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67篇“ 犯罪人员“的相关文章
- 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人员经济赔偿路径研究——-基于500份刑事判决书的实证分析
- 2025年
- 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的经济赔偿在司法实践中主要分为承担连带责任型、在违法所得范围内承担退赔责任型和鼓励主动退赔型3种路径。目前,由于立法空白和违法所得取证方面的制约,关联犯罪案件的处理存在罪责刑不相适应、追赃挽损工作被动和局限、退赔标准难以把握等问题。对此,应积极探索电信网络诈骗关联犯罪人员经济赔偿路径,采取先民后刑的方式处理电信网络诈骗上下游犯罪人员责任承担的问题,上下游犯罪人员应共同承担侵权责任,同时结合关联犯罪人员在共同侵权过程中所处环节、参与程度、违法所得取得的方式和数额,与被害人被电信网络诈骗遭受经济损失之间的作用力大小等因素进行衡量调整。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审判阶段均可以通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规制和处理,将关联犯罪人员的赔偿情节作为是否追究其刑事责任以及如何追究其刑事责任的重要考量。
- 武宁琪师伟陈凌婧
- 关键词:共同侵权刑事判决书审判阶段
-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性质非常恶劣的犯罪行为,其触碰了法律和伦理道德的底线,对受害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创伤,也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构成了威胁。面对性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我国的处理方式多聚焦于司法层面,只有当受害者主动报案...
- 黄曦瑶
- 关键词: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
- 基于假定评估与贝叶斯学习的潜在突发犯罪人员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假定评估与贝叶斯学习的潜在突发犯罪人员识别方法,具体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包括原问题重定义、设定关键假定、初始化贝叶斯学习模型中所需的似然概率和先验概率、贝叶斯学习模型构建和训练、后验概率大于设定阈值,将...
- 刘晶唐梓文王淳朱昶
- 涉毒犯罪人员冲动性特征及对再犯的预测作用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探讨涉毒犯罪人员的冲动性特点、变化特征,以及冲动性对再犯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横向和纵向研究设计,问卷与行为任务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UPPS-P、BIS-11量表测量犯罪人员的特质冲动,使用Go/No-Go、信息取样任务测量犯罪人员的状态冲动。施测人员共798名。结果(1)对吸毒史、贩毒无吸毒史、诈骗无吸毒史犯罪人员进行比较发现,三组的特质冲动和状态冲动多数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涉毒犯罪人员冲动性显著高于非涉毒犯罪人员;(2)文化程度、性别和婚姻情况等因素与冲动性相关(P<0.05);(3)特质冲动和状态冲动基本保持稳定(P>0.05);(4)积极紧迫性对再犯预测有显著作用(P<0.05)。结论涉毒犯罪人员的冲动性显著高于非涉毒犯罪人员,文化程度越高,冲动性越低。犯罪人员的特质冲动和状态冲动基本保持稳定。积极紧迫性对再犯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楼新娟倪宁李勇辉
- 关键词:再犯预测
- 犯罪人员个人信息保护的限度
- 司法文明的发展促进了司法程序与结果的全面公开,使得司法执法程序更加阳光透明。但随着司法公开的不断推进,当事人对于其个人信息权益的隐忧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刑事案件当中,为了保障公众知情权、社会监督权以及犯罪预防等公共利益的需...
- 何佳值
-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犯罪预防公共利益犯罪人员
- 女性暴力犯罪人员的自尊及相关因素分析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女性暴力犯罪的自尊水平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取Rosenberg自尊量表(RSES)、UPPS冲动性量表、激惹抑郁焦虑量表(IDA)、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米氏边缘型人格障碍检测表(MSI-BPD)对61名女性暴力犯罪人员(研究组)及年龄及受教育程度匹配的71名其他类型的女性服刑人员(对照组)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RS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UPPS总分、TAS总分、MSI-BPD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RSES得分与IDA总分、TAS总分及MSI-BPD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回归分析显示RSES对女性暴力犯罪有较好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 与其他类型犯罪相比,女性暴力犯罪人员表现出低自尊、高冲动性、高述情障碍、高边缘型人格障碍。女性暴力犯罪人员的自尊水平可以预测暴力犯罪。
- 朱朝光张国富曹晓颖杨丽梅
- 关键词:女性服刑人员暴力犯罪自尊
- 一种基于银行数据的经济犯罪人员身份标识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银行数据的经济犯罪人员身份标识方法,包括涉案时间区间匹配模块、资金出入统计模块、银行开户信息统计模块、话单统计分类匹配模块、行踪数据相似度匹配模块;通过上述模块对涉案人员、组织进行按人、按日期、按名称...
- 陈治盛王国俊王二东
- 我国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的适用与完善
- 2023年
- 性犯罪人员信息登记与公开制度是英美等国家为预防性侵犯罪而建立的制度。自2016年起,我国浙江省慈溪市、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以及上海市闵行区等地先后启动对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的试点探索。从各地试点运行情况看,该制度设计尚存不足,导致实践中面临一系列困境。对此,应当在肯定该制度现实价值及地方试点探索意义的基础上,贯彻分级管理理念,从完善登记规则、统一评估标准、构建多层次信息公开方式以及设立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共同发力,逐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实现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与保护性犯罪人权利间的价值平衡。
- 杨佩培
- 关键词:信息公开制度
-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不仅给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带来深深的伤害,还会引起社会恐慌。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于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整治力度,但此类犯罪的犯罪率以及再犯率依旧居高不下。实践表明,现有的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措施已经不能满...
- 黄振东
- 关键词:信息公开风险评估
- 争议声中匍匐前进:“梅根法案”的中国化——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之建构
- 2023年
- 浙江省慈溪市出台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实施办法》是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在中国的首度试水,被誉为中国版“梅根法案”,因其内含儿童利益与罪犯利益的对立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从法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这四个角度来看,中国建立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具有正当性。在制度的初创期,相对于激进的全公开模式,中国选择借鉴保守的有限公开模式更可取。由此,可以从信息采集、信息公开、配套制度三个方面设计中国版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信息公开制度,循序渐进地推进该制度的中国化进程。
- 黄明儒黄丽颖
- 关键词:儿童利益
相关作者
- 杨彤

- 作品数:8被引量:233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康宁医院
- 研究主题:人格特征 违法犯罪人员 发生率 颅脑损伤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 胡赤怡

- 作品数:110被引量:1,070H指数:20
- 供职机构: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
- 研究主题:惊恐障碍 防御方式 述情障碍 焦虑 心理健康
- 司双双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
- 研究主题:犯罪人员 未成年 帮教工作 帮教 伦理准则
- 潘伯华

- 作品数:7被引量:35H指数:2
- 供职机构:怀化市人民检察院
- 研究主题:转化型抢劫 抢劫犯罪 徇私枉法罪 私放在押人员罪 不法侵害
- 周俭

-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武汉市公安局
- 研究主题:指纹自动识别系统 现场指纹 违法犯罪人员 指纹自动识别 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