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056篇“ 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文章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24年
博物馆不仅肩负着为公众传播历史与文明的使命,同时还肩负着为人类社会塑造未来的使命。作为博物馆来说,全面展现人类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其基本职责。在经济科技全球一体化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的严峻挑战。如何抢救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得以保存?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力量,如何与时俱进,将文化遗产的非物质门类纳入博物馆这一实体机构中,在新形势下做好自身功能的调整,这些都是亟须认真思考的重大问题。现结合驻马店市博物馆实际,浅谈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董亚梅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众传播文化遗产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024年
现探讨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并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与传承的策略,指出经费不足、传承人才断层以及保护模式单一等问题,强调提高经费利用、完善政策制度、加强传承队伍、推进产业开发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以期为黄河流域非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刘芬妍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黄河流域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路径研究
2024年
物质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构成了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知识宝藏,其中蕴藏着人类独特的智慧和洞察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历史演变的生动见证,还富含深厚的文化意义,以独特性、地域特色和民间本质而著称。在全球现代化的浪潮中,各国纷纷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纷纷投身于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中。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也积极展开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并在长期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行简要探讨,期望能为相关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杨振义
关键词:传承文化
丹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继承和发扬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以及文化振兴口号的提出,国内出现了大量融合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项目。这些项目在保护和继承乡村文化遗产方面,发挥了...
段志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体记忆
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2024年
戏剧,作为我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关键体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民族精神。当前,面对社会的快速变革,众多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步淡出公众的视线,面临消失的风险。因此,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显得尤为迫切。首要之处在于深度挖掘其内在价值,这些传统戏剧形式不仅是璀璨的艺术瑰宝,更是民族历史与记忆的重要媒介。它们通过独特的表演艺术,鲜活地展现了各民族的历史变迁、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然而,这些宝贵的遗产在现代社会中遭遇多重挑战。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进行保护和传承,以确保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为后代保留无价的精神财富,同时为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贡献中国力量。
苏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戏剧艺术瑰宝精神财富
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建设研究
2024年
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文化持续性的重要保障,其保护和传承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海南白贸港兴经济区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探讨在白贸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的建设,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有效的建设方案,以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同时促进区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黄银珍符兴干李静雅王慧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重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年被引量:1
2024年
自200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引介到国内以来,我国的非遗研究迅速跟进,经历了从非遗概念研究到辩证关系思考,从“物观”主导到“人观”引导,从基本理论到非遗实践,从研究之“学”到学科之“学”的研究进程。对国家战略和人民需求的关注及对海外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在地化活化运用是研究取得不俗成绩的关键。研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重复研究的频繁、研究视野的不开阔和研究指导性的不足。鉴于此,未来的非遗研究应秉持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研究取向,以推动非遗学科的建设发展,助力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艳芳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建设
菏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策略研究
2024年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我国各民族世代相传,并视为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菏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数量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非遗资源是菏泽城市内涵的重要标志,也是菏泽打造城市名片的重要切入点.当前,菏泽非遗传承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以期为保护非遗文化贡献力量.
侯长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法的探讨
2024年
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与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们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独特精神风貌和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的生动体现。它象征着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有助于加强民族的团结和稳定,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有必要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可以从加强推广、政府引导、培养人才、健全法律体系、文化教育回归五方面来探讨非遗保护,实现文化传承的目标,推动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李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视化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
为了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未来发展方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供可视化思路与建议,该文从可视化的角度出发,收集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视化交叉的相关文献,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由此得出可视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具有巨大潜力,总结可视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任务,即探索式分析任务和体验享受任务,对可视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叉合作的研究成果分析归纳,包括民间文学作品、传承关系和区域空间可视化,并对可视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叉发展的方向提出展望。
杨洁张楠李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视化数据分析视觉表达数字化

相关作者

高晓芳
作品数:17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博物馆 信息全球化 媒介
张敏
作品数:20被引量:119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武陵山 特产 地理标志 产业扶贫 物质文化遗产
张鹏
作品数:34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雕塑教学 艺术设计 大学生 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杜乐
作品数:10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共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历史街区更新 建筑改造 遗址博物馆
张蕊
作品数:8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研究主题:共生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历史街区更新 建筑改造 景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