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375篇“ 生态价值“的相关文章
- 广州市湿地公园生物资源调查及生态价值评估研究
- 2025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广州市湿地公园的生物资源,并评估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通过详细分析湿地公园的物质生产、水质净化、水资源保护、碳封存和释氧、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保持以及娱乐和教育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确定其在生态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方法】研究区域选取广州市南海西部油气田海域,结合生态固定站观测数据、野外调查采样、遥感图像解译和实验室测量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效益转移法、阴影工程法、碳税法和旅行成本法等多种方法,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进行量化和估值。按照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的框架,全面评估和分析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结果】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167.50×10^6元/年,单位面积价值为218.4×10^4元/公顷·年。其中,永久性河流和人工湿地的价值最高,分别占总价值的42.11%和37.94%。湿地公园的核心服务功能为气候调节、物质生产和水资源保护,三者总和占总价值的91.48%。【结论】湿地公园不仅为城市提供了必要的生态服务,例如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而且显著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 何燕辉
-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价值评估
- 基于FCM的重大水利工程生态价值影响因素分析
- 2025年
- 深入探讨影响重大水利工程生态价值的5个关键因素,包括生态经济价值、生态技术价值、生态环境价值、生态文化价值、生态社会价值。采用模糊认知图方法(FCM)构建因果关系演化模型,并进行预测分析、诊断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5个影响因素均与生态价值有强相关性。相关性大小为:生态环境价值>生态社会价值>生态技术价值=生态文化价值>生态经济价值。生态环境价值是引起生态价值变化的根本原因,生态社会价值也有相似的作用。此外,水利工程生态价值对生态环境价值的变化最敏感。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合理措施和建议,为实现重大水利工程的生态价值提供参考。
- 罗岚林威刘心怡刘钰洋
- 关键词:生态价值影响因素
- “共享+”模式下平台生态价值共创策略与激励机制
- 2025年
- 共享平台在构建和完善自身生态品牌时,通过与相关企业或其他平台合作共同创造生态价值,这一模式被称为“共享+”模式。本文首先考虑平台价值独创情形,分析该情形下的最优策略。接着,本文进一步考虑平台作为主创者和多个共创者之间的微分博弈,并在该情形下决策最优努力水平的Nash均衡。最后,本文考虑平台根据共创者努力水平给予激励的Stackelberg主从博弈。本文在分析平台价值独创策略、价值共创策略和共创激励策略时发现,共创激励策略下平台的价值产量和最优收益均最高,且该策略下平台付出的努力最少;其次为无激励的价值共创策略,而价值独创策略表现最差。创造者的最优收益和价值产量在三种策略下均关于时间单调递增,但增速越来越慢,最后趋于收敛值。参数弹性分析表明,共创者的变现能力和价值产出率正向影响均衡解,而边际成本、价值自然损失率、折扣因子均负面影响均衡解。本文结论解释了抖音、拼多多等平台的补贴机制,印证了价值共创是平台和共创者的双赢策略。
- 任雪杰梁艺馨赵林度
- 关键词:微分博弈
- 安阳太行山区蕨类植物资源调查及生态价值分析
- 2025年
- 蕨类植物是森林植被低层草本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森林生态系统有着重大影响.经过对安阳西部太行山区野生蕨类植物的详尽调查与分析,我们得知该区域拥有17科36属92种(含变种)丰富蕨类植物资源,这些植物广泛分布于从低海拔湿生环境到1000m以上高海拔地区的各个角落,且总体上以土生分布为主,岩生分布相对较少.本文对蕨类植物分布生境进行观察分析,对蕨类植物在生态、食用、药用和造景观赏应用进行了探析,对其今后的保护与综合开发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 王瑞攀赵少玲石志红陈亮
- 关键词:蕨类植物资源调查生态价值
- 森林碳汇功能研究与“双碳”战略下的生态价值
- 2025年
-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背景下,祁连山作为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其森林资源丰富,碳汇功能潜力巨大。文章研究祁连山森林碳汇功能及其在“双碳”战略下的生态价值,提出通过祁连山森林碳储量与碳密度的估算来分析森林固碳状况与碳汇功能,利用多种动态监测手段对森林碳汇现状和森林碳汇功能进行评估,再基于森林碳汇功能研究科学规划森林碳汇管理和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以推动“双碳”目标的实现。
- 吕斌华
- 关键词:森林碳汇碳储量碳密度生态价值
- 新质生产力助推“以竹代塑”产业生态价值实现机理与路径研究
