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3篇“ 环咽肌“的相关文章
呼吸功能训练联合球囊扩张术对卒中后失弛缓症的康复治疗效果
2025年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训练联合球囊扩张术对脑卒中后失弛缓症(CPA)病人吞功能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CPA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球囊扩张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经口摄食评估分级(FOIS),舌骨下群表面电的平均电值(AEMG)、均方根(RMS),以及电视荧光吞造影检查(VFSS)的吞障碍程度和呼吸功能指标最大呼气压力(MEP)、FVC、最大吸气压力(MIP)的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FOIS、AEMG、RMS、VFSS吞障碍分级、FVC、MIP、MEP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呼吸功能训练联合球囊扩张术可以更显著地改善CPA病人的吞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梁秀言罗丁元房国昌于同阴涛
关键词:呼吸功能训练环咽肌失弛缓症球囊扩张康复治疗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失弛缓症的效果
2025年
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在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失弛缓症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采集安阳市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经球囊扩张术治疗的39例脑卒中术后神经源性失弛缓症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采集同期医院经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治疗的39例脑卒中术后神经源性失弛缓症患者资料,纳入观察组。全部患者完成治疗与随访,一般资料、治疗资料、结果资料保存完整。查阅资料,记录患者手术情况;患者于治疗前、治疗6周接受视频透视吞检查(VFSS),以评估其吞功能;同时各时点接受洼田饮水试验,评价吞功能等级,各项评估与检查结果数据保存完整。结果观察组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两组VFSS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吞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球囊扩张术的实施,更利于促进脑卒中后神经源性失弛缓症患者吞功能恢复,患者拔管时间与住院时间缩短,治疗效果更好。
徐静马登飞张金凤
关键词:脑卒中球囊扩张术吞咽功能
针刺配合球囊扩张术在失弛证所致吞障碍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5年
分析在治疗由于失弛证所致吞障碍的过程当中,给予患者针刺配合球囊扩张术对于患者康复的意义和作用。方法 选择在2022年全年的时间当中,挑选出由于失弛证导致的吞障碍患者进行研究,数量为70例。把这些患者平均分成两个小组,一组患者仅以球囊扩张术进行治疗,另外一组则额外添加了针刺治疗的配合。对比两个小组的治疗情况和预后效果。结果 针刺球囊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球囊组,治疗后患者吞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高于球囊组,Rosenbek渗透-误吸量表(PAS)评分低于球囊组,总有效率高于球囊组,P<0.05。结论 球囊扩张术联合针刺对于失弛证所致吞障碍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吞功能情况,且可减轻误吸,改善生活质量状况,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组合。
张丽君李学文
关键词:针刺球囊扩张术临床疗效
逆行性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和内镜下A型肉毒素治疗
2025年
目的探讨逆行性功能障碍(RCPD)的临床特点,以及肉毒素注射术治疗RCP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24年2至1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喉头颈外科的网上调查和门诊收治的22例RCPD患者[男15例,女7例,年龄14~34(25.0±5.2)岁],对其一般情况、临床表现、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和相关检查进行总结和分析。对7例接受肉毒素注射术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2例患者均自幼出现打嗝困难的症状,其次症状为颈部胸部咕噜声、腹胀、呕吐困难、恶心、颈部压迫感及喉部异物感等。所有症状中打嗝困难最为严重(症状严重程度评分4.8分)。7例患者接受全身麻醉支撑喉镜下肉毒素注射术,术后6.0 d出现打嗝。中位随访5个月,患者打嗝困难的症状均完全缓解。7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声嘶、饮水呛咳和呼吸困难等并发症,1例出现喉反流和6例出现吞困难,分别于术后1周和术后24.8 d完全缓解。结论RCPD以不能打嗝为主要症状,肉毒素注射术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法。
侯思源李进让王嘉森鞠骏
一种的压力耦合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的压力耦合测试系统,包括:由患者口腔插入食道中的导管,与导管外端连接的信号采集处理器,以及与信号采集处理器电连接的主机。本发明还提供的压力耦合测试方法,采用上述压力耦合测试系统...
