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07篇“ 生化免疫指标“的相关文章
- 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检验结果分析
- 2024年
- 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与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80例单纯HBV感染、10例单纯HCV感染患者、2例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比较三组各指标差异。结果 ①A组HBV DNA阳性率以及HBV DNA病毒载量高于C组,B组HCV RNA阳性率及HCV RNA病毒载量高于C组,差异有意义(P<0.05);②C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球蛋白高于A组、B组,白蛋白低于A组、B组,差异有意义(P<0.05);③C组白细胞介素6高于A组、B组,差异有意义(P<0.05);三组γ-干扰素相比,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 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严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这提示HBV与HCV重叠感染会影响患者的预后情况。
- 雷国英
- 关键词:HBVHCV生化免疫指标
- 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检验结果对比观察
- 2024年
- 对单纯乙型(HBV)、单纯丙型(HCV)与两种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检验数据结果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180例肝炎患者,将患者按照感染的肝炎病毒种类分为乙肝组、丙肝组和重叠感染组,分别为63例、59例、58例。分别对不同组别的患者进行生化免疫检查,涉及分析并比较的指标包括AST、ALT、TBIL、以及免疫相关因素如IgG、IgA、IgM、IFN-γ、IL-6、IL-10等的对比研究。结果 三组研究对象的肝功能指标水平比较,丙肝组的ALT、AST和TBIL、Child-pugh评分低于乙肝组,乙肝组低于重叠感染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球蛋白水平上,没有显著性的免疫异常(P>0.05)。乙肝组和丙肝组IFN-γ、IL-6和IL-10指标水平皆显著低于重叠感染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和HCV的重叠感染对于肝脏功能的标志物影响有限,但对血清中的IFN-γ、IL-6和IL-10的浓度有显著影响,此外还会提高并发症出现的可能性。
- 任玥
- 关键词:HBVHCV肝脏储备功能
- 不同工艺制备的苜蓿干草对犊牛生产性能、消化性能和血液生化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
- 2023年
- 为了研究不同的苜蓿干草制备工艺对犊牛生产性能、消化性能和血液生化免疫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试验,选择健康的体重为(145±3)kg的荷斯坦犊牛100头,随机分4组,每个组25个重复,每1头犊牛为一个重复,分别为普通干草组(1组)、苜蓿干草和普通干草组(2组)、酶菌混合处理苜蓿干草组(3组)、苜蓿干草混合青贮组(4组)。预试验7 d,试验期56 d。结果显示:(1)试验2、3、4组犊牛的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组比提高,料重比显著低于1组(P<0.05)。(2)试验2、3、4组犊牛的干物质、钙、磷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犊牛的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1组(P<0.05)。(3)试验3、4组血清中TP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其GOT、BUN含量显著低于1组(P<0.05),试验2、3、4组犊牛的血清中GPT含量低于1组(P>0.05),ALB含量高于1组(P>0.05);(4)试验3、4组犊牛的血清中IgG、IgA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试验2、3、4组犊牛的血清中IgM含量高于1组(P>0.05)。酶菌混合处理苜蓿干草饲喂效果较好,可以提高荷斯坦犊牛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血液生化指标,提高免疫机能。
- 马莉梅张海军陶萨茹拉杜建儒
- 关键词:苜蓿干草犊牛养分表观消化率生化指标免疫机能
- 生化免疫指标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
- 2023年
- 目的:分析生化免疫指标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该院收治的68例乙肝患者作为肝炎组,选取同期6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及不同病情程度乙肝患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水平、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分析生化免疫指标水平与乙肝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肝炎组ALT、AST、TBIL、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ALB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乙肝患者ALT、AST、TBIL、IgG、IgA、IgM水平比较,轻度<中度<重度,ALB水平比较,轻度>中度>重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T、AST、TBIL、IgG、IgA、IgM水平与乙肝病情程度均呈正相关(r>0,P<0.05),ALB水平与乙肝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P<0.05)。结论:生化免疫指标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程度存在相关性。
- 王蒙蒙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程度生化指标免疫指标
- 生化免疫指标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情预判中的作用分析
- 2023年
- 分析生化及免疫指标在预判乙型肝炎(乙肝)病情中存在的作用。方法 在2020年11月到2022年11月展开研究,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乙肝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划分为急性乙肝组、慢性乙肝组、肝硬化组,人数分别为21例、20例、19例。分别对比急性乙肝组、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与对照组的生化检测指标及免疫检测指标。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急性乙肝组、肝硬化组和慢性乙肝组检测出的免疫指标及生化指标更高,P<0.05。另外,急性乙肝组、慢性乙肝组、肝硬化组的免疫指标及生化指标逐次增加,P<0.05。结论 血清ALT、AST和IgG、IgA、IgM水平均随着急性乙肝、慢性乙肝、肝硬化呈上涨趋势,能够视作预测乙肝病情的重要指标。
- 寸倩滢唐恩跃吴良香
- 关键词:生化指标免疫指标乙肝
- 血液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对肺癌诊断的影响
- 2023年
