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20篇“ 特异性免疫耐受“的相关文章
- 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治疗在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 2025年
-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失去耐受性,进而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自身抗体生成、自身组织损害的疾病,通常无法彻底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目前针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均为改善症状和预防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不能彻底治愈疾病相关的病理性自身免疫。近年来,采用调节性免疫细胞、耐受性疫苗、纳米材料以及黏膜免疫重新诱导机体对自身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治疗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已取得一定进展,未来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 陈贝贝施秉银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纳米材料
- 用于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组合物、装置和方法
- 本文描述了被配置成连续递送一种或多种抗原与一种或多种免疫抑制药剂的组合的可植入装置。这些装置可用于诱导对所递送的一种或多种抗原的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以及用于在递送治疗物质时减少或防止抗药物抗体反应。
- S·B·博斯H·班杜克瓦拉
- 用于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化合物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在受试者中诱导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包含抗原、聚合物接头和肝靶向部分,其中所述聚合物接头包含末端单元,所述末端单元缺乏二硫酯和二硫代苯甲酸酯中的每者,并且其中所述末端单元赋予所述化合物处于...
- S.康托斯D.维塔拉纳S.A.伊斯罗
- 用于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在宿主中诱导针对肽或蛋白质活性物质的免疫耐受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含有活性物质的红细胞,所述活性物质选自:治疗性肽、多肽或蛋白质,肽、蛋白质自身抗原,诱导过敏反应的肽、多肽、或蛋白质,以及肽或蛋白质移植抗原。
- 扬·戈德弗兰爱丽丝·班斯
- 文献传递
- 新式免疫佐剂在过敏原特异性免疫耐受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7年
- 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是迄今从源头上治疗过敏性疾病的根本手段。通过阶段性增加特异性过敏原的使用量,而不断增强机体的免疫耐受。目前常规治疗方法包括皮下注射疗法及舌下含服法,此两种方法均需要通过特异性脱敏制剂而达到预期目标。免疫佐剂(immune adjuvant,IA)是一类可自然或人工合成的免疫增强剂,不仅能够增强脱敏制剂的疗效,同时也可降低脱敏制剂的使用量,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脱敏制剂的制备。本文重点阐述了当今新式免疫佐剂的种类、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上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脱敏制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及实践意义。
- 林川川宋志强罗娜
-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治疗免疫佐剂过敏性疾病
- 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新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机制破坏,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的免疫性损伤。目前,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仍是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其主要问题是缺乏免疫抑制的特异性,长期使用可抑制正常免疫效应细胞的功能,导致严重的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需要特异性的、低毒性和更加长效的治疗手段以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 郭轶先夏长青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耐受树突状细胞
- 用于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的组合物
- 本发明涉及在宿主中诱导针对肽或蛋白质活性物质的免疫耐受的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含含有活性物质的红细胞,所述活性物质选自:治疗性肽、多肽或蛋白质,肽、蛋白质自身抗原,诱导过敏反应的肽、多肽、或蛋白质,以及肽或蛋白质移植抗原。
- 扬·戈德弗兰爱丽丝·班斯
- 输注AdCTLA4-Ig转染的供体特异性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大鼠异体肢体移植特异性免疫耐受
