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78篇“ 生命伦理“的相关文章
生命伦理视角下公共健康的权利与责任
2025年
公共健康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议题,不仅关乎个体的生命质量和社会福祉,更是衡量国家文明与社会治 理水平的核心指标。文章剖析了公民在公共健康范畴内享有的基本权利,梳理了政府、医疗机构、社会团体、个人等在维 护公共健康方面所承担的伦理责任,探讨了权利与责任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二者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强调了面对公共卫 生危机不同主体应当履行的权利和义务,提出了通过健全法制、加强公众健康教育以及构建多元合作机制等方式,共同 促进公共健康权利得到有效保障,责任能够有效承担,从而推动我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陈春彦
关键词:生命伦理公共健康健康权利伦理责任
同意原则的伦理向度:从生命伦理到多元实践
2025年
同意原则是生命伦理学中的核心原则之一,旨在确保个体在医疗决策、生命科学研究以及生殖技术应用中的自主选择权与个人尊严。该原则的核心价值在于尊重个体的自主权,维护其在面对复杂医学和伦理问题时的决定权,这既是对人的基本权利的认可,也是对现代社会中个体尊严的高度重视。同意原则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具有深远意义,更在医学伦理、生物医学研究以及生殖技术等领域实践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同意原则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的伦理挑战和伦理困境,如同意原则自身的内生局限、决策能力的限度、文化差异以及与最佳利益的冲突等。因此,为了有效地践行同意原则,亟须加强公众对这一原则的认知,尤其是提高对知情不同意权利的重视。同时,构建知情同意的伦理体系,以确保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同意原则得以合理且有效地运用,从而真正实现对个体自主权与尊严的保护。
杨利伟
关键词:生命伦理尊严伦理困境
生命伦理学当前的挑战--与邱仁宗的对话
2025年
2024年5月,国际哲学院前院长、现荣誉院长尤里·佐夫科(Jure Zovko)教授在北京与我国第一位国际哲学院院士、现荣誉院士邱仁宗教授进行了一次对话,就生命伦理学当前面临的多重挑战展开讨论。内容涉及哲学如何成为改变世界的哲学、科学价值中立、智人物种基因组增强、伦理规范是否威胁科学研究自由、世界观的第三次去中心化、脑神经研究结果是否否证了自由意志的存在、对主要伦理学理论的评价、实践伦理学的重要性、对自由主义人权模型的挑战、全球化时代哲学应扮演的角色等重要领域。
邱仁宗
关键词:伦理规范自由意志实践伦理学
道家伦理对建构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的价值与局限
2025年
中国生命伦理学研究自改革开放发展至今成就斐然,但在学术话语创新和方法论自觉上存在不足,尚未形成中国自主的生命伦理学知识体系。鉴于此,系统挖掘、提炼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精髓,建构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成为核心要务。道家伦理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贡献多元视角、提供分析工具、强化哲学支撑,丰富其理论资源、扩充其实践内容、拓展其研究视域。当然,道家伦理也存在固有的理论困境和现实局限,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使其在建构当代中国生命伦理学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姜守诚王雨菲
关键词:道家伦理生命伦理中国生命伦理学
回到人的守护者角色:论海德格尔对萨特思想的批判和其生命伦理意涵
2025年
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日益突显,回应这一问题有赖于重返关于对人自身的理解。在对人的理解上,萨特反转了传统形而上学“本质先于存在”的立场,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主张人是在自身的存在之中实现和定义自己的,并无某种先在本质。对此,海德格尔认为,萨特的这一命题只是形而上学的翻版和持续,他的人道主义思想仍是基于存在者的角度来理解人,这是对人自身的误解和矮化。与传统哲学不同,他提出,只有回到存在,在与存在的真理之关联中理解人,发现人作为守护者的角色,人的本质才能得以揭示,其自身恰如其分的尊严也才能得到确立。海德格尔这方面的思想蕴藏着丰富的生命伦理意涵,对于理解和回应现代人的心灵与精神秩序问题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林伟毅
关键词:守护者尊严
生命伦理法的建构被引量:8
