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17篇“ 理论逻辑“的相关文章
科学家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被引量:1
2024年
科学精神是科学家精神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原点。科学家精神属于中国语境下的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交互演绎的中国化表达与时代化呈现。历史逻辑上,从科学精神到科学家精神历经了一百余年的时空流变与概念演绎,以及从“一元/二元论”到“七分/八分法”(科学精神)、从“四类五元”到“六位一体”(科学家精神)、从个体表达到群体涌现(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科学家精神)的理论争鸣与内涵嬗变。理论逻辑上,科学家精神经历了空间维度近代科学的中国化、心理维度科学精神的人格化、时间维度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化三次理论主题演化,以及从“民族危难、科学救国”,“民族独立、科技报国”,“民族复兴、科技立国”到“民族复兴、科技强国”的实践主题变迁。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体现了人民领袖讲话之高度、党和国家制度文本之深度、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广度的统一。实践逻辑上,实现科学家精神从政治话语向公共话语的社会化转型需要做到精神宣传、精神研究、精神生产三位一体:舆论引导与聚集培育结合以增强成果转化力,个案研究与谱系研究结合以提升理论解释力,科研激励与人文激励相结合以提高精神生产力,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汇聚磅礴精神力量,切实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汪长明
关键词: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新质生产力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2024年
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生产力的认识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准确理解其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把握其深刻内涵和核心要义,对于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增强发展新动能,促进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昌希灿
关键词: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
2024年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提出,为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重维度出发,对习近平文化思想进行深入理解和科学阐释,对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更好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楚向红
关键词: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2024年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从历史逻辑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的丰富与创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世界文化成果的择善而用、兼容并蓄。从实践逻辑来看,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的文化理念、在福建工作期间的文化思维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文化思想都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从理论逻辑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用“两个结合”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路,以文化自信领航中国方向,以人民为中心推动文化建设。
宋来暄
关键词:文化思想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
新时代党的建设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2024年
新时代党的建设具有厚重的历史逻辑、坚实的理论逻辑和务实的实践逻辑。从伟大建党精神到“两个确立”,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毅寻找“两个答案”。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要坚持“两个结合”,坚持运用好“十三个坚持”,实现“两个革命”,做到“两个维护”。
崔柳涛
关键词:党的建设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必须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李宇宏赵宏伊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逻辑理论实践逻辑强国建设理论逻辑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被引量:3
2024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遵循现代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与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质区别。本文力图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三个维度系统把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丰富内涵。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逻辑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逻辑。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金融工作始终围绕推进现代化这条主线展开,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个大局。从理论维度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经由“两个结合”这一根本途径开拓出来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产物,其基本要义体现为“八个坚持”。从现实维度看,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使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张晓晶董昀李广子李俊成
关键词: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
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2024年
中国共产党从百年历史经验中深刻总结,得出了历史主动精神这一重大命题。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指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探索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历史逻辑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的自我主动性和创造性;理论逻辑是中国共产党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底、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蕴滋养下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生成了把握历史机遇、坚持人民至上、推动理论创新的实践逻辑
邱丹丹邱文涵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三重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被引量:1
2024年
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演化中的一种质的飞跃,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科技创新是“新”的关键,高质量发展是“质”的锚点。理论逻辑而言,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新质生产力产生的理论渊源;历史逻辑而言,科技进步的推动力、数据要素的创造力以及产业转型的内驱力,催生出新质生产力;实践逻辑而言,推进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新”为指引,加强科技创新;以“质”为关键,优化要素配置;以“人”为根本,培养新质人才;以“绿”为导向,构建绿色生产模式更好发挥新质生产力在对实现高质量发展中的引擎作用。
高聪聪乔瑞金
关键词: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
新时代增强历史主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研究
2024年
历史主动因何而生、因何增强是近几年学术界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其生成之路蕴涵着深厚的历史逻辑、科学的理论逻辑以及鲜明的实践逻辑。在历史逻辑层面,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多年的奋斗历程中精准把握历史大势、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推动近代中国实现由历史被动转向历史主动、由革命建国向强国复兴的历史跃升;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该方面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增强历史主动提供了理论航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增强历史主动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在实践逻辑层面,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凸显为两个指向:一是聚焦本土问题,在深化践行“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二是建构本土方案,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梁杰
关键词: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相关作者

李松龄
作品数:375被引量:714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公平 劳动价值论 产权 理论逻辑 产权分析
董振华
作品数:194被引量:309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
研究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 总书记 中国式现代化
罗建文
作品数:190被引量:640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民生幸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GNH关怀
吴建雄
作品数:94被引量:513H指数:13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
研究主题:反腐 国家监察 反腐败 司法 反腐败斗争
任保平
作品数:799被引量:9,667H指数:46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数字经济 经济增长质量 中国经济 经济增长 新型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