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3篇“ 牙齿磨耗“的相关文章
新疆山普拉墓地古代居民的牙齿磨耗
2025年
本研究对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山普拉墓地出土的269例铁器时代居民的1703颗牙齿进行观测与统计分析,计算出牙齿的平均磨耗等级和相对M1磨耗指数。结果显示:山普拉居民的牙齿平均磨耗等级在2.4~5.7之间,其中上颌M1的牙齿磨耗程度最重,其平均磨耗等级为5.7;其牙齿磨耗与年龄存在的一定相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山普拉居民牙齿磨耗程度不断加重;不同性别山普拉居民的牙齿磨耗程度存在差异,无论上颌还是下颌,男性的牙齿磨耗均重于女性。另外,在相对M1磨耗指数的对比中,山普拉居民相对M1磨耗指数的性别、年龄差异不大,未表现出明显的前部牙齿磨耗偏重现象,但在中年组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上颌前臼齿磨耗偏重的现象;与其他古代样本组对比的结果显示,山普拉墓地居民的牙齿磨耗程度整体偏重,与其他古代人群的相对M1磨耗指数相比,山普拉居民上颌I2相对M1磨耗指数的均值较高,推测其上颌I2的磨耗程度相对严重。结合文献和相关出土物初步判断,山普拉墓地居民牙齿磨耗偏重可能是居民食用薏苡籽、黍饼、黍球等较硬食物所致;山普拉居民牙齿磨耗存在性别差异可能是男女社会分工造成的,男女性摄入食物的种类、数量有所不同,使得牙齿磨耗存在差异;而该人群存在的前部牙齿和前臼齿磨耗偏重的现象可能与个体牙齿工具性使用有关。
肖小勇曾雨欣周静李文瑛布阿丽·阿卜杜拉艾力·阿不都拉张海龙李海军
关键词:牙齿磨耗铁器时代
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地二期居民的牙齿磨耗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对新疆且末扎滚鲁克墓地二期出土208例头骨上的1849枚牙齿进行了观察与研究。将所有个体按照年龄和性别分组,通过计算每个个体上颌或下颌骨上各牙齿相对第1臼齿的磨耗指数,分析各组之间相对磨耗指数的分布差异。经过与国内外不同人群的对比,对扎滚鲁克居民的牙齿磨耗模式特点以及可能存在的牙齿使用方式、行为特征等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显示,该人群的牙齿磨耗随着年龄增长显著增加,不同年龄组人群之间前后牙齿磨耗情况有很大的差异,牙齿磨耗在性别间差异并不显著。下颌个体出现了较为普遍的前牙磨耗比后牙偏严重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中年组下颌上。这种不寻常的下颌前牙磨耗较后牙偏重现象可能受到牙齿的工具性使用,牙齿萌出顺序以及年龄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中年个体下颌前牙磨耗的偏重现象可能反映了人群的行为特征。
陈峰曾雨欣付昶张海龙王博肖小勇李海军
关键词:牙齿磨耗
基于深度学习的牙齿磨耗程度的分级判断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牙齿磨耗程度的分级判断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牙齿磨耗程度的分级判断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牙齿图像分割技术中存在的分割反光较多、部分边缘模糊、结构相对较小的细节图像中准...
刘明月 庞雅宁 毛新宇谭建国 张凌霄 杨振陈立
牙齿磨耗图像数据库的建设及在体质人类学教学实践中的思考
2024年
牙齿磨耗是人类牙齿上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在推断个体死亡年龄,探讨人类饮食结构、口腔健康、行为习惯及生存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口腔医学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同时,牙齿磨耗也是体质人类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本文对牙齿磨耗的研究现状及意义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建设牙齿磨耗图像数据库的必要性,对牙齿磨耗在体质人类学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叙述和思考,并对未来牙齿磨耗图像数据库的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路。
曾雨欣杨筱雨周静李海军
关键词:牙齿磨耗体质人类学教学实践民族学
基于深度学习的牙齿磨耗程度的分级判断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牙齿磨耗程度的分级判断方法和系统。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牙齿磨耗程度的分级判断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牙齿图像分割技术中存在的分割反光较多、部分边缘模糊、结构相对较小的细节图像中准...
