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9篇“ 物理量特征“的相关文章
- 广元市中部短时强降水物理量特征初探
- 2025年
- 研究2019—2023年广元市中部短时强降水的分布特征,对发生短时强降水时的物理量特征进行初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部分站点平均每年出现2~6次短时强降水。短时强降水发生在3—10月,小时雨量40 mm以上短时强降水基本只出现在春末夏初和盛夏,一天之内凌晨至上午出现短时强降水的次数最多。强度越高的短时强降水所需的对流有效位能越高。75%的短时强降水发生在850 hPa假相当位温>77℃的条件下。不稳定层结和低层高水汽能量条件有利于短时强降水的发生,强度越高的短时强降水需要越高的层结不稳定条件和低层水汽能量条件。盛夏季节更容易达到不稳定条件,有利于发生短时强降水。K指数对区分短时强降水强度的参考意义不大。
- 张晓涵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物理量假相当位温
- 基于探空数据探讨河套地区层云、层积云降水的物理量特征
- 2024年
- 基于2019年内蒙古河套地区雷达、卫星探测资料,将降水过程分为层云降水和层积云降水,并基于L波段探空秒数据反演云的垂直结构。得到如下结论:(1)层云降水和层积云降水大多为1~2层云。降水云为1层云时,层云降水和层积云降水的云底均在2.0 km左右;但是,层积云降水的云厚明显大于层云降水。降水云为2层云时,层云降水和层积云降水的云底也均在2.0 km左右;但是,层积云降水的下层云厚度大于层云降水,总厚度也明显大于层云降水,夹层更薄。(2)降水云为层云时,云系的整层可降水量为26.2 mm,总指数为41.91℃,K指数为28.32℃,抬升凝结温度为10.00℃,对流有效位能为59.39 J·kg^(-1),云系稳定。降水云为层积云时,云系的整层可降水量为32.1 mm,总指数为42.03℃,K指数为32.29℃,抬升凝结温度为12.61℃,对流有效位能为103.09 J·kg^(-1),云系比较稳定。比较而言,降水云系为层积云时更多,且整层可降水量更多,更适宜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 于水燕苏立娟蔡敏张峰
- 关键词:探空数据层云降水物理量特征
- 驻马店市2016—2020年暖季极端短时强降水天气分型与物理量特征
- 2024年
- 利用常规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分析了2016—2020年暖季(4—9月)驻马店市极端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对其进行天气背景分型与物理量特征诊断。结果表明:极端短时强降水多发在7月到8月,日变化呈三峰型,在每日16—18时、00时、05—07时较多发,而小时雨强80 mm/h以上的极端短时强降水多发在00时,且在驻马店市中东部的平原地区较为多发。根据主观分型和K均值聚类客观分型相结合的方法,将驻马店市极端短时强降水分为低槽低涡切变型、副高影响型、地面冷锋型、西北气流型和台风倒槽型5种,雨强80 mm/h以上的极端短时强降水发生在前3种天气型下。对每种天气型的物理量诊断结果表明,低槽低涡切变型低层水汽通量最大,地面冷锋型环境场高湿,而西北气流型层结偏干,只有近地面露点相对较大。各天气型均有一定的不稳定能量。低槽低涡切变型整层动力条件均最强,地面冷锋型的低层动力条件较强,而其余3型的动力条件相对较弱。各型0℃层高度除低槽低涡切变型外,其余各天气型平均值均在5.4 km以上。将本研究统计的极端短时强降水物理量平均值与张一平等统计的淮河上游地区短时强降水的物理量平均值进行了对比,除CAPE偏高1倍较为明显外,其余物理量差异均不明显。
- 贾浩松王璐璐
- 关键词:天气分型物理量特征
- 山东近15年首场区域性暴雨物理量特征诊断分析
- 2024年
- 利用近15年(2008—2022年)资料对山东首场区域性暴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山东首场区域性暴雨均发生在4—6月,发生在鲁中、鲁南的概率最大.②影响系统主要有三类,以温带气旋暴雨最多,其次是低涡切变线暴雨和低槽冷锋暴雨.③首场区域性暴雨发生时,700、850、925hPa比湿分别在7.33、9.97、11.6g/kg左右,绝对水汽条件弱于常规区域性暴雨,但湿层深厚;850 hPa假相当位温在60℃左右,能量条件弱于常规区域性暴雨;700和850 hPa有19.5和17.1m/s的低空急流,动力条件强于常规区域性暴雨.综合利用以上条件和数值模式预报结果,可以对数值模式的降水量级进行有效订正.
- 刘洁邹大伟邹大伟
- 关键词:水汽条件动力条件
- 黔南州冰雹天气物理量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提高黔南冰雹预报预警能力,利用黔南州1999—2021年12个县市气象站冰雹资料及贵阳探空资料,对115次冰雹天气过程中表征不稳定、水汽、热力、动力条件的19个物理量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取黔南地区发生冰雹的物理量阈值。结果表明:冰雹发生前,贵阳探空站的物理量在合适的范围时,黔南州出现冰雹的可能性较大;不同季节冰雹发生前的各物理量存在差异,秋冬季节动力条件表现明显,而春夏季节水汽、热力、层结稳定度条件更为显著;逆温层的出现对中低层温度、温度垂直递减率、低层水汽条件均有明显的影响,从而影响部分物理量的强弱,故该文按照有无逆温给出2—5月黔南冰雹天气的物理量阈值。
- 赵杰罗喜平莫乙冬黄麟媛罗雄
- 关键词:冰雹物理量特征
- 多物理量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裂纹尺寸精准量化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电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物理量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裂纹尺寸精准量化方法。该裂纹尺寸精准量化方法通过多物理量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对裂纹长度、深度的精确量化,同时以较少的计算量和较小的网络规模...
- 王汉李伟袁新安张西赫田正磊王运才王志仁朱挺韩东辰兴雷
- 多物理量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裂纹尺寸精准量化方法
