m,掺烧比为39.6%,最佳引燃柴油喷油正时工况下改变发动机转速;转速为1 400r/min,负荷率为25%(32.84kW),掺烧比为37.2%的工况下改变喷油正时。研究了参数变化对双燃料发动机峰值压力pmax、峰值压力升高率(dp/dφ)max、峰值压力循环变动系数COVpmax和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系数COVIMEP等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掺烧比增大,峰值压力有所减小,峰值压力升高率变大,在大掺烧比下,燃烧稳定性差,循环变动较大;随着负荷率增加,峰值压力增大,峰值压力升高率先增加后减小;随着转速升高,峰值压力变大,峰值压力升高率减小;负荷率增大或转速升高时,燃烧循环变动减小;随着引燃柴油喷油正时提前,峰值压力和峰值压力升高率均增加,小负荷、较大掺烧比工况下适当提前引燃柴油喷油正时可提高燃烧稳定性,但提前太多会引起爆震。
李刚张春化李阳阳
关键词:汽车工程电控共轨
天然气发动机缸内预混燃烧循环变动的研究
和传统燃料发动机相比,天然气发动机尾气排放中污染物含量大大降低,其稀薄燃烧技术使缸内燃烧温度降低,进一步降低尾气中污染物的含量。但稀薄燃烧同时会导致燃烧不稳定,使得发动机燃烧循环变动增大。本文对12V190天然气发动机进...
马志振
关键词: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循环
文献传递
氢气对稀燃汽油机燃烧循环变动影响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节能减排是目前全球汽车行业共同努力的目标,而发动机稀薄燃烧技术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尤其是对于保有量最大的汽油发动机而言,稀燃汽油机相比于均质汽油机热效率更高,燃油经济性更...
唐洋
关键词:汽油机稀薄燃烧
文献传递
进气门早关对柴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特性的影响
在SD2100 型柴油机上安装了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采用进气门早关(EIVC)的模式可实现进气门关闭时刻(IVC)和有效压缩比(ECR)的连续可变。分析缸内压力发现:随着IVC 提前,ECR 降低,燃烧始点推迟,最高燃烧...
张炯常对英谢宗法闫帅王兆宇
关键词:燃烧循环变动柴油机
进气门早关对柴油机燃烧循环变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在SD2100型柴油机上安装全可变液压气门机构,采用进气门早关(EIVC)的模式可实现进气门关闭时刻(IVC)和有效压缩比(ECR)的连续可变.结果表明:随着IVC提前,ECR降低,燃烧始点推迟,最高燃烧压力降低,最高燃烧压力对应的曲轴转角推后;当ECR为13时,出现最大燃烧压力低于上止点压缩压力的现象,甚至出现不正常燃烧循环,导致燃烧循环变动率显著增大;增压匹配EIVC降低爆发压力和燃烧温度时也会出现燃烧循环变动增大的趋势;在相同的IVC条件下,过量空气系数越大,混合气浓度越低,燃烧循环变动率也越大.进一步研究表明,EIVC导致的燃烧循环变动问题与燃烧发展期Δφ密切相关,Δφ越长,燃烧重心CA 50越偏离上止点,燃烧循环变动率越大;根据Δφ的增大量,适当增大供油提前角,可显著降低燃烧循环变动率,提高指示热效率.
张炯常英杰谢宗法闫帅王兆宇
关键词:柴油机燃烧循环变动

相关作者

姚宝峰
作品数:53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天然气发动机 燃烧循环变动 CNG发动机 发动机 稀燃
李国岫
作品数:189被引量:813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柴油机 天然气发动机 电控系统 燃烧过程 电控
王建昕
作品数:510被引量:2,381H指数:2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汽油机 柴油机 内燃机 燃烧 缸内直喷汽油机
程勇
作品数:341被引量:738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内燃机 柴油机 瞬时转速 汽油机 发动机
刘志强
作品数:155被引量:238H指数:8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汽油机 超低频 反射面 隔振器 聚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