刘明月庞雅宁毛新宇谭建国张凌霄杨振陈立
邓州王营东周楚墓人类牙齿磨耗与病理探析
2022年
王营墓地,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王营村西北部。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建设,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对王营基地进行了两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共计清理东周楚国墓葬419座。
彦桢李宏庆李怡然乔保同蓝万里
关键词:考古发掘牙齿磨耗
后牙咬合支持状态对老年牙齿磨耗咬合重建修复效果的影响
2022年
探讨后牙咬合支持状态对老年牙齿磨耗咬合重建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本院24例实施咬合重建的老年牙齿磨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后牙咬合支持不完全)与观察组(后牙咬合支持完全),每组各12例,对比重建修复效果。结果 修复前、过渡1个月和永久修复1个月时颞肌后束、颞肌前束和双侧嚼肌嚼运动活动期及间歇期比值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修复前,两组颞肌后束、颞肌前束、双侧嚼肌咀嚼周期未见显著差异(P>0.05);过渡修复1个月、永久修复1个月颞肌后束、颞肌前束、双侧嚼肌咀嚼周期方面,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修复前、过渡修复1个月、永久修复1个月时颞肌后束、颞肌前束、双侧嚼肌咀嚼运动肌电积分值方面,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后牙咬合支持完全患者具有良好的咬合重建修复效果,其有助于咀嚼周期缩短,使咀嚼运动状态改善,值得采纳。
秦甜王荣林陈佳成炜
关键词:老年
牙齿磨耗、牙颈部非龋性缺损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病状况调查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通过对2107名学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了解牙齿磨耗、牙颈部非龋性缺损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在本地区初中、高中及大学生群体中的患病情况,包括患病率、病变严重程度、口内分布、临床表现及致病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相应群体口腔健...
刘家伟
关键词:牙齿磨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口腔流行病学
儿童牙齿磨耗研究概述被引量:2
2021年
牙齿磨耗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其特征是牙齿硬组织逐渐消失,牙齿磨耗程度可以一定程度反映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国外很多学者探讨了年龄、性别、饮食结构、断奶、社会分工、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对儿童牙齿磨耗的影响,及乳齿恒齿磨耗差异、牙列磨耗模式特点、牙齿磨耗与错(牙合)畸形的关系等,而国内儿童牙齿磨耗研究相对薄弱。本文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对儿童牙齿磨耗研究作简要概述,并对国内相关研究作简要回顾及展望。
李海军陈慧敏刘力铭刘琳如
关键词:儿童磨耗影响因素
后牙咬合支持状态对老年牙齿磨耗咬合重建修复效果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研究后牙咬合支持状态对老年牙齿重度磨耗咬合重建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1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牙齿重度磨耗患者为对象,均接受咬合重建修复。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56例,其中观察组后牙咬合支持完全,对照组后牙咬合支持不全。比较两组修复前、过渡及永久修复1个月时双侧嚼肌(masseter muscle,MM)、颞肌前束(temporal anterior muscle,TA)、颞肌后束(temporal posterior,TP)的咀嚼周期、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肌电积分值变化情况。结果:咀嚼周期:两组修复后MM、TA、TP呈降低趋势(P<0.05),观察组过渡修复1个月MM、TA、TP显著高于对照组,永久修复1个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咀嚼运动活动期与间歇期比值:两组修复后MM、TA、TP呈降低趋势(P<0.05),观察组修复前、过渡修复1个月及永久修复1个月后MM、TA、TP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咀嚼运动肌电积分值:两组过渡修复1个月时MM、TA、TP降低,而永久修复1个月时增高,但均低于修复前(P<0.05),观察组修复前、过渡修复1个月MM、TA、TP高于对照组,而永久修复1个月MM、TA低于对照组,T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牙咬合支持状态对老年牙齿磨耗咬合重建修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张慧周明刚李从玉
关键词:重度磨耗咬合重建修复咀嚼运动

相关作者

李海军
作品数:83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研究主题:下颌骨 全新世 下颌 体质人类学 头骨
姚月玲
作品数:80被引量:503H指数:13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系
研究主题:全口义齿 义齿 纳米材料 聚吡咯 纯钛
朱泓
作品数:211被引量:746H指数:1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墓地 人骨 人骨研究 颅骨 遗址
刘洪臣
作品数:1,172被引量:4,646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老年人 成骨细胞 口腔
刘武
作品数:150被引量:664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研究主题:直立人 人类化石 更新世晚期 古人类 现代人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