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3篇“ 环流结构“的相关文章
- 不同来流条件下急弯段环流结构演化过程研究
- 2025年
- 弯道环流是弯道水流运动的典型特征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弯道环流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由水流经过弯道时受到的径向压差力差而引起,流速较大;第二类主要由紊流各向异性引起,尽管流速很小,但其与弯道岸坡冲刷过程密切相关。然而当前成果较少关注第二类弯道环流发展演化过程。因此,该文采用弯道水槽试验与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的高精度三维流速数据,研究弯道环流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动力特性,特别是第二类弯道环流的发展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雷诺数的急弯水流,由于紊动各向异性特征明显,弯道水流常会出现多个环流;对于纵向流速,当水流流经弯顶断面后,纵向流速沿垂向的分布已经明显偏离对数流速分布;当水流经过弯顶断面后,纵向流速沿着垂线存在着显著的均匀化趋势;当弗劳德数较大时,大尺寸涡体在不断分解中,使得原来的各向异性影响越来越小,凹岸附近的小尺寸环流趋近于各向同性状态,造成凹岸小环流逐渐微弱并最后消失;急弯段中环流与纵向水流互馈作用十分显著,弯道环流将对断面内的动量进行重分配,携带某些高速流体到断面内的其他区域,因此,在出现弯道环流的区域其纵向流速也一般比较小。
- 胡呈维余明辉渠庚
- 关键词:弯道环流水槽试验数值模拟
- 青藏高原东北坡强降水时空演变特征与立体环流结构研究
- 青藏高原东北坡(Northeastern Slope of the Tibetan Plateau,NSTP)地区降水特征复杂多样,并且有可能影响到下游地区。深入理解青藏高原东北坡降水的时空演变特征,不仅能深化对当地降水...
- 李泽雯
- 泰国湾环流结构及其与南海南部水体交换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 泰国湾(GoT,Gulf of Thailand)是一个三面环陆的半封闭海湾,其以马来西亚的哥打峇鲁和越南的金茂角之间的连线为界与南海南部(SSCS,Southern South China Sea)相连。近年来,随着G...
- 吴友婷
- 关键词:水交换
- 诱发哈萨克斯坦夏季强降水的环流结构特征
- 2024年
- 采用FNL1°×1°和CPC0.5°×0.5°再分析资料,通过对比分析夏季哈萨克斯坦不同区域的3次强降水过程的环流特征,揭示了诱发强降水的环流结构。结果表明:哈萨克斯坦各区域出现强降水时,西部和东部的强降水中心位于高空急流带入口区右侧,北部位于出口区左侧,辐散抽吸作用有利于上升运动发展;强降水的影响系统主要为500 hPa低涡,强降水中心位于低涡槽线前部西南气流带上,中层温度平流对强降水发生有促进作用,西部和北部强降水中心位于低层冷平流大值区,东部则位于东北冷平流南侧的气旋性辐合区;除哈萨克斯坦东部强降水受地形影响地面系统尺度较小外,西部和北部强降水时地面有明显的冷锋,并存在气旋性的辐合切变,冷暖汇合形成的辐合线是强降水的主要中尺度触发系统;哈萨克斯坦强降水的水汽源地主要为地中海、黑海、波斯湾和北冰洋,经长途输送在强降水区形成强的水汽辐合,辐合值>40×10^(-6) g·cm^(-1)·s^(-1)。
- 李如琦李桉孛王江周雅蔓魏娟娟
- 关键词:强降水环流特征水汽输送
- 产生青海“22·8”极端强降水的三维环流结构分析被引量:2
- 2024年
- 利用探空资料、台站逐时观测资料和ERA5逐时再分析资料,以包含对流层高层气温特征的三维环流结构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2022年8月17—18日引发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山洪灾害的短时极端强降水的精细化特征。结果表明,强降水发生前,中国西北地区上空300 hPa存在明显暖异常,随着时间推移暖异常略向东南方向移动且强度逐渐增强,并在降水峰值时刻达到最强。在静力平衡的调控作用下,对流层高层暖异常上层出现位势高度正异常,下层出现位势高度负异常。与这种配置相对应,对流层高层出现反气旋式环流异常,为高层辐散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暖异常移动增强,高空西风急流异常向东南移动增强。另外,对流层中、低层出现气旋式切变,低层偏东气流转变为气旋前部偏南气流,为降水地区低层暖湿条件增强、大气不稳定度增大创造了有利条件。这种三维环流结构不仅为强降水形成提供了有利的高、低层环流条件与水汽条件,还为不稳定能量的积蓄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大通县西北高、东南低的喇叭口地形影响下,低层偏南气流携带的丰富水汽在此处聚集,配合较强的不稳定能量,共同促成了此次短时极端强降水过程。
- 李泽雯孙溦宇如聪
-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
- 用于模拟电动总成电磁兼容测试中的电磁环流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模拟电动总成电磁兼容测试中的电磁环流结构,在被试总成本体的两端分别设置车载半轴,车载半轴通过对接法兰盘可拆卸连接输出轴,输出轴转动安装在输出轴承座的转动腔内,且输出轴与输入轴承座包括的输出轴端通过绝缘联轴...
- 陈春水张余斌布图格奇
- 人类活动对珠江伶仃洋余环流结构的影响研究:以洪季小潮为例
- 2023年