吴淼王彤
球囊扩张术联合全息按摩治疗失弛缓症的效果分析
2024年
目的将球囊扩张术联合全息按摩治疗失弛缓症(CPA)患者,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62例CP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31例行球囊扩张术,观察组31例在球囊扩张术联合全息按摩,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电视荧光吞造影检查(VFSS)评分、中文版吞障碍生活质量量表(EDQoL)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较对照组80.65%高(P<0.05);两组治疗前VFS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期、喉期、食管期VFSS评分均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EDQoL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EDQoL评分更低(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联合全息按摩在失弛缓症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较高,可获得理想临床疗效,还可改善患者吞功能及生活质量。
汪捷敏余贡献
关键词:球囊扩张术环咽肌失弛缓症
球囊扩张术结合摄食训练对失弛缓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术结合摄食训练对失弛缓症(CP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5月佛山市第五人民医院CPD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吞训练,对照组实施摄食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球囊扩张术。治疗6周后评估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6周后进行X线片透视下吞造影检查(VFSS),评估开放情况及侧壁活动度。治疗6周后统计两组进食水及误吸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11%相比,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8.89%更高(P<0.05)。治疗6周后两组VFSS吞功能评分、侧壁活动度高于治疗前,部通过时间短于治疗前,试验组变化幅度更大(P<0.05)。治疗6周后,试验组开放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可进水、可进流食、可进糊状物、可进固体食物比例高于对照组,误吸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球囊扩张术结合摄食训练治疗CPD效果显著,有助于增强侧壁活动度,促进开放,减轻患者吞障碍,改善患者进水食情况,降低误吸风险。
杨娇
关键词:球囊扩张术摄食训练环咽肌失弛缓症
超声联合球囊引导下注射肉毒毒素治疗失弛缓症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超声联合球囊引导下向食道上括约注射肉毒毒素治疗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例失弛缓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超声联合球囊引导下向食道上括约注射肉毒毒素,共注射1次。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时对2组患者进行吞造影检查(VFSS)和软式喉内窥镜吞功能检查(FEES);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24周时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估患者进食功能,采用渗漏误吸量表(PAS)评估患者渗漏、误吸程度,采用纤维内窥镜吞困难严重程度量表(FEDSS)、Murray分泌物潴留量表(MSS)评估患者口分泌物残留及清除情况。结果干预期间对照组无患者脱落,观察组有1例患者失访。治疗后2周时发现2组患者PAS、FEDSS及M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此时观察组PAS、FEDSS及MSS评分[分别为3(2,5)分,3(2,5)分和2(1,2)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2周、4周及24周时2组患者FO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上述时间点观察组FOIS评分[分别为3(2,4)分,4(2,6)分和6(3,7)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超声联合球囊引导下向食道上括约注射肉毒毒素能有效改善失弛缓症患者的吞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好、远期疗效显著,该注射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朱禹郦李一张琼帅李和平曾泓辑曾静朱德军马学云曾西王留根
关键词:吞咽障碍环咽肌失弛缓症肉毒毒素超声
透刺吞针法联合冰水球囊扩张术治疗失弛缓症的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观察透刺吞针法联合冰水球囊扩张术治疗脑干梗死后失弛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5例脑干梗死后失弛缓患者分为透刺组、球囊扩张组和联合组, 每组15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吞训练, 透刺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透刺吞针法治疗, 球囊扩张组则辅以冰水球囊扩张术干预, 联合组于冰水球囊扩张术结束0.5 h后继续辅以透刺吞针法治疗, 3组患者治疗终点均为恢复自主经口进食或治疗满3周。于治疗前、治疗终点时分别采用视频吞造影检查(VFSS)、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渗透-误吸量表(PAS)评估3组患者吞功能, 并比较3组患者的胃管成功拔除率、胃管留置时间及正常开放率。结果治疗终点时3组患者VFSS、FOIS、P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 并且联合组VFSS、FOIS及PAS评分[分别为(7.80±1.26)分、(5.26±0.88)分和(2.26±0.88)分]、胃管成功拔除率(70.0%)、正常开放率(73.3%)、胃管留置时长[(28.10±5.56)d]均显著优于透刺组及球囊扩张组水平(P<0.05)。结论透刺吞针法联合冰水球囊扩张术可有效改善脑干梗死后失弛缓患者的吞功能, 提高胃管拔除率及开放率, 缩短胃管留置时间, 该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慧灵高静申昕兰晓燕兰晓燕
关键词:环咽肌失弛缓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弛缓致吞功能障碍的价值
2024年
评估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中风后萎缩引起的吞障碍的效果。方法 本研究将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在我们的机构进行。我们计划招募100名中风患者,他们因为萎缩而面临吞困难。为了确保结果的客观性,我们将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参与者分配到两个组别: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个组别包含50名患者。结果 试验组在采用rTMS治疗后,其吞功能评分、血清神经因子水平、表面电图指标、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考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失弛缓致吞功能障碍患者吞功能,减轻对神经功能的损害,并改善表面电图指标及舌骨喉复合体动度,从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辛辉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脑卒中环咽肌失弛缓吞咽功能障碍

相关作者

窦祖林
作品数:377被引量:2,922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患者 脑卒中 吞咽 脑卒中患者
万桂芳
作品数:139被引量:1,212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吞咽障碍 吞咽障碍患者 球囊扩张术 康复 康复治疗
丘卫红
作品数:137被引量:1,536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吞咽障碍 脑卒中 康复 脑卒中患者 脑卒中后
兰月
作品数:130被引量:1,205H指数:23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吞咽障碍 脑卒中患者 球囊扩张术 吞咽障碍患者
吴毅
作品数:669被引量:6,757H指数:42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研究主题:脑卒中 康复治疗 脑卒中患者 糖尿病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