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3篇“ 物性结构“的相关文章
物性结构下的维吾尔语偏正复合名词词义理据
2024年
维吾尔语对许多新兴事物及概念的称名,采用了将两个表示事物的名词直接组合的构词方式。这样的做法固然满足了对语言表达的实际需求,但其词义理据也从清晰走向了模糊。文章以物性结构理论探讨了现代维吾尔语偏正复合名词的词义理据及其变化,发现不同物性角色参数的激活能够为解释维吾尔语偏正复合名词中前置名词其功能变化所存的连续统提供解释路径。具体来说,前置名词不仅可以表示与核心名词之间的逻辑关联,还可以描述核心名词所特有的属性特征。The Uyghur language uses the direct combination of two nouns for many new things and concepts. Although this approach satisfies the actual needs of language expression, its lexical motivation has also changed from clear to vagu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qualia structu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ord meaning and the changes in modified compound nouns in modern Uyghur. It is found that the activation of different qualia role parameters can provide an explanation path for the functional continuum of prenouns in modified compound nouns. In particular, the prenoun can not only represent the logical relation with the core noun but also describe the attributes unique to the core noun.
金永恒沈淑花
关键词:物性结构理据
基于物性结构理论的汉语用具复合词研究
2024年
本研究基于物性结构理论,系统分析了汉语用具复合词在韵律、形类和语义三种组配模式方面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当定语成分为功用角色时,如果该功用为常规功用,倾向于选择双音NN组配模式,隐藏功用动词;如果该功用为非常规功用则可能选择VN组配模式,显化功用动词。当定语成分为非功用角色时,倾向于凸显用具的使用位置、外形特征、质料或动力,且大多为双音形式,用具的功用为常规功用。用具复合词构词成分间不同的语义关系会选择特定的韵律-形类模式以实现词化,大多数韵律-形类模式能强迫构词成分激活名词性成分语义中的动作或动词性成分语义中的对象以构建词义。
李加卢仁俊
关键词:物性结构
汉语事件名词的物性结构及其篇章功能
2024年
物性结构理论揭示了事物名词所关联的语义角色。采用事物名词的物性结构建构原则,可以建立事件名词的物性结构。两类名词的物性结构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特点。基于事件名词语义的各种物性角色的建构,体现了事件名词的特点。此外,事件名词物性结构还可用于分析事件名词的篇章功能。
张大强
关键词:物性结构篇章功能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物性结构揭示的成矿深部背景和过程
2024年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铁-铜多金属资源宝库,而成矿带岩石圈构造演化是成矿带成矿全过程和矿床预测的关键。然而,构造对岩浆-成矿作用深部背景和过程的控制仍存在较大争议,主要包括上地幔对流引起的岩石圈伸展和下地壳熔融,以及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应力体制转换和岩浆活动两类认识。而且,这一关键地质问题仍然缺乏地球物理深探测资料的约束。为此,基于自然资源部“深部矿产资源探测与评价创新团队”在成矿带主体地区获得的地球物理探测成果,本文分析了壳幔/岩石圈、地壳及上地壳/地壳浅表不同尺度的探测结果和物性模型,总结和补充了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成矿深部背景和过程的相关认识,并提出成矿带深部的陆内俯冲板片断离引发的地幔物质上涌控制成矿带成矿系统的深部物源和通道要素。此外,铁-铜成矿系统虽然具有统一的深部背景,但受控于板片下沉引起的应力体制转换,形成于随时间变化的不同构造背景和深部过程。
张昆刘磊马兴知杨雨凡
关键词: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物性结构成矿系统
基于物性结构的理雅各英译《论语》核心词汇对应性研究
2024年
理雅各英译《论语》长期被视作翻译中国典籍的标准。以理雅各英译《论语》为研究对象,构建《论语》中核心词汇“仁”“礼”“德”的物性结构,罗列其物性结构物性角色分布情况,从结构结构的角度探究词汇的对应性问题。研究表明,在理雅各英译《论语》中,“仁”“礼”“德”的翻译并未与原文取得很好的对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与原文相比,译文会出现物性结构转换和缺失的情况;其二,原文中核心词汇的统一性在译文没有得到保留。研究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物性结构的应用范畴,为《论语》英译中的词汇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薛嘉琪
关键词:物性结构《论语》英译理雅各
物性结构看《现代汉语词典》“安装”类释义元语言的分布与功能
2024年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安装”类释义元语言主要用于某些器具、兵器和部件类名词的释语中,主要有两种类型:凸显领有关系的“装有”类和凸显安装位置的“安在”类,此外还有少数凸显施成过程的情形。“装有”类多用于描述非部件名词的构成角色,且大多与其功用信息关系密切;“安在”类常用于部件名词的释义,所释部件与附着体构成非典型的体点关系,也可用于非部件名词释义,所释事物对象与附着体之间构成邻体关系。《现代汉语词典》在“安装”类元语言的歧义消除、释义模式的精准化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王洁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释义元语言物性结构
基于物性结构的汉语学习者名词短语习得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本文以物性结构理论为指导,以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水平共405篇汉语学习者作文和135篇汉语本族语者作文为语料,通过分析名词与修饰语之间的物性关系来考察汉语学习者名词短语的习得表现。研究发现:(1)名词修饰语中单个物性角色有8种类型,以构成、单位、评价为主;多个物性角色组合有72种类型,两个物性角色组合占优势地位,高频组合有单位+评价、单位+构成、构成+构成等;(2)名词短语内部物性关系的产出呈现非线性发展路径,二语学习者的表现与本族语者有明显差距。研究结果对于揭示二语名词习得规律、丰富生成词库理论的应用场域、提升国际中文教学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朱周晔熊文新
关键词:名词短语二语习得
基于物性结构的“单音反义形容词+N”不对称现象研究
李朦梦
基于物性结构理论的材料因子表述与配列研究——以《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定义式释义为例
2024年
物性结构理论为词汇表征提供了基本范式,同时为名物词所用定义式释义方式“种差”的选用与配列提供了研究手段。文章对《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定义式释义进行研究,以含材料因子的定义式释义为研究对象,发现在材料因子的表述模式上,《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存在着多样化的特点;在材料因子与其他释义因子组合的配列框架上,《当代汉语学习词典》虽选用多种配列框架,但内部存在着较强的规律性。
邵文辉袁世旭
基于物性结构理论的汉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本文从物性结构理论中的施成角色和功能角色出发,研究汉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VAN和VTN的语义构造及其对句法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指向施成角色的VAN(如“剪画”)和指向功能角色的VTN(如“贴画”)在受否定词“没”修饰时表现有所不同:VAN中的VA在受“没”修饰时会受到限制(如“#剪画没剪”),而VTN中的VT则无此限制(如“贴画没贴”)。我们认为,这种否定限制与动名复合词VN形成过程中V所指涉的物性角色有关:施成角色参与VAN的形成并对其产生影响,而功能角色对VTN的形成没有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指出VAN的否定限制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并从物性角色的视角探讨了词汇内部语义结构对句法产生的反向制约作用。
汪昌松齐术
关键词:物性结构词义结构

相关作者

宋作艳
作品数:41被引量:294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物性结构 复合词 构式 名词 汉语
袁毓林
作品数:220被引量:3,775H指数:3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汉语 现代汉语 语义 物性 实性
李仕春
作品数:96被引量:215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语料库 现代汉语 字义 复音词 多义词
亢世勇
作品数:112被引量:268H指数:9
供职机构:鲁东大学
研究主题:语料库 现代汉语 新词语 标注语料库 中文信息处理
周韧
作品数:27被引量:302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汉语 韵律 重音 物性结构 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