- 本发明属于电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物理量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的裂纹尺寸精准量化方法。该裂纹尺寸精准量化方法通过多物理量特征融合卷积神经网络,实现了对裂纹长度、深度的精确量化,同时以较少的计算量和较小的网络规模...
- 王汉李伟袁新安张西赫田正磊王运才王志仁朱挺韩东辰兴雷
- 1993—2022年福州地区冰雹天气物理量特征及雷达回波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利用1993—2022年福州地区的冰雹观测资料和福州站探空资料,以及2021—2022年福州市8次冰雹过程的SA雷达和X波段相控阵雷达回波资料,对福州地区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物理量指标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冰雹大多集中在春、夏季,主要发生在内陆地区;福州冰雹天气过程的物理量指标春季为850hPa与500hPa的温差(ΔT_(85))≥24.0℃,K指数≥30.0℃,垂直风切变(VWS)≥0.8m·s^(-1),0℃层高度和-20℃层高度分别低于4721m和7935m,夏季的ΔT_(85)和特征层高度比春季略高;初步得出福州地区冰雹的预警指标为SA雷达(X波段相控阵雷达)探测的最大回波强度>65dBz(55dBz),回波顶高>10km,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27kg·m^(-2),以及6min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跃增>12kg·m^(-2)。
- 张炜月郑秀丽王礼军
- 关键词:冰雹相控阵雷达
- 铜仁市暴雪天气的环流配置及物理量特征分析
- 2023年
- 铜仁市暴雪发生的频次低,2005年至今仅发生5次,因此准确的量级和落区预报难度较大。该文选取2005—2021年铜仁市出现的5场暴雪天气过程,就大尺度环流形势、高低空天气系统配置和物理量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暴雪环流形势以及物理量预报指标。结果显示:铜仁市暴雪发生时,500 hPa中高纬为两槽一脊形势,我国东北地区—日本海低槽加深发展,中低纬孟加拉湾附近有南支低槽系统东移;海平面场上贝加尔湖西部冷高中心强度为1060 hPa,大于1030 hPa的等压线进入铜仁市。暴雪落区出现在500 hPa高空槽和南支槽前、700 hPa西南急流左侧或低涡切变线南侧、850 hPa东北急流或东北风前部的风速辐合区内。暴雪发生时,500 hPa气温在-16~-21℃之间,700 hPa在-2~-4℃之间,850 hPa在-4~-8℃之间,地面气温为0.5~-4℃,地面气温越低降雪持续时间越长。暴雪发生时大气中层700~500 hPa上升运动明显增强,这可作为降雪增大的预示指标;散度场总体表现为低空辐合、高空辐散的特征,当辐合层次伸展更高时,有利于暴雪天气的持续;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主要在850 hPa,平均值为-3.6×10^(-6)g·cm^(-2)·hPa^(-1)·s^(-1);500 hPa比湿值≥1.5 g·kg^(-1)是暴雪发生的参考指标。
- 杨群李习瑾胡萍张李娟徐大红
- 关键词:暴雪环流物理量
- 山东省持续性短时强降水过程物理量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23年
- 基于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探空资料,对2007—2019年山东省123个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观测到的持续性短时强降水发生特征、环流形势和环境参数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其间共有81个站点在78个降水日内发生144站次持续性短时强降水,鲁东南地区发生次数和发生站点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降水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又以8月上旬至中旬最多。(2)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低层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高、抬升凝结高度低、暖云层厚的条件性不稳定环境下。(3)准正压类和低层暖平流强迫类探空温湿廓线近似平行,对流有效位能中等、垂直风切变偏弱,低层暖湿平流是大气层结不稳定建立或维持的主导者;斜压锋生类和高空冷平流强迫类探空温湿廓线呈“V”形,低层偏湿、中层偏干,对流有效位能较弱、垂直风切变中等,冷暖平流对于大气层结不稳定的作用均较显著。
- 赵海军潘玲毛子卿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持续性环境参数水汽
相关作者
- 张景珍

- 作品数:16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东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秋季连阴雨 物理量特征 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环流形势 天气气候
- 张莉

- 作品数:31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秋季连阴雨 物理量特征 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触摸 划线
- 李斯荣

- 作品数:30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台
- 研究主题:物理量特征 暴雪 强寒潮 大风 干旱
- 李华宏

- 作品数:83被引量:49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云南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短时强降水 WRF模式 地质灾害 数值模拟 低纬高原
- 苗爱梅

- 作品数:209被引量:636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台
- 研究主题:暴雨 暴雨过程 降水 特大暴雨 气候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