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35304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相关文章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本书各章均由我国大陆和港台知名大学的教授撰写,全面介绍了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当前引人关注的环境问题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处理新技术;污染水体和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技术;危险化学品生态毒理;微生物分子生态...
- 赵庆祥主编
- 关键词: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国际化视域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
- 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当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手段未与时俱进、信息化教学工具应用较少、学生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足,研究性学习没有完全引入课堂、学生专业英语输出能力不足等问题,以知识...
- 魏婷郭军康高俊玲
-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实况分析——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 2024年
- 专业思政是“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重要一环,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高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指明了方向,而课程思政是专业思政的“骨骼”所在,其建设效果直接决定专业思政的实施成效。立足专业思政研究匮乏、进路不清等问题,利用扎根理论方法分析了中国科学院大学59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案,提出了多样化素材收集、跨学科融合、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教学方式灵活运用、学生主体参与等策略,构建出一套既符合学科特点又体现思政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为深化高校研究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课程的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依据。
- 张贞莹王向阳龙宏菲杜晓楠
-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扎根理论
- 水环境中新污染物低碳高效治理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熊炜平副教授团队
- 2024年
-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湿地沉积物是水沙多相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大量新污染物被排入湿地水环境中。新污染物在湿地中逐渐沉积、富集,使得湿地沉积物成为新污染物的最终归宿地和储存库。在气候和水文的变化条件下。
- 刘凡汎
-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湿地沉积物地球之肾湿地水环境
- 研究生“工程伦理”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 2024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输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将工程伦理与课程思政相融合有利于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的环境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研究生科技报国的使命感。为了增强“工程伦理”课程思政的感染力和研究生的学习热情,突出国内本土案例,结合学科研究进展,将工程伦理、课程思政和专业理论知识深度融合,以期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思政提供参考。
- 曹梦华邱国红侯静涛
- 关键词:工程伦理环境科学与工程
- 民族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培养的思考
- 2024年
- 培养优秀人才到民族地区治理污染、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民族院校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培养方面理应承担的责任。如何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如何克服相关学科支撑不足和硬件条件差等是民族院校做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面对的重要问题,课程体系与本科课程衔接、课程体系层次设计、培养过程考核与引导、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应用等都影响硕士生培养的质量。文章结合实践经验和现有条件,初步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考,既要优化课程体系和考核引导方式,还要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实践,加强课程思政建设,抓住全面改善培养质量的契机。
- 陈坦金军
-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民族院校学术型硕士过程性考核
- “双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 2024年
- 以调研和分析为基础,找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再以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为例,探索和思考“双一流”教育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从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创新、师资队伍保障、学术氛围营造等方面构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以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地方高校专业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借鉴和示范。
- 张亚楠符明明白少元朱宗强
- 关键词:创新型研究生
- “互联网”背景下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改革实践探索
- 2024年
- 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全球性需求。不仅创新性科研前沿论文、科技知识以英文撰写居多,同时国外合作沟通也以英文沟通居多。因此,如何提升学生的专业英语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满足社会对国际化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工程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深入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英语课程特色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项目团队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将成果导向教育(OBE)教学理念与“雨课堂”的教育手段相结合,并重新构造了课程教学环节,同时推出了多元化的考核系统,全面实现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 徐爽党秀丽郭磊
- 关键词:专业英语环境科学课程改革
- ChatGPT在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 2024年
- 本研究针对基于GPT-4架构的智能语言模型ChatGPT在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分析当前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的现状,以及传统教学方法在资源、方法和效果上的局限性,探讨ChatGPT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通过实践案例分析验证了ChatGPT在高校教学中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ChatGPT在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并为教学资源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应关注潜在的风险和挑战,确保其在教育领域的长期稳定应用,在未来,ChatGPT将在教学场景中表现出更强的智能化、个性化和互动性,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 陈勉为尚江伟艾达娜·赛日克冯丹
-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途径——基于江西省第二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
- 2024年
- 文章基于江西省第二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工作,首先阐述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综合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途径,包括坚持立德树人,提高思政工作质量;专注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办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具有行业经历和国际化背景教师比例;等等。
- 舒陈华刘林海罗丹叶青陈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