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67篇“ 珠江口盆地“的相关文章
-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新领域及资源潜力
- 2024年
- 珠江口盆地油气勘探尚处于中、低勘探程度阶段,近年来,盆地加大了新领域的研究与评价力度,取得了一系列勘探成果。在富烃洼陷文昌A凹、陆丰凹陷、惠州凹陷、番禺4洼的古近系,富烃洼陷惠州凹陷的古潜山,新洼陷阳江东凹与开平凹陷等实现了多领域、多类型勘探新发现,落实了规模储量,为南海东、西部油田稳定发展夯实了储量基础。明确断陷盆地的大型增压型断裂转换斜坡带是大中型油气田勘探的主要方向,打破了文昌A凹多年未有规模发现的局面;创新提出"早断输导、小型源-汇体系及转换带控砂,洼间隆控藏"成藏认识,指导了陆丰南古近系高产能油田群的发现;建立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勘探技术系列,推动了惠西南古近系陡坡带亿吨级油田群的发现;深化富砂层系储-盖组合及成藏研究,助力番禺4洼恩平组新层系取得大中型油气田勘探发现;创新建立中生代陆缘岩浆弧成岩-成山-成储-成藏模式,指导惠西南取得了古潜山规模商业突破;创新强伸展-弱走滑控盆控烃新机制,推动阳江东—恩平北油田群的重大发现;创新提出"拆离-变质核杂岩"型成盆机制,有望在开平南带形成亿吨级油田群。珠江口盆地逐渐形成古近系、古潜山、新洼陷等勘探新领域及多项技术系列,为南海东、西部油田持续增储上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也打开了勘探新领域与新类型的勘探前景。资源评价结果显示,珠江口盆地富烃洼陷古近系及古潜山剩余资源量主要分布在惠州26洼、文昌A凹等,阳江—一统暗沙断裂带周缘及惠陆地区周缘新洼陷的原油资源最为丰富。
- 高阳东刘军彭光荣陈林王梓颐史玉玲
- 关键词:古近系古潜山资源潜力珠江口盆地
- 珠江口盆地古近系典型低渗透油藏产能测试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珠江口盆地古近系低渗透储层具有孔隙度低、孔隙结构复杂、喉道细小等特点,探井钻杆测试(DST)测试产能低。对比分析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器(MDT)取样分析结果及关井压力恢复资料,发现储层在测试前浸泡时间长,产生较为严重的水锁效应。剖析低渗透储层产生水锁效应的机理,推导出泥浆滤液侵入储层深度的公式,结果表明泥浆滤液侵入储层深度与浸泡时间呈正相关关系,针对区域深层低渗透油藏因水锁效应而导致的风险,提出措施建议。
- 赵义强万钧罗启源郑圣黠周路遥
-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低孔低渗水锁伤害毛管压力产能测试
- 珠江口盆地油源断裂特征及输导能力评价
- 2024年
- 研究区位于南海西部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为定量评价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文昌A凹陷区带内各油源断裂的输导能力,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结合该区琼海凸起东倾没端油气勘探实践,总结控制该区油源断裂输导能力的3大要素:油源面积、伸展面积和断面产状,建立了一套油源断裂输导能力综合评价方法。通过该方法,定量计算文昌A凹陷24条油源断裂的输导能力。评价结果认为,文昌8区输导能力整体较强,大型油源断裂附近仍有较大潜力;文昌9区和11区整体输导能力偏弱,后期拓展建议在本地深层展开;文昌10区油源断裂输导能力差异最大,与主油源断裂相邻区域是潜力拓展的重要方向。该认识支撑了文昌9区中型油田的高效评价,促进了神狐隆起中型油气田的发现,明确了文昌8区中深层拓展的方向,为文昌A凹陷的领域突破奠定了重要基础。该方法不仅对准确认识区带各油源断裂输导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更可为区带评价和决策部署提供重要依据。
- 段亮吴碧波陈亚兵刘政冯琦
-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输导能力
-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东部古近系文昌组沉积演化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充分利用新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测井以及录井资料,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组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演化进行研究,重新建立文昌组三级层序格架内的沉积体系演化过程。结果表明:白云凹陷东部文昌组自下而上共划分为5套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初始裂陷期(WCSQ1)、拆离裂陷早期(WCSQ2,WCSQ3)、拆离裂陷晚期(WCSQ4,WCSQ5)3个构造演化阶段;初始裂陷期为多个孤立的箕状半地堑,以发育缓坡轴向物源辫状河三角洲、陡坡近源扇三角洲和滨浅湖沉积为特征;拆离裂陷早期断裂活动强烈,湖盆迅速扩张,半深湖—深湖局限发育,沉积中心北移,北部番禺低隆起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拆离裂陷晚期断裂活动减弱,湖盆逐渐萎缩,沉积中心稳定在白云凹陷中部,主要发育小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滨浅湖发育;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及扇三角洲砂体是白云凹陷东部的有利储集体。
