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7篇“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相关文章
- 深反射地震成像揭示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Moho断阶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2024年
- 揭示班公湖-怒江(班怒)缝合带Moho(莫霍面)结构对于认识中特提斯洋壳俯冲和南羌塘坳陷成因具有重要地球动力学意义。基于横跨班怒缝合带的深反射地震数据(88°30′E),本文采用了中长波长静校正、噪声压制、优化叠加和叠前深度偏移(PSDM)等地震处理技术,获得了深度域地震反射偏移剖面、层速度场和高分辨率Moho结构。由深度域剖面显示,班怒缝合带Moho位于地表以下65~80 km,呈不连续北向抬升趋势,指示在拉萨地块与南羌塘地块之间存在岩石圈上地幔断阶,最大阶步可达15 km。综合分析缝合带两侧的Moho形态认为,这些断阶受南侧拉萨地体的岩石圈上地幔以19.5°北倾俯冲与北侧南羌塘地块的上地壳抬升驱动,可能与深部存在局部熔融相关。班怒缝合带下的Moho结构表明,随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中特提斯洋闭合,南羌塘地体由边缘海沉积向前陆盆地转换,形成南羌塘坳陷。
- 程建刘志伟赵文津赵文津赵文津史大年张克强张若渔
- 关键词:叠前深度偏移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藏北盐湖地区晚白垩世辉长岩: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碰撞后拆沉作用的指示
- 2024年
- 青藏高原中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两侧在晚白垩世经历了大规模的岩浆活动,但其深部动力学机制至今仍存有较大争议。本文对藏北盐湖地区新识别出的辉长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定年、原位Hf同位素以及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旨在为该缝合带的构造演化过程提供新的约束。分析结果显示,辉长岩形成于~100 Ma,其地球化学特征与洋岛玄武岩(OIB)相似,具有明显的Nb-Ta元素亏损,εHf(t)值介于6.60~8.33之间。这些特征表明,辉长岩具有板内基性岩的地球化学属性,是软流圈地幔部分熔融熔体混染地壳物质的产物。结合区域上近同期基性岩脉和大规模高Mg埃达克质岩浆活动,本文认为盐湖辉长岩的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是拉萨-羌塘地块碰撞后增厚榴辉岩相下地壳拆沉过程中,深部软流圈地幔上涌减压熔融的产物。盐湖辉长岩的发现为青藏高原中部晚白垩世碰撞后增厚下地壳拆沉模型提供了岩石学上的证据。
- 周高宇祁诚雪万牧钦吴浩黄煜奇李宾铭
-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晚白垩世辉长岩拆沉作用
-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昂龙岗日地区中新世岩浆作用
- 2024年
- 拉萨地块中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一直以来都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的研究热点之一。在该地块西部发育有较多的新生代尤其是中新世岩浆岩。本文以拉萨地块西部昂龙岗日地区新发现的中新世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对其岩石类型、岩石成因与构造背景进行了探讨。昂龙岗日地区中新世花岗岩由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组成,内部发育少量的暗色包体。细粒白云母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9.95±0.14 Ma,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0.68±0.2 Ma,均为中新世。二者都具有高硅(SiO_(2)=72.35%~74.74%)、富钾(K_(2)O/Na_(2)O=1.15~1.45,均大于1)、高铝(Al2O3=14.35%~14.83%)和弱过铝质-过铝质(A/CNK=1.08~1.14)的特征,CIPW刚玉分子数均大于1%。其轻重稀土元素分异十分明显,具中等负Eu异常,富集Rb、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高场强元素,相对富集Hf、Zr等高场强元素,Sr、Ba、P、Ti等则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的过铝质S型花岗岩。两者具有相对低Sr、高Sr/Y、La/Yb值,极低的Y、Yb含量。研究区花岗岩起源于加厚下地壳环境下,并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岩浆混合作用。综合区域研究成果,昂龙岗日地区中新世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印度板块北向俯冲至北拉萨地块下发生板片撕裂后,高热软流圈物质透过板片断离窗上涌诱发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有关。
- 吴建亮廖芝华白云王波秦宇龙刘文徐云峰张彤景阳熊昌利
- 关键词:S型花岗岩中新世地质年代学
-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八宿地区花岗岩体差异性隆升:来自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
- 2023年
-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为青藏高原内部分隔羌塘和拉萨两地块的构造边界,是研究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的重要窗口之一。该缝合带自西向东分为西段(班公湖至改则)、中段(安多至东巧)和东段(丁青至怒江),其中东段的研究程度较低。本次以东段八宿县郭庆乡一条花岗岩高程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法对锆石和磷灰石开展裂变径迹测试。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180 Ma,指示其结晶时代为早侏罗世。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别为180~130 Ma、86~61 Ma,对应的年龄-海拔曲线分别为负斜率和正斜率。QTQt模拟显示花岗岩高程剖面顶部在130~60 Ma时剥蚀冷却速率快,中部在130~40 Ma时剥蚀冷却速率居中,而底部在~130 Ma之后一直保持最低的剥蚀冷却速率。这种差异性隆升源自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的南向俯冲板片断离早于北向俯冲板片断离。