- 2025年
- “以竹代塑”为全球“减塑”提供了解决方案。新质生产力为“以竹代塑”产业生态价值实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新质生产力通过持续释放“以竹代塑”产业关键主体价值,全面释放“以竹代塑”数智链、产业链和金融链等三链融合效能,提升“以竹代塑”全要素生产率贡献来助推“以竹代塑”生态价值实现。同时,通过助推机理和制约因素分析,建议从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系统集成制度支撑、强化补点建链固网和推进市场推广等方面来推进“以竹代塑”产业生态价值实现。
- 张平刘纯杨琴
- 关键词: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
- 生态价值转化视域下的“四荒地”开发利用研究——以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为例
- 2025年
- 西部山区“四荒地”资源十分丰富,推动“四荒地”生态价值转化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基于生态价值转化“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三位一体过程,分析了生态价值转化对“四荒地”开发利用机理,得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四荒地”利用效率,推动“四荒地”资源向生态资源转化;有利于“四荒地”产权管理,促进“四荒地”开发利用权责分明,推动“四荒地”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有利于完善“四荒地”开发利用市场机制,开拓“四荒地”开发利用金融渠道,推动“四荒”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化。基于生态价值转化视角,分析了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四荒地”开发利用存在生态环境脆弱、权属不明晰、社会缺乏参与意愿、开发利用方式不合理、市场机制不健全以及经济增值不可持续的现实瓶颈,提出了挖掘政策引导潜力、构建产权管理体系、全生命周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作、探索“四荒地”开发利用金融服务以及增强全面生态文明意识借鉴路径。
- 渠路遥李晓华杨伟曾旭江郭定林
- 关键词:四荒地
- 碳标识机制赋能建筑产业生态价值的路径分析
- 2025年
- 随着建筑业碳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实现碳减排成为重要议题。本文分析了建筑碳标识的发展现状、核算标准、认证制度,并提出了推动建筑领域碳标识发展的路径,包括完善标准体系、建立认证制度、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发挥政策导向作用以及探索碳标识与碳交易的联合机制。通过这些措施,碳标识可通过应用于碳足迹数据支撑、建材采购、基建出海、降碳技术研发等场景,促进建筑产业的低碳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支持。
- 闫续罗文斌左勇志张巧丽
- 关键词:建筑低碳经济
- 探索生态价值转化新路径——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龙泉驿实践
- 2025年
- 登高龙泉山,在围炉煮茶中尽览“雪山下的公园城市”;休憩桃林下,在田园生活中寻找“诗和远方”。这是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最为津津乐道的惬意生活。
- 关键词:田园生活
- 重构与优化:后疫情时代体育公园文化生态价值研究
- 2025年
- 在后疫情时代的背景下,随着人们健身需求的显著增长,体育公园作为核心的文化生态空间获得了新的认知与重视。本研究运用文化生态学理论,深入剖析了体育公园的文化结构要素,并基于后疫情时期其他文化形态的冲击,揭示了体育公园文化生态所面临的挑战。研究认为,后疫情时代体育公园的文化生态需进行内容、结构及发展方向的全面革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体育公园文化生态发展的优化路径:一是促进“个人参与—社会组织—文化氛围”的深度融合;二是建立“政府引领—市场参与—多元主体”的运行机制;三是构建“政府—行业—基层”的创新互动治理模式;四是实现“体育公园—资源再生产”的可持续良性循环。本研究从系统论的动态性和整体性视角出发,为后疫情时代体育公园的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 郑霞吴晓艳蔡福键
- 关键词:体育公园
相关作者
- 莫宏伟

- 作品数:56被引量:52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生态价值 土地利用 风沙过渡区 生态效应 土地利用变化
- 任志远

- 作品数:411被引量:5,880H指数:36
- 供职机构: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
- 研究主题:土地利用 生态安全 土地利用变化 GIS 黄土高原
- 乔玉洋

- 作品数:63被引量:354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会计核算 森林生态价值 公允价值 森林生态 融资
- 韩维栋

- 作品数:138被引量:860H指数:14
- 供职机构:广东海洋大学
- 研究主题:红树林 雷州半岛 白骨壤 无瓣海桑 红海榄
- 欧阳志云

- 作品数:680被引量:21,450H指数:80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生态系统服务 生物多样性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