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3篇“ 环状软骨“的相关文章
- 一种手持式环状软骨按压器
- 一种手持式环状软骨按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部、按压部、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按压部设置在手持部上,测力传感器设置在按压部与手持部之间,控制器设置在手持部上并连接测力传感器,控制器可根据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号生成按压部对环...
- 姚伟瑜林培宣姚剑华蔡妮娜高国兴杜华兰张家虎
- 超声测定小儿环状软骨横径在全麻时最适加强型气管导管选择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超声测定小儿环状软骨横径在全麻时最适加强型气管导管选择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月-2023年9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拟施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儿均采取相同带套囊加强型气管导管,对照组采用年龄公式预评估选择气管导管型号,研究组采用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选择气管导管型号。比较两组加强型气管导管选择准确率,换管情况,插管后即刻心率、平均动脉压(MAP)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喉头水肿、喉痤、气道黏膜损伤),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与最适加强型气管导管内径、外径相关性。结果等级资料秩和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全麻时最适加强型气管导管选择情况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Z=1.918,P<0.05),且研究组全麻时最适加强型气管导管选择准确率高于对照组(97.50%VS60.00%)(P<0.05)。两组插管后即刻心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换管例数与换管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与最适加强型气管导管内径、外径存在显著正相关(r=0.980、0.982,P<0.05)。两组喉头水肿发生率、喉李发生率、气道黏膜损伤发生率、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定小儿环状软骨横径应用于选择全麻时最适加强型气管导管具有较高准确性,且可有效降低换管率与并发症发生率。
- 曾玲平曾杨王淑榕肖遥
- 关键词:小儿超声
- 颈内/颈外入路环状软骨前/后裂开自体肋软骨移植联合T管植入治疗儿童喉气管狭窄
- 2024年
-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前/后裂开自体肋软骨移植对儿童喉气管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近年来采用环状软骨前/后裂开自体肋软骨移植联合T管植入治疗儿童喉气管狭窄12例。男5例,女7例,患儿年龄2岁6月~16岁9月,平均8岁9月。Ⅱ度狭窄2例,Ⅲ度狭窄9例,Ⅳ度狭窄1例。所有病例术前已行气管切开。病程4个月~6年,平均3年。结果10例(83.3%)患儿已治愈,成功拔除气管切开套管,恢复正常呼吸及发音功能。2例拔管失败,其中1例Ⅲ度狭窄和1例Ⅳ度狭窄。结论儿童喉气管狭窄病因复杂,治疗困难,颈内/颈外入路环状软骨前/后裂开自体肋软骨移植联合T管植入治疗儿童喉气管狭窄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李宏彬王桂香赵靖王华段清川张丰珍倪鑫张杰
- 关键词:气管狭窄环状软骨肋软骨
- 环状软骨压迫法在贲门松弛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作用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贲门松弛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采用环状软骨压迫法(CP)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20年12月于福能集团总医院消化内镜室行无痛胃镜检查的共计447例贲门松弛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222例)与观察组(2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注气充盈,观察组采用常规注气联合CP充盈。比较贲门松弛患者注气充盈效果以及患者麻醉中及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Ⅰ度贲门松弛与Ⅱ度贲门松弛患者的常规注气充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Ⅲ度贲门松弛比较,Ⅰ度贲门松弛及Ⅱ度贲门松弛患者的常规注气充盈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Ⅱ度、Ⅲ度贲门松弛患者的常规注气联合CP的充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注气充盈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麻醉中及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松弛患者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给予常规注气联合CP优于单独常规注气,能够增强注气充盈效果,对不同程度贲门松弛患者均有明显效果,麻醉中及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较少。
- 许章坤林梅缪珊珊
- 关键词:无痛胃镜检查
- 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预测气管导管型号在新生儿肠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 2023年
-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预测无套囊气管导管型号在新生儿肠切除术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全麻下行肠切除术的新生儿42例,男23例,女19例,ASAⅡ-Ⅲ级。根据插管方式随机分为超声测量组(U组)和常规组(N组),每组各21例。U组使用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预测无套囊气管导管型号,N组根据插管指南选择气管导管型号。记录气管插管时间、气管导管更换率;记录术后喉痉挛、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观察围术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等指标变化。结果与N组相比,U组气管导管更换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儿气管插管时间、反流换管率、插管并发症及围术期HR、MAP、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测量环状软骨横径预测气管导管型号准确性高,能提高新生儿气管插管成功率,降低插管时气管导管更换率。
- 杨海扣张浩周静强强吴佩红孙剑
- 关键词:新生儿超声环状软骨气管插管
-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对中晚期喉癌患者血清let-7a CK18水平及无瘤生存期的影响对比
- 2023年
