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30篇“ 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文章
从牧户视角出发探索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
2023年
一直以来,关于草原退化机理和修复技术的研究主要围绕草地和畜群2个组分展开,而关于牧户及其对草原生态系统催动作用的研究并不多见。针对草原牧户超载严重、减畜难、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山西农业大学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兰州大学开展了“草原牧户经济与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在进行北方草原和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区牧户入户调研的基础上,系统进行了长达12年的牧户超载和减畜行为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在牧户超载行为机制和自主性减畜途径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侯向阳尹燕亭丁文强田青松唐增董海宾Saheed Olaide JIMOH郭明英
关键词:草原生态系统北方草原牧户牧区可持续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被引量:3
2022年
边境牧区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坚定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为核心内容,以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为基本要求,以推动牧区可持续发展为本质追求。边境牧区各族群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相对薄弱、区域产业结构内含短板和基础教育发展相对不均衡等问题。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功能负载,应努力提升边境牧区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法律基础和社会基础的建设水平,为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保证。
高永久秦玉莹
关键词:边境牧区可持续发展
非洲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探析
2022年
非洲牧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对非洲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经济价值增长、政治社会包容、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以此为脉络梳理相关研究成果以发现,非洲牧区可持续发展在经历了早期传统游牧的发展模式和殖民主义者对非洲牧区传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破坏之后,当代非洲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构建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总结学术界的研究,在非洲牧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方面,提出了在经济价值增长层面持续推动跨国合作、在政治和社会包容层面多元主体参与牧区治理模式中更加重视牧民的意见、在生态环境保护层面依据实际情况在自然保护区边缘设置缓冲开放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方案。
高永久郑泽玮
关键词:牧区可持续发展
论述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2018年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需要草业发展作为基础,解决观念落后、技术水平低、水资源稀缺、土地经营分散等问题,促进草原牧业朝着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草原牧区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促进发展的几点措施。
巴扎尔汗.麦都汗阿力玛古力.热哈买都拉
关键词: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
内蒙古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对策
2018年
内蒙古牧区作为我国四大主要牧区之一,其巨大的草原面积占据着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8.81%,因而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需要结合其实际情况,利用科学的管理经验,以生态保护为主,同时增加对牧区人民的补偿,为其提供更加完善的保障保护体系,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付迪包秀琴
关键词:牧区可持续发展草原生态补偿
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策略探索
2018年
草原具有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职能,这需要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草原的过程中,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文章以草原牧区为例,从提高牧民升入、发展生态产业等角度提出了推动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希望能促进草原牧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把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落到实处。
李勇
关键词:草原牧区
草原保护红线工程与牧区可持续发展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草原保护红线工程是以草原红线和生态工程的基本内涵为依据,以生态优先为基本原则,以生态、产业、文化传承三大功能为基点,根据区域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涵盖多类型工程项目的一个复合系统,与中国牧区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深入分析草原保护红线和牧区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社会、民族四个方面全方位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草原保护红线工程的意义,为牧区可持续发展工作的展开提供新的思路。
龚哲文马林
关键词:牧区可持续发展
基于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牧区劳动力老龄化问题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通过对新疆牧区典型区调研,了解典型区畜牧业生产方式、经营模式、生产技术的应用情况等,了解牧户家庭劳动力结构、年龄现状以及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情况,同时进行劳动力意愿调查,了解劳动力从业意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劳动力从业意愿入手,分析牧民老龄化问题对草原畜牧业的影响,并指出牧民老龄化问题下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在牧民老龄化的制约下,探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方向,如向集约化、高科技投入等方面发展
许承云
关键词: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劳动力老龄化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目标,区域持续性的评估也逐渐成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甘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典型的高寒牧区之一,其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发展畜牧业的关键。本研究基于能值理论,运用改进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对2005-201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简称甘南州)各县、市可持续发展状态进行了定量研究。改进模型的关键在于采用区域能值密度计算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研究区生态系统的供给能力和人类对资源的消耗状况。结果表明,1)研究区生态足迹组成中,畜牧业产品所占比重最大,并保持稳定;电力和燃料煤比重逐年上升,而种植业产品和野柴草比重有所降低。2)甘南州人均生态足迹不断增大,由2005年的4.77 hm^2/人增加到2013年的7.09 hm^2/人;人均生态承载力呈波动变化,保持在4.64~5.65 hm^2/人之间。3)甘南州生态足迹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9年间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4)甘南州万元GDP生态足迹由2005年的12.60 hm^2/万元下降到2013年的4.86 hm^2/万元,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其中合作市最高,迭部县次之,其他各县无明显区别。5)甘南州以畜牧业为主的玛曲县、碌曲县、夏河县和合作市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总体均大于农牧交错区的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和迭部县。9年间,迭部县、玛曲县和碌曲县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夏河县、卓尼县和舟曲县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合作市和临潭县处于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对研究区未来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有益探讨。
李文龙余翠赵新来梁天刚张金林许静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承载力
我国草原牧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基础与实践被引量:103
2016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口粮消费减少,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增加,伴随而来的是饲料需求的急剧增加.然而,我国种植结构并没有进行相应调整,导致大量粮食被用作饲料.我国4×10~8 hm^2草地本应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但由于我国草业长期以来粗放的生产方式和国家对草地畜牧业投入不足,导致生产经营规模小、草地退化严重、生产力水平低下,草产品产量远不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分析表明,发展人工草地是大幅提升我国草地生产功能的有效途径,集约化的人工草地以使优质饲草产量提高10倍以上.为此,本项目组提出"用小保大"的"草牧业"发展模式,即利用小面积的优质土地(不多于区域面积10%的土地)建立集约化人工草地,大幅提高优质饲草产量;而对大部分天然草地(大于90%的土地)进行保护、恢复与合理利用,提升其生态功能.为践行"草牧业"发展模式,本项目组提出在草原牧区建设"生态草牧业试验区"的构想,即在较大的区域内,进行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诸要素的科学配置和调控,形成以人工草地和现代化畜牧业为主,特色生物产业和文化产业为补充的多元产业结构,并大幅提升草地的生态功能.本文还在梳理我国草原牧区发展瓶颈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牧草良种选育、人工草地种植、牧草高效收获、水分有效利用、天然草地保护与适度利用、草地生产和生态功能合理配置、以及牧区系统发展等我国牧区发展应遵循的7个原理.
方精云白永飞李凌浩蒋高明黄建辉黄振英张文浩高树琴
关键词:人工草地粮食安全牧区可持续发展

相关作者

马林
作品数:49被引量:207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民族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 牧区 东北经济区 红线
张扬
作品数:132被引量:231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研究主题:磁共振信号 磁共振 地下水探测 消噪方法 消噪
张云华
作品数:151被引量:1,713H指数:22
供职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新农村建设 农民 土地承包经营权 乡村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曹阳
作品数:47被引量:212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产业价值链 民族地区 特色经济 欧盟 区域合作模式
黄振英
作品数:1被引量:10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草原牧区 可持续发展 牧业 牧区可持续发展 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