2024年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大量风险挑战应运而生,迫切需要对其予以伦理和法律规制。伦理与法律作为两套并行的规则体系,各自独立运行时都具有难以克服的弱点和短板,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理效能。然而,作为伦理法治化主要标志和必然产物的生命伦理法,是伦理规则体系与法律规则体系耦合的全新结果,成为规范生命伦理事项的可靠保障。它以维护生命权最高价值、健康权核心价值、尊严权突出价值为使命,以确保自由、平等与秩序等多元价值的平衡为取向,坚持行善勿害原则、尊重自主原则、自然尊严原则和公平公正原则等四个基本原则,通过确立强制性法律规范、指导性伦理规范和衔接性边界规范体系,设置具有显著“伦理法特色”的刑事、民事、行政和伦理责任体系,从而发挥其对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的约束指导、规范惩戒功能。当前,生命伦理法面临着若干时代命题,涉及人的孕育、出生、存续直至死亡的全过程,亟待有效回应。
解志勇
关键词:伦理医学伦理
《资本论》内蕴的生命伦理批判
2024年
从关涉生命境况、生命目的与生命价值的生命伦理之维解读《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另一条重要线索。厘清这一线索,从逻辑起点与生成条件出发,探析《资本论》内蕴的生命伦理批判,通过对实然的批判与应然的揭示,可概述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导致的“两极性”是造成无产阶级生存困境的直接原因;工人之于资本家只是其畸形短命的“生命资本”、人格化的“劳动时间”以及驯顺的“人身材料”;生命生存质量决定生命伦理样态,对生命本体的尊重与肯定是生命伦理得以张扬的逻辑前提;拜物教是对生命伦理的物化与消解;无产阶级革命是生命伦理得以有效保障的根本途径;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生命伦理的最高旨归。
杨静丁华钟
关键词:《资本论》生命伦理
王船山生命伦理思想的形态演进
2024年
王船山“珍生”思想与其人性哲学“推故而别致其新”的生存论转向密切相关,其中蕴含的生命伦理意蕴要求人“贞生死以尽人道”,强调由生命存在出发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王船山生命伦理思想呈现出独特的形态学特征,具体体现为:自然生命(身体)是气的原初形态,在“存生”“尊生”的伦理原则上,注重精神生命的涵养,“继善”而“成善”,实现自由之气。在这一过程中,从生命的原发存在到生命的自由存在,又涉及角色伦理视域下,以“厚生”“务义”为主要内容的气的继发形态。从原初形态到继发形态再跃升为自由形态,船山生命伦理思想揭示出其“生而无歉”“死而无累”,即“全而归之”的崇高境界。
胡芮
关键词:王船山生命伦理
中美科幻小说中新兴生物技术的生命伦理反思
2024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生物技术对生命的改写已成为中美科幻小说中的重要主题。科幻小说家以对人的关怀为出发点,围绕“新兴生物技术在伦理上是否可以辩护”这个生命伦理学议题,对新兴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态势及对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预判,以文学的形式展开生命伦理反思。在构建未来世界的文学想象中,生物技术的运用偏离了行善避恶的初心,对人类的尊严、生命安全以及社会制度的公平皆发起了极大挑战。对新兴生物技术进行生命伦理反思,一方面既可以推动生物技术与生命伦理之间的平衡,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人类指明以人性与秩序复归为特征的救赎之路。
孙宇王佳鑫
关键词:科幻小说生命伦理学伦理反思
读导对生命伦理学学习效用的混合方法研究
2024年
生命伦理学教育以传授知识、提升学生生命伦理素养及生命伦理实践能力为重要目标。读导是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以及深入理解学科内涵,提升教育意义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对哈尔滨医科大学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进行关于生命伦理学教育过程中读导内容的定量及定性研究,探究读导在生命伦理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阅读喜好、阅读收获及学习生命伦理学的其他方式三个维度尝试为传递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伦理素养和伦理实践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打开新的通路。
潘佳怡王彧
关键词:生命伦理学医学生医学教育

相关作者

韩跃红
作品数:138被引量:606H指数:11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生命伦理 尊严 生命尊严 生命伦理学 艾滋病
王延光
作品数:57被引量:217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生命伦理学 伦理问题 医学伦理学 论文摘要 艾滋病
田海平
作品数:158被引量:752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伦理 道德 哲学 生命伦理学 形而上学
李恩昌
作品数:119被引量:933H指数:16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医学伦理学 器官捐献 生命伦理学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医学人文
范瑞平
作品数:47被引量:150H指数:8
供职机构:香港城市大学
研究主题:生命伦理学 儒家 中国生命伦理学 儒家伦理 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