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89篇“ 献血员“的相关文章
综合护理干预对献血员舒适度与安全性分析
2024年
分析综合护理对于静脉采血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入2022年4月-2023年4月间体采科收入的献血员138例。随机数字表分组,综合组69例,实行综合护理;参考组69例,实行常规护理。对比护理舒适度评分、护理安全性、心理状态评分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采血前,两组的护理舒适度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采血后,综合组的护理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参考组(P<0.05)。综合组的护理安全性高于参考组(P<0.05)。采血前,两组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采血后,综合组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参考组(P<0.05)。综合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可提升献血员的护理舒适度以及护理安全性,且能纠正采血献血员的负面心理,提升护理质量。
陈静静
关键词:综合护理静脉采血安全性护理质量
保山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员铁蛋白水平调查
2024年
目的 调查本地单采血小板献血员的血清铁蛋白水平,关爱献血员健康,提供更好的献血服务。方法 对保山地区近两年424例单采血小板献血员进行铁蛋白检测,按献血频次、性别、年龄分析血小板单采对铁蛋白的影响情况。结果 424例样本中铁蛋白低值率为:12.3%。其中男性:13.1%,女性:9.1%,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49岁年龄组和>50岁年龄组铁蛋白低值率高于18~24岁年龄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采血小板献血员铁蛋白低值率随年龄和献血频次增加呈上升趋势。结论 男性年内多次单采血小板献血人群中低铁蛋白率增高明显,应引起采供血机构和献血员重视。
朱碧姝杨婧涓李家丛朱荣华黄苏金
关键词:血小板单采铁蛋白
兰州地区献血员Rh血型抗原及RhCE基因分布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调查兰州地区献血员Rh血型的分布情况,与中国其他地区进行对比。方法:随机抽取兰州地区献血员RhD阳性的血液样本4034例,用Rh血型卡进行Rh分型,计算每种表现型、基因型的出现频率。结果:兰州地区献血员的Rh血型的分布为:CCee>CcEe>Ccee>ccEE>ccEe>ccee>CCEe>CcEE>CCEE,概率分别为:41.42%、35.45%、9.69%、7.83%、4.21%、0.55%、0.50%、0.30%、0.05%。抗原频率C>c,E>e,且B型与A型、O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E、e抗原比例分别为87.43%、58.03%、46.13%、91.84%,RhC、Rhc、RhE、Rhe基因频率为64.69%、35.31%、28.26%、71.74%,且B型与A型、O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体RhCe/RhcE出现的概率较大(大于50%)。结论:CCee血型为最常见的,其次是CcEe,Rh抗原中C>c、e>E,且不同血型之间存在差异性,在临床输血中应当引起重视。
丁佳栋张晓萍王媛杨楠张丽娟王艺媛张晓晶黄晓燕赵小丽
关键词:RH血型表现型基因频率
2017-2019年大连地区献血员HIV合并TP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大连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合并TP感染的大致情况,为进一步制定更加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保障临床用血的安全性。方法对2017-2019年献血员中的HIV与TP合并感染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国产和进口试剂用ELISA方法对标本平行检测,单试剂初筛阳性的标本第2天进行4孔复检(2孔血样管,2孔血辫),双试剂阳性的标本第2天进行2孔复检(2孔血辫),仍反应性的标本判定为不合格,HIV反应性的标本送大连市疾控中心确认。结果2017-2019总献血人数262450,HIV反应性标本658例,占0.25%(658/262450),TP反应性标本1370例,占0.52%(1370/262450),HIV合并TP标本8例,占0.40%(8/2020);团体献血人数逐年增加,团体献血人数所占比率逐年上升;HIV不合格标本数,TP不合格标本数,HIV合并TP不合格标本数逐年下降;送大连市疾控中心用WB法最终确认,3年里HIV阳性合并TP感染8例,年龄范围为18~40岁,均为男性,并有2名在校大学生。结论大连地区HIV合并TP感染的情况存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必要进一步加强献血者征询,防控和宣传工作。
吕凤阳王新梅
关键词:ELISATPHIV
中国连云港地区无偿献血员ABO血型分布及ABO亚型分子遗传学分析
目的:分析江苏省连云港地区无偿献血人群ABO血型表型及其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分布特征,并验证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方法在鉴定血型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而研究该地区ABO亚型的多态性并揭示其分子遗传特征,以期...
