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0篇“ 生态景观林“的相关文章
- 苏州生态景观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 2024年
- 本研究目的是调查苏州市不同生态景观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分析林分差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为城市生态景观林的构建提供微生物方面的基础数据。以苏州市香樟人工林(Cinnamomum camphora plantation)、喜树人工林(Camptotheca acuminata plantation)、水杉人工林(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plantation)、栾树人工林(Koelreuteria paniculata plantation)和池杉人工林(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 plantation)5种生态景观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各林分的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和80~100 cm 5个土壤层次全碳(TC)、全氮(TN)、全磷(TP)以及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MBC、MBN和MBP)。结果表明:(1)试验地各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分别在447.0~957.1、1.4~56.2和1.2~3.3 mg·kg^(-1)之间,并且在不同景观林之间差异显著。其中,栾树人工林0~100 cm土壤具有较高MBC和MBN的平均含量,香樟人工林土壤则有较高的MBP平均含量。(2)林分类型对微生物生物量化学计量比(MBC∶MBN、MBC∶MBP、MBN∶MBP)、熵值(qMBC、qMBN和qMBP)以及土壤与微生物之间化学计量不平衡性有显著影响。其中,针叶林一般具有较高的MBC∶MBN、MBC∶MBP和qMBC,而阔叶林总体具有较高的MBN∶MBP、qMBN、qMBP和土壤-微生物之间化学计量不平衡性。(3)试验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主要与土壤容重、全碳、全氮以及全磷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生态景观林类型显著影响0~100 cm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相较于针叶林,阔叶林一般具有较高的MBN、MBP以及土壤-微生物之间化学计量不平衡性,表明阔叶林微生物生物量更易受土壤氮磷的影响。
- 唐建姚新华王亚军林雪茜谭芊芊邹朋峻袁在翔关庆伟
- 关键词:微生物生物量化学计量比生态景观林土壤
- 西宁地区干旱浅山生态景观林效果分析与评价
- 2024年
- 本文以西宁干旱浅山区的12个不同立地条件样地为研究对象,开展样地现状及树种配置模式调查,并通过AHP分析法对12个样地生态景观林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青海云杉+暴马丁香+山杏样地的综合评价指数为1.2193,景观效果最佳;其次为青杨+祁连圆柏+油松样地、山杏+北美海棠+油松样地、木梨+油松样地、河北杨+祁连圆柏样地综合应用价值较高,适宜在相似气候区干旱浅山生态景观林营造中推广应用。
- 刘宝尧张锦梅满丽婷刘桂英李晨
- 关键词:生态景观林
- 苏州生态景观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及活性组分的垂直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究生态景观林类型对土壤有机碳(SOC)固持的影响,选择苏州市香樟人工林(Cinnamomum camphora plantation)、喜树人工林(Camptotheca acuminata plantation)、水杉人工林(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plantation)、栾树人工林(Koelreuteria paniculata plantation)和池杉人工林(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 plantation)5种生态景观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了各林分的0~20 cm、20~40 cm、40~60 cm和60~80 cm、80~100 cm 5个土壤层次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以及易氧化有机碳(EOC)的含量与储量。结果表明:(1)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及储量分别在3.34~18.91 g·kg^(-1)和12.98~66.99 t·hm^(-2)之间,并且在不同林分之间差异显著,尤其是表层土壤有机碳;并且,香樟和喜树人工林0~10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要显著高于其余3种林分。(2)不同生态景观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差异显著,且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在不同林分之间,栾树和水杉人工林0~100 cm土壤可溶性有机碳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储量最高,喜树和香樟人工林0~100 cm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储量最高。(3)试验地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主要与全氮、全磷极显著正相关,与容重极显著负相关。生态景观林类型显著影响0~100 cm土壤有机碳及活性组分的含量和储量;相较于水杉、栾树和池杉人工林,香樟和喜树人工林更有利于试验区土壤有机碳固持。
- 姚新华唐建毕雷雷唐盛兰夏秀丽顾海波袁在翔关庆伟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生态景观林土壤层次
- 龙岩市中心城市生态景观林树种选择与应用
- 2024年
- 为选择适宜的绿化树种,对龙岩中心城区一重山景观绿化造林中应用的紫花泡桐、乌桕、枫香、黄山栾树、广玉兰、山杜英、木荷、黄花风铃木、银杏等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紫花泡桐、乌桕、黄山栾、枫香的适应性较强,造林成效好;山杜英、广玉兰、木荷山地适应性表现及造林成效一般;银杏、黄花风铃木的山地适应性表现较差,造林成效不高。
- 陈建东
- 关键词:景观林树种
- 一种滨海盐碱地生态景观林营建配套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盐碱地水土改良领域,尤其是一种滨海盐碱地生态景观林营建配套装置,针对现有的存在仅对地下渗入的水进行收集处理,收集方式相对单一,蓄水到浇水的过程中自动化程度较低,也占用大量的人力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