- 目的:对比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与全喉切除术对中晚期喉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105例中晚期喉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5),对照组行全喉切除术,观察组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术后均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引流量、鼻饲时间、试吃开始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及术后血清let-7a、CK18水平、吞咽功能变化及无瘤生存期。结果:观察组各项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d并发症总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等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清let-7a高于对照组(P<0.05),CK18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3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喉癌患者,可显著改善围手术期指标、血清指标及吞咽功能,并发症少,远期预后与全喉切除术相当,值得推广。
- 李志勇杨荃荃马鹏冯俊
- 关键词: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全喉切除术中晚期喉癌无瘤生存期
- 环状软骨上部分喉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环状软骨上部分喉切除术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锦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并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supracricoid partial laryngectomy,SCPL)组治疗的86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我院收治并行垂直喉部分切除术(vertical partial laryngectomy,VPL)组的32例喉癌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对其术后生存率、术后喉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接受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4.1%和83.8%。接受垂直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术后3年、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6%和83.6%。两种术式间术后总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SCPL组患者术后气管套管拔管率为97.7%,平均拔管时间为(29.85±13.97)d。VPL组患者术后气管套管拔管率为87.5%,平均拔管时间为(34.37±17.29)d。两组患者术后鼻饲管拔管率均为100%。SCPL组术后患者拔除鼻饲管时间(16.00±3.66)d。VPL组术后患者拔除鼻饲管时间为(17.53±5.33)d。SCPL组术后气管套管拔管率高于VPL组(P=0.023),而两组气管套管及鼻饲管拔管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环状软骨上部分喉切除术能完整切除喉癌组织、获得满意的总生存率,在此基础上良好的保留了包括呼吸、吞咽和发音在内的喉功能,使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显著提高。
- 李洋崔颖王锐刘瑶穆兰张健吴思
- 关键词:喉癌喉功能
- 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治疗中晚期喉癌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究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在中晚期喉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82例中晚期喉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行全喉切除术,研究组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术后引流量为(83.70±10.86)ml,少于对照组的(105.59±23.63)ml;喉功能恢复时间为(14.20±1.31)d、鼻饲时间为(15.79±3.22)d、试吃开始时间为(16.80±3.57)d、住院时间为(20.43±3.96)d,均短于对照组的(19.85±1.54)d、(18.95±3.51)d、(20.19±3.62)d、(25.88±4.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存率为73.17%、复发率为39.02%,对照组生存率为68.29%、复发率为41.46%,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在中晚期喉癌患者治疗中疗效确切,患者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少,生存率高,安全可靠。
- 郝卫星卢丽萍于璐璐
- 关键词:中晚期喉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术全喉切除术并发症
- 改良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对声门型喉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 目的:对声门型喉癌患者接受改良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Cricohyoidoepiglottopexy,CHEP)及传统CHEP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评估改良CHEP术后的初步疗效及喉功能的保留程度。方法:选取67...
- 吴润坤
- 关键词:喉功能
- 支撑喉镜下环状软骨切开术治疗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1例
- 2022年
- 声带麻痹(vocal fold paralysis,VFP)又称喉(神经)麻痹,是支配喉的运动神经功能障碍所致的声带运动缺乏。儿童声带麻痹占儿童喉部先天异常的第二位(仅次于喉软化症),占所有喉先天性疾病的10%。新生儿双侧声带麻痹(bilateral vocal fold paralysis,BVFP)是新生儿期的重症和急症,常表现为喉鸣和呼吸窘迫,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BVFP较少见,每年每100万出生中约有0.75例,但它仍然是婴儿呼吸窘迫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气管切开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它带来了长期护理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死亡风险。有研究表明,50%以上BVFP患儿在出生后的12个月内有自发恢复的可能,因此任何建立稳定气道的手术都应该对患儿发声和吞咽的能力的影响最小。
- 陈勇超潘宏光贾得声李兰滕以书
相关作者
- 王守安

- 作品数:126被引量:193H指数:6
- 供职机构:莆田学院
- 研究主题:病变 病变过程 动脉 回肠 动力机构
- 彭建华

- 作品数:21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喉切除术 喉肿瘤 误咽 术后误咽 鼻咽癌
- 崔鹏程

- 作品数:172被引量:657H指数:13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喉气管狭窄 气管狭窄 软骨细胞 喉狭窄 喉气管重建
- 罗家胜

- 作品数:60被引量:233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气管狭窄 喉气管狭窄 喉狭窄 软骨细胞 喉气管重建
- 刘志

- 作品数:48被引量:174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喉气管狭窄 气管狭窄 喉气管重建 喉狭窄 软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