- 目的探讨经尾静脉输注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分子胞外段与人工gG恒定区重组的融合蛋白(CTLA4-Ig)的重组腺病毒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大鼠同种异体肢体移植免疫耐受的可能性及其机理,为临床肢体移...
- 岳宪虎
- 关键词:肢体移植免疫耐受骨髓间质干细胞
- 文献传递
- 骨髓移植诱导临床心脏移植后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方案的探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 探讨骨髓移植诱导临床心脏移植后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的可行性.方法 采取供心的同时采用改良"灌流法"获取供者的骨髓350 ml,经过滤及离心处理后,加入细胞冷冻保护液共80ml,分装于低温冻存袋,经程序降温,置于-80℃冰箱中保存.在常规原位心脏移植术后40 d,取冻存骨髓快速复温,穿刺受者双侧髂后上嵴,立即行骨髓腔内骨髓细胞输注(IBM-BMT),共输注单核细胞1.2×107/kg,CD34+细胞2.38×105/kg.骨髓输注前3 d行预处理,包括应用氟达拉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全身淋巴结照射.骨髓移植后静脉应用他克莫司(Tac),维持血Tac浓度谷值在10~20μg/L;3周后改为口服Tac+吗替麦考酚酯(MMF);6周后改为环孢素A及MMF.分别于心脏移植后2、4、8和12周采集受者外周血,分别于术后4、8和12周采集受者的骨髓,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供者嵌合体.心脏移植后每周行心肌内心电图检查,每月行心肌活检1次.术后3个月,取受者及第三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结果心脏移植后1、2及3个月时受者的外周血及髂骨内骨髓细胞中供者来源的细胞比例分别为26.3%、19.1%、4.8%和46.3%、24.4%、7.6%.IBM-BMT后心肌内心电图监测显示心肌阻抗及R波波幅无明显变化.术后3个月行心内膜心肌活检,未见排斥反应征象.术后3个月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心脏舒张、收缩功能良好.MLR提示受者对供者特异性刺激呈现低反应性,而对第三者仍保持良好的免疫活性(P<0.01).结论 采取分期骨髓移植免疫耐受诱导方案可安全、有效地建立嵌合体,成功诱导心脏移植后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 郭可泉孟旭余元龙韩杰姜海明许晓军陆小军贾一新郑俊猛张海波李岩郑铁许春雷曾文王坚刚崔永强罗天戈王珺Ikehara Susumu
- 关键词:心脏移植骨髓移植灌流法免疫耐受嵌合体
- GM-CSF与TGF-β联合处理小鼠供体骨髓细胞诱导特异性免疫耐受
- 2010年
- 目的:观察用GM-CSF和TGF-β在体外处理供体骨髓细胞(BM)后,输给受体鼠,观察能否诱导受体鼠对供体鼠淋巴细胞的特异性耐受。方法:体外用GM-CSF与TGF-β联合处理供体BM细胞诱导非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并检测其成熟度。将BALB/c受体鼠随机分为3组,进行不同的预处理:(1)BM预免疫组:经尾静脉输入体外诱导的iDC,1×105细胞/只;(2)脾细胞预免疫组:经尾静脉输入C57BL/6供体鼠脾细胞,1×105/只;(3)阴性对照组:经尾静脉输入同体积的PBS。每组小鼠均需经过2次预免疫,每次间隔1周。第2次处理后1周,所有组的小鼠均接受相同剂量的C57BL/6来源的脾细胞腹腔注射,1×105/只。脾细胞攻击后3d,检测各组小鼠对C57BL/6小鼠脾细胞的同种异体反应水平,检测指标包括: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方法检测受体鼠淋巴细胞对供体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指数;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受体鼠血清中IFN-γ和IL-10水平、FCM检测脾脏CD4+CD25highTreg细胞含量、及NK细胞抑制性受体KLRG1的表达、采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NK细胞杀伤功能。结果:经GM-CSF和TGF-β体外处理的供体BM细胞能够抵抗脂多糖(LPS)促成熟的作用;与脾细胞预免疫组相比,经此BM细胞预处理的小鼠,再次遭遇供体小鼠淋巴细胞时,血清IL-10的含量降低(P<0.05)、脾脏中CD4+CD25highTreg细胞的比例明显升高、对C57BL/6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减弱(P<0.01);NK细胞杀伤率降低。结论:用GM-CSF与TGF-β联合处理供体小鼠BM细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诱导小鼠对供体小鼠脾细胞的免疫耐受,除Treg外,NK细胞可能也参与了诱导免疫耐受。
- 王海晨周晓勃薛武军
- 关键词:GM-CSFTGF-Β免疫耐受
相关作者
- 陈国安

- 作品数:112被引量:36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多发性骨髓瘤 树突状细胞 白血病 无血清培养 耐受性树突状细胞
- 石作为

- 作品数:23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同种异体肢体移植 骨髓细胞 免疫耐受 脊神经节 特异性免疫耐受
- 唐孝达

- 作品数:317被引量:1,584H指数:1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肾移植 膀胱肿瘤 膀胱癌 环孢素A 器官移植
- 徐志云

- 作品数:955被引量:2,700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治疗 体外循环 外科手术 心脏瓣膜 风湿性心脏病
- 胡进

- 作品数:5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特异性免疫耐受 拇指损伤 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 皮瓣修复 软组织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