- 近20 a来,受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珠江伶仃洋滩槽已发生远超自然过程的异变,其河口动力结构必然发生响应,影响物质输运过程。本研究利用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探讨了伶仃洋河口小潮期余环流结构的变化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近20 a来伶仃洋底层余流强度提高,沿深槽上溯时向中滩偏转,易引起泥沙汇聚于此。中滩存在表层向西,底层向东的横向余环流结构,主要由非线性对流项和科氏力项驱动。中滩大规模采砂后引起对流项变化,造成余环流结构东移,表、底层余流增强,可加快表底层物质交换。西槽内存在表层向海、底层向陆的纵向余环流结构,主要由正压和斜压梯度力驱动。受浚深影响,向陆斜压梯度力和非线性对流项均增强,引起表层余流减小22%,而底层增大24%,这将削弱小潮期西槽内水体交换能力,即减慢物质输出,易造成西槽淤积、水环境恶化等影响。研究成果对研究人类活动干扰下的河口余环流结构及物质输运响应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 梅金亚陈永平陈永平苏敏刘培姚鹏
- 边界层参数化对海南岛山地环流结构和湍流特征模拟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本文基于WRF-ARW(V4.0)中尺度数值模式,选用耦合同一近地层参数化方案(Eta)的五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MYJ、MYNN2、MYNN3、BouLac、UW),对2020年5月1—2日海南岛一次典型山地环流个例进行模拟,对比分析了这五种方案所模拟的山地环流结构和湍流特征的差异,旨在为模式应用于山地环流研究和模式改进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这五种湍流动能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均能模拟出山谷风特征,对环流结构和湍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谷风时段大于山风时段.对于山地环流水平结构的模拟,因平原风推进距离的不同,五种方案模拟的近地面风速差异可达4 m·s^(-1)以上,其中MYJ方案模拟的谷风最强盛,而MYNN3方案最弱,山区多为静风或小风.对于山地环流垂直结构的模拟,MYNN2、UW方案模拟的谷风环流较强,表现为谷风厚度较厚,推进距离较远,同时由于模拟的谷风环流可越过山顶,从而模拟的高海拔地区上升区的覆盖范围和强度均较大;MYJ、BouLac方案模拟的谷风环流均未能越过山顶,且其中BouLac方案的平原风环流未能与上坡风环流耦合;而MYNN3方案模拟的环流结构最不明显.湍流特征对比分析表明,五种方案模拟的湍流动能强度和分布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YNN2方案湍流混合最强,MYJ方案最弱.由于MYNN2方案下垂直湍流混合较强,大气不稳定度增加,因此其对应的谷风厚度较大,同时该方案模拟的边界层结构与实况最为接近,更适用于海南岛山地环流的模拟.
- 吴冰雪苗峻峰杨薇
- 关键词:山谷风湍流特征数值模拟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 珠江磨刀门河口环流结构动力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河口环流结构关系到物质输运、泥沙沉积和地貌变化等物理过程。根据2019年磨刀门河口原型观测平台洪枯季连续观测分层潮流资料,统计洪枯季、大小潮河口东、西汊的涨落潮流及历时变化特征,利用理论方法解析河口东西汊平面环流和重力环流结构,进一步引入混合参数研究河口纵向环流中的潮汐应变环流。研究发现枯季东、西汊在转潮时刻存在东涨西落的平面环流结构,洪季平面环流特征较不明显;枯季重力环流强度整体略大于洪季,西汊重力环流强于东汊,表层向海环流流速可达0.2~0.25 m/s,而底层向陆环流流速相对较小。洪季大潮期由潮不对称性驱动的潮汐应变环流相对较大,进而增强了纵向环流的强度。河口垂向余流结构同样表现洪枯季、大小潮的变化规律。洪季余流整体较大,西汊在小潮期表层余流流速超过0.6 m/s,而东汊余流则明显呈现表层向海、底层向陆的分布特征,枯季余流整体较小,表明其对物质输运和河口地形塑造作用较弱。
- 卢陈吴尧吴尧袁菲
- 关键词:物质输运
- 三峡库区黄花城河段环流结构与涡尺度特征初探被引量:1
- 2022年
- 弯道水流结构在天然河流形态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深化对弯道环流结构与紊动特性的认识,以三峡库区黄花城河段具有的连续弯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声学多普勒剖面流速仪(ADCP)开展原型三维瞬时速度测量,初步分析弯道环流结构与湍流结构尺度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黄花城河段存在河道层面宏观尺度的弯道环流结构;受局部壅水以及河床地形影响,在测量垂线上表现为全水深环流结构或双环流结构特征;超大尺度湍流结构仍然存在于库区连续弯道河流中,但尺度以及分布受弯道环流结构影响较大。
- 王永强胡春宏张鹏杨胜发胡江李文杰
- 关键词:环流结构湍流结构连续弯道三峡库区
相关作者
- 苗峻峰

- 作品数:63被引量:569H指数:17
-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数值模拟 海风 复杂地形 雷暴 海风锋
- 管兆勇

- 作品数:280被引量:1,789H指数:25
- 供职机构:教育部
- 研究主题:夏季 年际变化 ENSO 大气质量 北半球夏季
- 王欣璞

- 作品数:6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MCC 环流结构 湿位涡 云图 特征及成因分析
- 侯俊

- 作品数:9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气象局
- 研究主题:锋生 环流结构 降水 环流特征 气候学特征
- 王凡

- 作品数:133被引量:845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潜标 热带太平洋 ENSO循环 实时化 中尺度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