- 刘太勋孙丰春彭光荣汪旭东孙辉解斌苏兆佳
- 关键词:文昌组白云凹陷珠江口盆地
- 珠江口盆地海上天然气勘探开发成本因素探讨
- 2024年
- 海上天然气开发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制约着天然气市场发展。文章研究分析认为,天然气的地理位置、资源品质、开发方式等是影响海气开发成本的关键因素。结合南海东部实际开发经验,分别从勘探、开发、生产等方面提出降本举措。并针对占比较大的开发投资方面提出了5个方向投资成本控制路径,如采用无人平台的设计及管理理念,可节约30%以上的生产维护成本,对降低开发成本有较大的意义。
- 王光强彭攀郑洁邹清文
-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天然气成本控制石油化工
- 珠江口盆地潜山储层地质力学及压裂参数优化研究
- 2024年
-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州27-1井区作为潜山油气储层,压裂层段厚度大、层数多、非均质性强、压裂改造难度大,对于人工裂缝的在潜山储层中的拓展延伸规律认识困难。针对此问题,首先建立动态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并与静态岩石力学数据协同校正,建立一维岩石力学剖面;结合深部成岩理论,建立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真实模拟研究区块成岩环境;最后基于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研究排量、液量、砂比、前置液占比、射孔层位厚度等参数对裂缝纵向和平面延伸规律的影响,优化压裂设计。结果表明:惠州27-1区块,杨氏模量平均值为45.47 GPa,最大水平主应力平均值为100.91 MPa,最小水平主应力平均值为80.98 MPa,泊松比平均值为0.30。排量6~7 m^(3)/min、液量600~700 m^(3)、砂比10%~15%、前置液比例50%~60%、射孔厚度8~11 m为最优施工参数,为现场施工提供指导意见。
- 肖阳马中慧刘书云韩晨辉夏瀚涛张进源
-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潜山储层地质力学
- 珠江口盆地陆丰凹陷古近系储层特征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 2024年
- 随着珠江口盆地勘探层系由浅层转向深层,古近系已成为陆丰凹陷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层系,但储层尚存在非均质性较强、产能释放难度大等问题,严重制约油气勘探进程。综合运用陆丰凹陷36口古近系钻井的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分析、X衍射等分析化验数据,对文昌组和恩平组开展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和优质储层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陆丰凹陷古近系储层具有高石英、低长石和低岩屑含量的特征,文昌组主要发育岩屑石英砂岩,为特低-低孔隙度、超低-低渗透率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1.15%,平均渗透率10.93×10-3μm2;恩平组主要发育长石石英砂岩,为低-中孔隙度、特低-中渗透率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5.23%,平均渗透率为139.53×10-3μm2;储层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其次为粒间溶孔和粒内溶孔,但文昌组溶蚀孔占比高。古近系储层主要处于中成岩阶段A期,压实作用对减孔起决定性作用,胶结作用降低储层物性,溶蚀作用进一步改善储层物性。陆丰凹陷古近系优质储层形成条件包括:(1)母岩区石英含量高,搬运距离较远,高成分和结构成熟度,杂基含量低,单层砂体厚度大;(2)强流体改造改善储集空间,长石溶蚀对古近系尤其是文昌组储层改善明显,拥有良好断裂沟通源岩或临近源岩的砂岩储层溶蚀作用强;(3)凝灰质充填导致储层渗透率降低,低火山活动影响区更有利于优质储层发育。
- 雷永昌彭光荣何雁兵肖张波邱欣卫吴琼玲赵鹏
- 关键词:主控因素优质储层古近系珠江口盆地
- 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古近系文昌组构造-沉积耦合关系
- 2024年
- 番禺04地区位于珠江口盆地番禺4洼缓坡带,番禺4洼在新近系发现多个油田,为“小而肥”的富生烃洼陷,但是古近系勘探尚未获得突破。结合录井、测井、三维地震资料,对研究区构造特征及演化过程、物源体系以及沉积充填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文昌期受NW向F1断裂活动控制,经历强烈断陷期、断陷萎缩期的构造演化过程;物源主要来自北部西江中低凸起,母岩类型为花岗岩,碎屑物质搬运距离中等,成分成熟度较高;研究区NW向断裂在早期NWW-NW应力方向控制下先活化,近EW向断裂在晚期NW-NNW向应力控制下后活化。NW向主要断裂在文昌组沉积早期活动性强,文昌组下段发育断控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文昌组沉积晚期基本不活动,文昌组上段发育坡控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具备发育优质储层的条件;基于原型盆地恢复认为,研究区发育“早期断控、晚期坡控”的构造-沉积响应模式,文昌组上、下段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沉积充填特征,存在由断控型扇三角洲向坡控型辫状河三角洲转变的特征。相对而言,文昌组上段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砂体具“旁生侧储、近源成藏”特征,且埋藏更浅,砂岩粒度和分选磨圆更优,勘探前景优于文昌组下段扇三角洲前缘砂体。