- 朱训璋刘栋梁李海兵李海兵赵中宝潘家伟李超赵中宝郑勇米桂龙
-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裂变径迹
-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同碰撞海沟盆地砂岩物源分析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同碰撞海沟沉积可为重建板块缝合带大地构造演化、约束陆块初始碰撞时间提供重要信息。本文对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改则县亚多组和日土县多仁组进行了沉积学、岩相学、碎屑锆石年代学、重矿物研究。沉积学分析表明,多仁组、亚多组沉积于海底扇环境。最年轻的碎屑锆石年龄限制了最早沉积时代为晚侏罗世。多仁组、亚多组砂岩Q:F:L分别为52:4:44、32:8:60,均以丰富的沉积岩和酸性火成岩岩屑及少量的变质岩屑为特征;重矿物以磷灰石、锆石、电气石等稳定重矿物为主。多仁组和亚多组具有相似的碎屑锆石年龄分布模式,主峰分布在350~200 Ma、550~450 Ma、900~750 Ma、1900~1800 Ma、2550~2450 Ma范围内。这些数据表明,亚多组、多仁组碎屑物质来源于沉积区北侧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增生杂岩及南羌塘岩浆岩。多仁组、亚多组出现的大量沉积岩岩屑,表明物源区经历了广泛的构造缩短作用,导致沉积岩和同期岩浆岩被剥蚀,因此多仁组、亚多组是拉萨-羌塘同碰撞的产物。据此推断,沿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改则-日土区域拉萨-羌塘初始碰撞发生在晚侏罗世多仁组、亚多组沉积之前。
- 潘应娣胡修棉马安林梁文栋
- 关键词:晚侏罗世物源分析
-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时空分布
- 2023年
-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矿产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成矿潜力巨大,由于交通条件较差,地质找矿工作程度较低,理论研究薄弱。基于前人研究及出波松多、白库、热昌、扎罗卡矿区等典型矿床勘查成果,通过对矿床成因类型、控矿因素、成岩成矿时代及岩浆岩等研究,确认成矿时代为早—中侏罗世燕山早期和早白垩世燕山晚期两个期次。矿床地质特征受地层、构造及燕山期岩浆岩的约束,铅锌多金属矿床以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为主,矿体赋存于层间破碎带或断层带内,少数为MVT型铅锌矿床,矿体呈囊状—似层状产出于碳酸盐岩地层中;金多金属矿床主要为中低温热液-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矿体或金异常分布于侵入岩体外接触带附近发育的断裂构造上;Cr-Ni-Co-Pt-Fe矿床矿体赋存于燕山早期超基性岩脉及附近断裂带中。通过对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划分出唐古拉前陆复合盆地Cu-Au-Pb-Zn、丁青Cr-Ni-Co-Pt-Fe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弧盆系Au-Cu-Ag-Pb-Zn三个成矿带,可以为该地区的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 高启荣王国栋白志鸿王东方赵征
- 关键词: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段八宿地区古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分析及构造意义被引量:1
- 2023年
- 八宿微陆块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部,其古生代地层的构造属性存在争议,有增生楔和微陆块两种观点。古生代地层(邦达组和错绒沟口组)岩性为板岩、千枚岩,夹灰岩、砂岩等岩块。本文对八宿地区邦达组和错绒沟口组进行了野外调查、砂岩镜下观察以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1)地层中砂岩的地层最大沉积年龄为510.2±2.5 Ma,结合岩块中古生物化石、玄武岩和辉绿岩锆石年龄,其沉积时代初步限定为寒武纪-早石炭世。2)地层属于具有变质基底的微陆块,而不是增生楔。3)邦达组和错绒沟口组中碎屑锆石多为岩浆成因,测得U-Pb年龄可划分为650~500 Ma、1200~700 Ma、1850~1550 Ma和2600~2400 Ma,表明物源区存在强烈的泛非期和格林威尔造山期构造岩浆事件。4)邦达组和错绒沟口组所在的微陆块与南羌塘地体具有相近的物源区,经历了相似的构造演化,属于冈瓦纳大陆的一部分。
- 尹峥丁林李金祥王厚起王厚起次仁拉姆赵晨圆邓广隆蔡福龙
- 关键词:物源分析
-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界边坝-洛隆断裂全新世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被引量:3
- 2022年
- 边坝-洛隆断裂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南段的西界断裂,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川藏铁路穿经了该断裂.研究该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对认识缝合带的发展演化历史以及青藏高原东南缘现今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直接关系到川藏铁路的规划建设和工程地震安全.边坝-洛隆断裂沿线记录有1642-1654年洛隆M≥7地震和1791-1804年边坝M 63/4地震,然而,由于缺少明确的地质地貌证据,关于边坝-洛隆断裂是否为全新世活动断裂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基于遥感影像解译和野外地质地貌调查,结合^(14)C加速质谱(AMS)测年技术,笔者在八宿县城和洛隆县城一带获得了多个断错晚更新世-全新世地层的剖面,揭示边坝-洛隆断裂为一条全新世活动断裂,活动性质以左旋走滑为主,其最新一次活动发生在(3310±30)a BP之后,可能对应1642-1654年洛隆M≥7地震事件.调查结果也显示,边坝-洛隆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表形迹非常不连续,其几何展布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早期边界断裂并不完全一致,似乎暗示缝合带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可能正在发生新的演化.
