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0篇“ 生态诗学“的相关文章
程抱一作品中的生态诗学生态话语
2024年
当代法国生态人文话语提供了富有启发性的概念和方法,包括“生态智慧”理论,以重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法籍华裔作家程抱一在自身的后结构主义诗学和文艺创作中启用了来自中国古代的生态智慧,重构了以三元论为基础的气论审美思想。这为当代跨文化生态话语的发展贡献了独特力量。
赵靓
关键词:生态智慧气论
论《大湖消息》的生态诗学建构
2023年
中国的生态文学是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下,于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以生态环境为写作对象的生态诗、散文、非虚构写作和报告文学等,均可纳入生态文学范畴。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它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在于,既属于自然环境,又包含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以及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草树
关键词:生态文学诗学建构生态诗文学范畴写作对象报告文学
论“亚主体”及其生态诗学意义
2023年
在数字技术、生物工程和人工智能高速发展的今天,主体性问题遭遇两难处境。一方面,它招致反人文主义的抨击;另一方面,超人文主义又试图通过“增势”而“超越”它。在此情况下,幽暗生态学的“亚主体”概念应运而生。相较于大写的“超主体”,亚主体是人类世的原住民,兼含人类和非人类;亚主体以“次越”为行事逻辑,通过建立内爆性共生现实而赋予自身革新潜能;亚主体“蹲踞”在既有格局的裂缝和凹陷处,运用“游戏”战术发动“微观革命”。亚主体观念具有重要的美学维度和诗学意涵。
张进
关键词:蹲踞生态诗学
美国汉学家汉米尔杜甫诗英译之生态诗学建构
2023年
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的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文文学小传统呈现出生态译诗的诗学特色。美国译者、汉学家山姆·汉米尔从生态文化的角度阐释了杜甫诗所蕴含的生态宇宙观。通过凸显自然意象、营造人景相融的意境、突出物的主体性、呈现无为和顺其自然的生态思想,汉米尔建构了杜甫诗回归荒野和任运自然的生态诗学形象,呼应了美国当下生态文化对中国古老生态文明的诉求。由此,彰显了杜甫诗生态智慧的世界意义与当代意义,丰富了杜甫诗的世界文学价值,中西文化跨越时空达成了语际交流与互鉴。
王雪梅
关键词:杜甫诗生态诗学
自然及其“神性”:论雷平阳的生态诗学
2023年
雷平阳生态诗学以云南地理环境为坐标,将诗歌写作之经验、情感与想象倾注在对自然生态的关切和描摹之中,努力呈现特定区域的自然万物之“神性”意味。雷平阳的诗歌写作,以呼唤“神性”自然与理想人性之复归的方式,以独特的“环境想象”,回应着消费文化、现代文明对自然环境与原始文化的侵蚀,完成了对一个被“怯魅”的自然之“复魅”。诗人对云南地域多元的宗教现象,特别是佛教及衍生文化情有独钟,诗作借助宗教元素表现了与民族情感、心理相联结的生态思想,开掘其隐含的文化意味与审美价值。雷平阳的诗歌在回归诗性“自然”的同时,也在向人性之初复归,用以抵制、补偿科技理性带来的伤害和代价。
李秋瞳
关键词:生态诗学
蒙古族生态诗学的历史处境与多民族文化因子的结合——尹湛纳希与满都麦的比较研究
2023年
在“生态诗学”的概念中,“生态”和“诗学”是互相影响的“二元”,它们在尹湛纳希与满都麦文学中“生态”与“诗学”各有侧重,但各不舍弃,而这种侧重点的偏移是时代的发展导致的结果。本文从“生态诗学”的定义说起,分别对尹湛纳希、满都麦两位蒙古族作家作品中的“生态诗学”特点进行分析,在“民族本持”“民族融合”“人性异化”等话题上通过二人的两相回望以凸显“生态诗学”的意义。
徐馨月
关键词:生态诗学蒙古族多民族文化尹湛纳希
安东尼奥·马查多的生态诗学研究
2022年
诗歌的生态意识是诗歌语言所呈现出来的诗人对于自然生态的具体感受。安东尼奥·马查多的诗歌在抒发内心孤独、展现现实镜像和表达哲学思考时,往往借助自然界的天空、树木、水流等意象。本文借鉴生态批评的理论和方法,以生态诗学为切入视角解读安东尼奥·马查多的诗作,并发掘其中蕴含的生态美韵。
黑宇宇
关键词:生态诗学诗歌
生态诗学视角下《神笛》(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本文运用生态诗学理论对《神笛》(节选)汉英翻译进行选例分析。该著作选收了白族民间童话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得益于云南的地域背景以及多民族聚居的特点,这些作品在展示云南原生态魅力的同时,也传递了白族丰厚的文化底蕴。该书中丰富有...
莫舒婷
关键词:民间童话白族生态诗学
林苑双龙译丛 爱德华·托马斯诗歌全集译介 基于道家生态诗学视角
此译著是译者在其博士论文《早期道家、生态批评、人类世:爱德华托马斯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深入研磨而来。译文主要采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尽最大努力忠实地再现托马斯的诗艺和诗学理念;在忠实于原作思想的基础上,译文采用了...
(英)爱德华·托马斯
华海的生态诗学生态诗作被引量:1
2021年
批判性、体验性和梦想性是华海生态诗学理论和华海生态诗歌创作的基本内涵。其中,“批判性”体现的是生态立场,“体验性”展示的是生态路径,“梦想性”建构的是生态愿景。梳理华海的生态诗学生态诗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态诗歌的属性和特点。
闫慧霞高旭国
关键词:生态诗学

相关作者

赵学峰
作品数:17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人本主义 艾米莉·勃朗特 生态诗学 宗教思想 缘起
龚丽娟
作品数:46被引量:7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生发 生态 生态美学 《刘三姐》 生态审美
谭琼琳
作品数:18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研究主题:加里·斯奈德 绘画 西方绘画 生态诗学 诗学
张进
作品数:148被引量:416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新历史主义 物质性 永磁同步电机 诗学 阐释学
叶玮玮
作品数:11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环境正义 生态批评 意象 块茎 生态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