- 目的:评价在肺癌患者诊断中血液生化免疫指标检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的肺癌患者70例,并且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均进行血液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对比两组受检者的血液生化免疫指标检验结果。结果:肺癌患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癌胚抗原、腺苷脱氨酶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对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小细胞癌患者高于鳞癌患者、腺癌患者;腺癌患者高于鳞癌患者,P<0.05。对于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小细胞癌患者高于鳞癌患者、腺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和腺癌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癌胚抗原,腺癌患者高于鳞癌患者、小细胞癌患者,P<0.05;鳞癌患者和小细胞癌患者差异不显著,P>0.05。在鳞癌患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癌胚抗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的诊断敏感性差异不显著,P>0.05。在腺癌患者中,癌胚抗原的诊断敏感性高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0.05。在小细胞癌患者中,诊断敏感性依次是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胃泌素释放肽前体、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癌胚抗原,各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诊断中,血液生化免疫指标检验的应用效果比较确切,可较为准确的检出肺癌,在肺癌病理分型确定上也存在一定的价值。
- 代飞
- 关键词:肺癌
- 肾脏疾病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改变情况及对诊治的作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肾脏疾病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改变情况及对诊治的作用。方法将2020年1月—2021年3月间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肾脏疾病患者纳为研究病例,以患者病情轻重程度为参考划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其中对照组(轻度)有63例患者,研究组(重度)有37例患者;对照组行免疫检查,研究组行生化免疫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的准确率;另以同期于海安市人民医院接受体检的50例健康者构成健康组,对比分析三组生化免疫指标。结果研究组检查准确率为94.59%,对照组检查准确率为76.19%,两组数据对比组间可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组比较,对照组、研究组的肌酐、尿酸、尿素以及白蛋白较高,补体C3、补体C4较低,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肌酐、白蛋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脏疾病患者通过生化免疫检查可准确反映其肾脏受损情况、免疫情况,有利于检查者更好地对其病情进行判断,降低漏诊、误诊风险,为后期治疗提供有价值参考。
- 张炜炜
- 关键词:肾脏疾病生化检查临床诊治
-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
- 2022年
- 以患者生化免疫指标变化的研究重点,开展不同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将120例就诊时间在2020年8月-2021年8月的肝炎患者作为本次对比调查、实验的对象。将所有患者病毒感染的实际情况作为分组依据,共3组。分别就每一组患者临床的生化免疫指标变化进行进一步的观察与比较。结果:对比三组患者ALT、AST、TBiL以及Child-Pug评分,组间P<0.05;HBV组ALT、AST以及TBiL指标明显更优于其他2组,P<0.05;重叠感染组Child-Pug评分更高,P<0.05。炎性因子水平对比结果显示,HBV组与HCV组,组间P>0.05,而重叠感染组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会加重影响患者肝功能,降低患者肝功能储备功能,加重肝病进程。
- 赵丽梅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生化免疫指标
- HBV和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分析
- 2022年
- 研究对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分析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对患者的影响。方法:本组试验数据来源于2021年一整年间截取的,其中我院收治的129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方案的主要病例,分为HBV感染组(43)、HCV感染组(43)以及HBV与HCV重叠感染组(43),分析患者生化免疫指标。结果:三组对比,HBV与HCV重叠感染组的炎性因子指标最高,并且AST、ALT以及Child-pugh评分更高,HCV组的TBil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HBV与HCV重叠感染会对患者的肝功能指标造成影响,并且提高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 潘苇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生化免疫指标
- 高荧光细胞联合生化免疫指标对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研究
- 2022年
- 目的 探讨高荧光细胞(high-fluorescent cell, HFC)联合生化免疫指标在鉴别胸腔积液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22例,收集胸腔积液样本分为恶性积液组(49例)、类肺炎性积液组(53例)和结核性积液组(20例)。检测胸腔积液中高荧光强度细胞绝对值(HFBF#)、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总蛋白(total protein, TP)、CEA、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和CRP,比较3组胸腔积液中HF-BF#和生化免疫指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恶性积液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建立联合诊断模型。结果 鉴别恶性积液和类肺炎性积液的最佳指标为HF-BF#和CEA,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61.0 cells/μl和14.17 ng/ml,二者联合鉴别两种积液的ROC曲线的AUC为0.899,灵敏度为77.6%,特异性为92.5%,约登指数为0.70;鉴别恶性积液和结核性积液的最佳指标为HF-BF#、CEA和ADA,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18.50 cells/μl、2.35 ng/ml和27.30 U/L,三者联合鉴别两种积液的ROC曲线的AUC为0.981,灵敏度为100.0%,特异性为93.9%,约登指数为0.94。结论 HFC与生化免疫指标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单项指标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效能。
- 董静肖崔世伟聂玉茹周立雪赵秀英
- 关键词:胸腔积液生物学指标
相关作者
- 王金全

- 作品数:99被引量:3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 研究主题:肉仔鸡 玉米赤霉烯酮 木聚糖酶 微生物 小麦日粮
- 田百玲

- 作品数:23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干燥综合征 系统性红斑狼疮 酪氨酸激酶B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文献复习
- 赵建

- 作品数:28被引量:7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研究主题:耐药性 耐药性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 病原菌
- 崔世伟

- 作品数:5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血红 红细胞参数 缺铁性贫血 粪便常规 寄生虫感染
- 罗国芝

- 作品数:267被引量:889H指数:18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生物絮凝 水产养殖 循环水养殖系统 养殖 循环水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