- 韩明明陈立春陈立春李彦宝冯嘉辉
- 关键词:全新世活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地震学
-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东巧豆荚状铬铁矿特征及构造背景被引量:1
- 2022年
- 早侏罗世东巧蛇绿岩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班怒带)东段,蕴含较为丰富的豆荚状铬铁矿资源。东巧地幔橄榄岩主体由方辉橄榄岩组成,铬铁矿赋存在其内部的纯橄岩脉中。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均显示出弧前橄榄岩的特征。方辉橄榄岩中橄榄石的Fo值为89.8~92.2,斜方辉石的和单斜辉石的Mg^(#)值分别变化于89.7~92.0和92.7~95.1,铬尖晶石的Cr^(#)值(Cr^(#)=100×Cr/(Cr+Al))为60.8~75.9;纯橄岩中橄榄石的Fo值为91.7~92.5,斜方辉石Mg^(#)值变化于91.7~92.1,单斜辉石的Mg^(#)值变化于94.0~94.6,铬尖晶石的Cr^(#)值为69.0~83.1。铬铁矿主要呈致密块状和浸染状构造,其中铬尖晶石的矿物包裹体有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和铂族矿物等。矿石中的铬尖晶石与橄榄岩中的铬尖晶石相比,具有较高的Cr^(#)值(72.5~86.9)和Mg^(#)值(52.8~70.5),较低的Al_(2)O_(3)(6.25%~13.6%)、TiO_(2)(0.06%~0.16%)和Zn(518×10^(-6)~714×10^(-6)),属于高铬型铬铁矿,平衡熔体与玻安质熔体有亲缘性。方辉橄榄岩中铂族元素(PGE)总含量(14.01×10^(-9)~32.81×10^(-9))近似于原始地幔,IPGE(Os、Ir和Ru)/PPGE(Rh、Pt和Pd)的比值均大于1;纯橄岩的PGE总量(13.36×10^(-9)~16.08×10^(-9))略低于原始地幔,IPGE和PPGE富集程度近似;铬铁矿的铂族元素总量(108.4×10^(-9)~645.7×10^(-9))远远高于原始地幔和地幔橄榄岩中PGE的含量,且IPGE以及Rh相对原始地幔富集,而Pt和Pd相对亏损,具明显右倾特征的配分模式,指示东巧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形成过程经历了熔体抽取和交代作用。通过与全球典型豆荚状铬铁矿矿床的特征对比,认为班怒带的蛇绿岩应该有良好的铬铁矿成矿背景。
- 曹楚奇杨经绥杨胜标董玉飞陈晓坚熊发挥熊发挥
-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铂族元素包裹体
-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切里湖豆荚状铬铁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 2022年
- 切里湖蛇绿岩出露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蕴含较为丰富的铬铁矿资源。蛇绿岩主要由蚀变地幔橄榄岩、辉长岩和辉绿岩组成,铬铁矿矿体呈透镜状分布在地幔橄榄岩内部。切里湖地幔橄榄岩橄榄石Fo(90.06~90.74)和铬尖晶石Cr#值(67.45~85.42)较高,全岩富集MgO、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如Rb、Ba等),亏损Al_(2)O_(3)、CaO、高场强元素(HFSE,如Th、Ta、Ce、Nb)和PPGE(Rh、Pt、Pd),这些特征与缝合带其他地幔橄榄岩相似,指示它们具有深海地幔橄榄岩及弧前地幔橄榄岩特征,经历了早期高程度熔体抽取和晚期熔体交代过程。切里湖铬铁矿矿石具有致密块状和浸染状构造,包含磁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多种包裹体。铬铁矿Cr#值为65.5~75.8,Mg#值为64.89~76.04,平衡熔体显示出玻安质熔体的亲缘性。与地幔橄榄岩相比,切里湖铬铁矿的IPGE与PPGE分馏更加明显,IPGE更加富集。地幔橄榄岩和铬铁矿Δlgf_(O2)(FMQ)的相近,介于-1.97~0.69之间,表明两者起源于相同的构造背景。对比其他蛇绿岩,认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蛇绿岩起源于大洋中脊环境,后受到了俯冲带的影响,显示多阶段演化过程。
- 闫金禹熊发挥徐向珍徐向珍卢雨潇何兰芳王天泽何兰芳
-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地幔橄榄岩蛇绿岩铬铁矿
相关作者
- 李才

- 作品数:519被引量:2,499H指数:36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羌塘中部 青藏高原 糖尿病 羌塘 地球化学
- 范建军

- 作品数:75被引量:180H指数:8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地球化学 青藏高原 班公湖-怒江 羌塘中部
- 王明

- 作品数:107被引量:38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羌塘中部 地球化学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羌塘南部
- 胡培远

- 作品数:94被引量:318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羌塘中部 地球化学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蛇绿岩
- 唐菊兴

- 作品数:594被引量:3,119H指数:36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铜多金属矿床 铜金矿床 冈底斯 斑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