吴新明
关键词:无偿献血血型分布PCR-SSP
文献传递
发光免疫标记技术用于献血员样本筛查的初步研究
目的 通过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相比较,探讨发光免疫标记技术用于献血员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酶免试剂、发光试剂筛查血清盘样本HBsAg、HCV抗体、HIV抗体和TP抗体,并对反应性样本进行确证实验。结果 分...
赵磊许婷婷陈邦锐李瑜李晓燕王旭颖张丽洁
献血员发生献血反应的观察及护理配合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研究献血员发生献血反应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本中心血站自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采集的88例献血进行平均分组,每组包括44例,将实行常规护理献血作为参照组,将实行综合护理献血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献血经不同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献血反应情况、SAS评分。结果实验组献血献血反应发生率2.27%低于参照组的15.91%,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参照组的81.81%,SAS评分(32.21±5.47)分低于参照组的(45.54±4.58)分,组间差异对比显著且P<0.05,统计学存在分析意义。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献血献血中效果显著,可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值得借鉴应用。
许艳
关键词:献血员献血反应综合护理
献血员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致配血不合1例病例讨论
2018年
对1例献血者血样漏检免疫球蛋白M(Ig M)不规则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进行讨论分析。对供患血液采用微柱凝胶法和盐水介质法做交叉配血实验及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患者与献血者的血型用ABO/Rh血型凝胶卡初检,盐水法复检,结果均为B型Rh阳性。微柱凝胶法的交叉配血实验主、次测均无溶血无凝集;盐水介质交叉配血实验主侧无溶血无凝集、次侧无溶血有2+强度凝集;患者自身对照均为无溶血无凝集。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患者和献血者直抗均为阴性。患者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微柱凝胶卡法和盐水介质法均为阴性;献血者血浆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微柱凝胶卡法为阴性、盐水介质法1号及2号抗筛试剂为阴性,3号抗筛试剂为2+强度凝集。根据该次抗筛试剂批号反应格局,推断出该献血员血浆内含MNS血型系统(MNSs)抗体。为保证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减少或杜绝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建议交叉配血前常规性增加2种以上方法检测献血员血浆不规则抗体,以保障临床患者尤其多次输血患者的输血安全。
高守霞
关键词:交叉配血不合输血安全
献血员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及不规则抗体阳性引起交叉配血不合的分析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探讨献血员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及不规则抗体阳性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影响。方法对排除受血者原因以外9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献血员血标本,采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进行DAT和不规则抗体筛选,对DAT及抗体筛选阳性的血标本再采用单特异性抗人球蛋白试剂和谱细胞进行免疫球蛋白分型及不规则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在9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献血员血标本中检出DAT阳性4例,其中多特异性抗体和IgG同时阳性3例,多特异性抗体和C3d同时阳性1例;不规则抗体阳性5例,其中抗E抗体3例,抗M抗体2例。结论献血员DAT及不规则抗体阳性可引起交叉配血不合或输血不良反应,对其进行检测既可方便再次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又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徐宁张勇萍杨世明王琛江涛穆士杰崔颖
关键词:献血员血型不规则抗体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配血不合
献血员A_1B亚型血型鉴定及分析1例被引量:2
2018年
ABO血型系统是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性抗原A和B来划分的血液类型系统,ABO血型的鉴定即是指ABH血型抗原的检测。ABO血型亚型的正确鉴定与临床输血安全密切相关,ABO血型亚型指属同一ABO血型抗原,但抗原结构和性能或抗原位点数有一定差异,主要是以正反定型不一致及抗原性弱为主要特征的多种亚型表型[1-3]。近期,笔者在血型检测工作中发现1例献血员ABO正反定型不合的情况,经进一步对其进行血型血清学实验鉴定,确定为1例A 1B亚型,现报道如下。
国杰张婷
关键词:ABO血型B亚型

相关作者

胡兆平
作品数:54被引量:116H指数:5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献血员 输血 庚型肝炎病毒 紫癜 丙型肝炎病毒
叶冬青
作品数:687被引量:4,245H指数:27
供职机构:商丘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系统性红斑狼疮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公共卫生
李方和
作品数:114被引量:181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单克隆抗体 丙型肝炎病毒 ELISA 乙型肝炎病毒 献血员
黄芬
作品数:169被引量:1,231H指数:18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研究主题:影响因素 流行病学 发病率 农村老年人 艾滋病
张献清
作品数:279被引量:768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研究主题:输血 Γ射线 Γ射线辐照 红细胞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