- 李振升彭光荣陈维涛蔡国富张丽黄荣燕
-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古近系沉积充填
- 珠江口盆地开平南大型深水深层油田发现与认识创新被引量:2
- 2024年
- 开平凹陷是珠江口盆地地质条件最复杂的凹陷之一,也是重要的深水油气勘探区,由于洼陷结构、烃源分布及成藏规律认识不清,长期制约勘探进程。基于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开展成盆机制、烃源发育、源汇体系及成藏主控因素等研究,近期在开平南获得了大型轻质油田勘探发现。为进一步指导勘探,分析了开平凹陷油气成藏条件,总结了油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1)开平凹陷是南海北部强伸展陆缘背景下发育的“拆离-核杂岩”型凹陷,裂陷期经历“断陷—拆离—断拗”3幕演化过程;(2)开平凹陷发育文昌组优质湖相烃源岩,分布范围广、生烃潜力大,总体处于成熟至高成熟阶段;(3)开平凹陷油气运移受“源-断-脊”耦合控制,开平凹陷南部3大鼻状构造带是油气有利汇聚区,总体具有“近源强势充注-断脊差异运聚-晚期快速成藏”的模式。开平南古近系大型轻质油田的发现实现了开平凹陷勘探重大突破,开辟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油气勘探的新区、新领域,同时为“拆离-核杂岩”型含油气盆地的勘探提供了借鉴。
- 徐长贵高阳东刘军彭光荣陈兆明姜大朋蔡俊杰
-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深水古近系
-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纪源汇过程及其控储作用
- 2024年
- 源汇系统定量化研究是沉积学领域的前缘,是精细重构源汇过程、指导油气储层预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重矿物和锆石U-Pb年龄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惠州27转换带进行物源示踪、定量恢复源区沉积物相对贡献,进而重构古近纪源汇过程,探讨源汇控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始新统文昌组重矿物类型复杂、ZTR指数(碎屑岩中碎屑锆石(Zircon)、电气石(Tourmaline)、金红石(Rutile)在透明重矿物碎屑中所占的比例)小,上始新统恩平组重矿物类型简单、ZTR指数大。研究区文昌组—恩平组主要受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和盆外珠江水系供源。其中文昌组沉积物98%来自于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下恩平组沉积物58.4%来自于盆外珠江东北部支流、36.5%来自于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上恩平组沉积物73.7%来自于盆外珠江东北部支流、22.2%来自于盆内中生界岩浆岩基底。研究认为,恩平组沉积期现代珠江尚未形成,但珠江东北部支流(即古珠江)已独立发育且携带大量华夏地块碎屑物质汇入惠州凹陷,导致了惠州27转换带“文昌期盆内近源—恩平期盆外、盆内混源”的源汇转换过程,而非简单的“盆内近源—盆外远源”转换。源汇转换过程改变了恩平组储层的岩石组分,进而改善了储层物性,也使得其储层非均质性变强。本研究定量解析了惠州凹陷古近纪源汇转换过程,为陆相断陷盆地定量源汇及其应用提供了新视角。
- 李一超龚承林邱欣卫祁鹏何雁兵余一欣
-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重矿物储层珠江口盆地
相关作者
- 张昌民

- 作品数:433被引量:2,545H指数:29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珠江口盆地 准噶尔盆地 储集层 凹陷 砾石
- 王英民

- 作品数:323被引量:2,591H指数:3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研究主题:重力流 珠江口盆地 层序地层学 坡折带 层序地层
- 杜家元

- 作品数:42被引量:327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研究主题:珠江口盆地 珠江组 惠州凹陷 新近系 白云凹陷
- 张尚锋

- 作品数:125被引量:962H指数:17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珠江口盆地 层序地层 沉积相 准噶尔盆地 新近系
- 林畅松

- 作品数:286被引量:4,566H指数:38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
- 研究主题:塔里木盆地 层序地层 珠江口盆地 盆地 碳酸盐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