- 高静唐惜琴张伟强杨雪莲冯怀兴梁俏莉
- 塞罕坝生态景观林秋季景观美学评价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
- 为充分挖掘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景观林资源的观赏价值,优化塞罕坝秋季景观林群落配置和水平斑块格局。在塞罕坝选取18个生态景观林样地,利用无人机航拍,选取18张具有代表性的景观林图片,采用BIB—LCJ法设计问卷,利用Colo...
- 刘叶凡
- 关键词:生态景观林
- 林内色彩斑块分布格局对秋季生态景观林美景度的影响--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例被引量:1
- 2023年
- 色彩是林内最强烈的视觉语言,秋季林内色彩差异尤为明显,研究色彩斑块布局对人工景观林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色彩对生态景观林秋季景观质量的影响特征,以塞罕坝机械林场白桦纯林、2个密度的落叶松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了36张景观照片,采用ArcGis 10.3软件对照片进行矢量化处理,采用FRAGSTATS 4.2软件提取矢量化后照片的格局指数,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照片中景观进行质量评价,美景度计算用的是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故对照照片为随机1张照片。通过比较秋季4个林分色彩斑块形状指数(LSI)、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和分离度指数(SPL)的变化特征,明确林内色彩斑块景观指数对生态景观林美景度的影响,分析不同林分景观质量的差异性,进而为生态景观林经营与评价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白桦纯林斑块多样性指数最高,美景度与斑块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47),导致白桦纯林美景度最低,且与其他3个林分类型差异显著;低密度落叶松纯林美景度最高,人们对落叶松纯林喜好程度较高。(2)美景度与色彩斑块LSI值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620,与SPL、SHDI和SHEI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性,其中与SHDI值相关系数达到了-0.847。斑块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对秋季林内景观质量影响较大。总之,林内色彩斑块简洁,零散的分布格局更易被游人接受,而色彩多样且集中连片、通透性较差降低了森林的可达性,影响林内景观质量。
- 郎博帅刘叶凡韩阳媚欧阳嗣航李玉灵程顺
- 关键词:秋季生态景观林林分密度美景度
- 论公路生态景观林廊道设计中新理念的应用
- 2022年
- 在公路生态景观林廊道设计当中,应结合当前发展形势,注重新理念的融入与应用,最大程度发挥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此,在全面了解生态景观林廊道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建设公路生态景观林廊道的基本条件,并基于交通安全、景观协调等新理念,提出了设计要点,以期更好地实现公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 谢新伟
- 关键词:公路建设设计要点
- 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绿量与夏季降温增湿效应研究
- 2022年
- 为研究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JL处理)构建技术及其绿量和降温增湿效应,选择杉木用材林(YS处理)和林外空地(CK处理)作为对照,采用JL-17型温湿度测定了仪测定气温和空气相对湿度。结果表明:6年生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绿量可达到13393.1 m^(3)/hm^(2),比常规营造的杉木用材林绿量(13171.4m^(3)/hm^(2))略高。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与空地对照点比在夏季(7~9月)10:00~16:00时段,平均降温率达30.5%,平均增湿率为45.9%。降温增湿效应优于杉木用材林,可以提高人体舒适度。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不仅具有集群美感,而且是人们休闲和康养的有益场所。
- 陈立
- 关键词:乳源木莲生态景观林绿量降温增湿
- 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景观林空间结构对夏季景观质量的影响
- 2022年
- 林内景观质量评价对林场的经营和管理有重要意义,而林分空间结构的研究对生态景观林景观质量有重要影响。以塞罕坝机械林场落叶松纯林与落叶松-白桦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选取了16张最具代表性的照片,采用美景度评价(SBE)法以美景度作为景观质量指标,通过探究林分空间结构对林分夏季近景的景观质量影响,进而为塞罕坝生态景观林夏季景观经营技术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林内垂直结构越完整,林下整齐度越高,人们的喜好频数越高,美景度越高。(2)林内透视距离与美景度值存在明显的二项式关系;林内透视距离高于1倍树高时,美景度值随透视距离增加而增加。(3)林分枝下高与株高比值和美景度值存在二项式关系,林分枝下高与株高比值在0.5~0.6之时,美景度值存在1个峰值,此时人们接受程度最高。人们对林内垂直结构、透视距离、林下整齐度、树干形态与枝下高等指标偏好程度为打造更美好的生态景观林提供科学指导,对林场的转型和森林景观旅游事业有促进作用。
- 张菲李玉灵
- 关键词:生态景观林空间结构
相关作者
- 李玉灵

- 作品数:181被引量:1,108H指数:16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铁尾矿 臭柏 冀北山地 植被恢复 沙棘
- 徐学华

- 作品数:88被引量:598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冀北山地 华北落叶松 铁尾矿 枯落物 物种多样性
- 韦新良

- 作品数:60被引量:530H指数:13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
- 研究主题:针阔混交林 森林生态学 树种 森林资源 生态景观林
- 徐高福

- 作品数:238被引量:835H指数:14
- 供职机构: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
- 研究主题:千岛湖 消落带 青钱柳 国有林场 林相改造
- 张慧

- 作品数:511被引量:2,090H指数:23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膜接触器 遥感 土地利用 水溶性有机物 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