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65篇“ 现代化经济“的相关文章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历程的研究
- 2024年
-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取得辉煌成就。在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占据关键环节。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历程。首先,回顾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其次,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历程进行分析;再次,分析进入经济新常态后我国经济的现代化发展;最后,着眼于新时代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实践经验,以期为我国未来经济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 许铭珂李洁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
-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新范式(中)
- 2024年
- 二、中国式现代化经济中的科技与生产力范式中国式现代化为经济以及经济中注入的新范式内容,首推生产力概念。西方现代经济学在指导西方式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大缺失,是在范式层没有生产力概念。例如,只有中国有技术经济学,西方没有技术经济学;在标准教材中,中国有生产力概念与范式,西方却没有生产力概念(不作为范式的技术,只在局部理论如生产函数中出现)与范式(仅在非主流的历史主义学派如李斯特经济学中存在)。
- 姜奇平于小丽
- 关键词:技术经济学现代经济学非主流
- 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科学指引与实践路径》
- 2024年
-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构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共同富裕、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方凤玲等所著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科学指引与实践路径》(人民出版社,2021年12月出版),全书共分为六章,紧紧围绕“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主题展开论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我国经济强起来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科学指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大论断和部署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新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不仅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丰富和发展,而且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践指导。《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科学指引与实践路径》一书以宏大视野,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科学指引和实践路径这一双重维度来研究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彰显出深刻的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和辩证逻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刘宇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国际竞争力实践逻辑
-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新范式(下)
- 2024年
- 四、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新质范式按照管益忻的理解,新质生产力主要包括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专精特新”产品产业业态,传统产业仍处在中低端科技水平的关键技术业态、独角兽原创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口和主要方向当然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避免保护过剩产能的供给侧结构劣化倾向,也要防止弱化传统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取向。
- 姜奇平于小丽
- 关键词:战略新兴产业过剩产能独角兽
- 新质生产力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研究被引量:5
- 2024年
-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党的二十大部署的重要战略任务。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统筹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但同时一系列制约因素和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发展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生产力是解决多重矛盾的基础和关键。在这一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理论自觉和非凡理论魄力,提出并阐述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命题,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引。这一理论命题是我国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原创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宝贵成果,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又一创造性发展。2023年,学界围绕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及其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联系不断拓展和深化研究,形成了系列代表性观点和成果,丰富了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学理化体系化阐释。
- 刘丸源刘丸源
- 关键词:历史性成就
- 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新范式(上)
- 2024年
- 本文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范式可以具有哪些有别于西方式现代化的不同因素,或者说,在经济领域设置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新议题时,不能忽略哪些方面的基本考虑。本文重点从以人为本、新质生产力、数据生产要素、现代化产业体系、两权分离、多样化红利六个方面探讨在形成新的经济范式方面,智慧化这一时代精神给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内核级影响。这些方面的“新”都是西方式现代化中没有,而代表未来现代化趋势的主要方面,能够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性。有没有这些新范式内容,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在从追赶到超越的转变中是否“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和能否“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 姜奇平
- 关键词:经济范式数据生产智慧化两权分离
- 现代化经济管理视角下经济管理演变历史及创新发展
- 2024年
- 经济管理理论在不同的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历经传统并逐渐发展为现代化,不仅适应了当前全球化的变化形势,也不断满足了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经济管理理论的核心为现代化视角,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具备更宽的视野,充分利用技术进行创新发展,并能时刻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经济管理的趋势就是采用更加灵活的手段,提升跨文化的管理能力。在创新性的管理策略上要不断地构建灵活的组织结构,强化对人才的培养,从而引领经济管理向着更持续的方向发展。
- 郭倩倩
- 关键词:经济管理
- 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意蕴与实践遵循
- 2024年
- 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参与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竞争具有重要意义,也能为一些发展中国家摆脱对西方发展路径的依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增长动力体系、循环机制和支撑系统组成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逻辑框架。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要在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形成以创新为驱动、以绿色发展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在统筹供需两侧中建设内外联动、循环畅通的国民经济体系,在深化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中建设效率与公平兼顾的市场运行机制。
- 潘娜娜毛宁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 国民经济行业联系与创新驱动发展: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关键要素分析
- 2024年
-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国民经济行业联系与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在全球动荡变革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着战略机遇与风险的双重考验。为推动科技进步、产业链升级和供应链稳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显得尤为紧迫。首先从产业部门、主导力量和要素条件等方面探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成要素,强调它是一个由相互联系和支撑的产业部门、主导力量和要素条件构成的有机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特征和要求,强调其应体现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最后,关注产业政策在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政策优化、国家战略方向和转型引导等方面的建议。
- 卢书华
- 关键词:产业政策
- 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的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研究
- 2024年
- 民营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对此,笔者将基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视角对民营企业当前的生存困境、创新发展思路以及具体实践措施等方面内容开展一系列的探究和讨论,希望对相关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 葛春英
- 关键词:民营企业
相关作者
- 王昌林

- 作品数:55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宏观经济研究院
- 研究主题:结构性改革 中美贸易摩擦 宏观经济运行 医药化工 现代化经济
- 姜奇平

- 作品数:709被引量:1,045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互联网 信息化 经济学 工业化 电子政务
- 庄贵阳

- 作品数:219被引量:3,780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碳 气候变化 低碳 低碳发展 低碳经济
- 任志安

- 作品数:122被引量:717H指数:14
-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 研究主题:知识共享 经济带 企业网络 淮河流域 实证研究
- 姚洋

- 作品数:324被引量:7,046H指数:4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中性政府 城市化 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