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6篇“ 犯罪构成论“的相关文章
犯罪构成
曾宪信
犯罪构成
樊凤林
关键词: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的司法逻辑化探究被引量:1
2023年
科学的犯罪构成是体现定罪的实践性、反映基本定罪过程、建构《刑法》中“犯罪和刑事责任”一节统一性的犯罪构成。对于定罪实践司法性质的正确把握,是科学建构犯罪构成的先决条件。对于基本定罪过程要区分违法与罪责,肯定主观违法而否定客观违法,坚持五个维度的“辩证统一”。据此,犯罪构成应由行为阶层、构成要件阶层、可罚的违法阶层、罪责阶层依次衔接组成。这样的犯罪构成是违法与罪责相区分、控方与辩方均在场、判断过程与判断结相统一的定罪模式。
刘远
关键词:犯罪构成罪责辩方
犯罪构成在身份犯共犯问题中的考察
2022年
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主要包括了前提性的类型划分问题,以及核心性的身份犯共犯定性问题。不同的犯罪构成对于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有不同的理立场和倾向。阶层的犯罪体系强调违法与责任的分离,注重对共同犯罪中“典型形象”——正犯的认定,对于身份犯共同犯罪内部的关系以客观行为上存在共同为基础,基于违法连带,责任个别的原理进行分别判断,四要件的犯罪构成对于身份犯共同犯罪的解决则侧重于实质化、整体化的思维路径展开。经过对比考察,可以发现我国四要件犯罪构成在身份犯共同犯罪问题的解决上,更具实践合理性。
陈梅
犯罪构成体系比较研究
本书通过对以德日为代表的大陆法系阶层递进式犯罪成立条件体系、以英美为代表的英美法系双层次控辩式犯罪成立条件体系以及我国传统四要件犯罪构成进行对比分析,综合研究上述三大犯罪成立条件体系的相关理,剖析三大犯罪成立条件体...
赵秉志作
美国犯罪构成的基本问题被引量:2
2018年
美国犯罪构成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即殖民地时期、美国独立以后到20世纪初以及20世纪初至今。美国主流的犯罪构成犯罪构成的两个层次的要件称为犯罪要件和抗辩事由。从功能的角度看,犯罪行为和犯罪心态属于肯定犯罪成立的要件,而辩护事由则属于否定犯罪成立的要件。尽管将辩护事由区分为正当化事由和宽恕事由并未得到在美国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模范刑法典》起草者的认可,但由此并不能否定这种区分的重大理和实践价值。美国通行的犯罪构成与其刑事立法具有高度的吻合性,与其对抗制诉讼模式具有对应性,其中的犯罪要件与抗辩事由在功能上具有正反结合性。从实用性的角度看,美国通行的犯罪构成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
王志祥
关键词:美国刑法犯罪构成犯罪要件抗辩事由诉讼模式
犯罪构成体系的逻辑构造被引量:4
2014年
学界有关犯罪构成体系的学派之争主要表现为平面体系与阶层体系之争。犯罪构成要件的判断次序不代表犯罪构成体系的逻辑性,不影响评价结果。根据逻辑推演模式不同,犯罪构成体系分为分解式犯罪构成体系与合成式犯罪构成体系。前者在逻辑推演上表现为由总到分,犯罪是支命题。后者在逻辑推演上表现为由分到总,犯罪是联言命题。德日等国与我国通行的犯罪构成体系分别属于分解式犯罪构成体系与合成式犯罪构成体系。不同的犯罪构成体系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分解式犯罪构成体系的基本逻辑构造是,通过对犯罪观念形象分别进行事实限制与价值"褪色",推演犯罪成立;合成式犯罪构成体系的基本逻辑构造是,通过对行为分别进行事实概括与价值"着色",推演犯罪成立。
彭文华
关键词: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体系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2014年
以往的犯罪构成体系研究,是一种脱离犯罪构成体系与刑法学其他重要范畴的关系而进行的"孤立性"研究。无是从刑法立法,还是从刑法理,犯罪构成体系与犯罪概念的关系都可得到考察和揭示。照应其与犯罪概念的关系使得犯罪构成体系研究也是一种"关系式研究",而这对犯罪构成体系本身和刑法学犯罪以及司法定罪的刑事实践都将颇有裨益。
马荣春王超强
关键词:犯罪概念
犯罪构成体系与刑法典的关系
2014年
以往的犯罪构成体系研究,是一种脱离犯罪构成体系与刑法学其他重要范畴的关系而进行的“孤立性”研究。犯罪构成体系研究应是照应在其与刑法典的关系中进行。犯罪构成体系是刑法典相关内容的理“整合”,刑法典相关内容是犯罪构成体系的实践“素材”。犯罪构成体系并非完全被动地决定于刑法典,而是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刑法典,且能够集中体现刑法典的基本立场。犯罪构成体系是一个将实体性与方法性、实践性与理性融为一体的犯罪成立体系。犯罪构成体系的建构不能无视刑法典的存在及其内容而“数典忘祖”。照应其与刑法典的关系使得犯罪构成体系研究也是一种“关系式研究”。
马荣春
关键词:刑法典基本立场
故意在大陆法系犯罪构成体系中的地位被引量:1
2014年
在大陆法系犯罪构成中,麦耶的三阶层(又称三要件)犯罪构成体系影响最为深远,是一个较为科学和完善的理体系。故以麦耶体系为框架,探讨故意的地位,实则是探讨故意在构成要件符合性、违法性和有责性要件中的地位。然而,故意的地位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学者们的观点也莫衷一是,所以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梳理。以三要件之间的特殊关系为视角,可以得出故意不仅属于责任要素,也属于构成要件要素和主观违法性要素的结。但是,故意在三要件中的内涵存有差异。
张亚平郑永川
关键词:故意犯罪构成论构成要件

相关作者

彭文华
作品数:74被引量:535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
研究主题:犯罪构成 犯罪论体系 量刑 犯罪 刑法规范
马荣春
作品数:221被引量:665H指数:13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社会危害性 刑法学 人身危险性 公众认同
刘远
作品数:103被引量:750H指数:15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司法逻辑 刑法 犯罪构成 司法 刑事政策
陈小梅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承继 不法原因给付 犯罪构成论 犯罪构成 关系论
赵微
作品数:43被引量:174H指数:8
供职机构: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刑法 刑事责任 司法解释 刑事犯罪 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