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1篇“ 生态退耕“的相关文章
基于“三调”数据浅析生态退耕对粮食安全的效应被引量:1
2022年
为了评估生态退耕是否会影响到粮食安全,本文从粮食生产的角度出发,基于“三调”数据对影响粮食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指明了生态退耕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生态退耕虽然会对耕地面积造成影响,但由此带来的土地优化效应、生态补偿效应以及要素密集效应也会对粮食产量进行补偿,从而达到地减粮增的效果。因此在牢守耕地红线的基础上统筹生态建设,对于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李中建张碧云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态退耕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厘清生态退耕时空格局及驱动因素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结构调整与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退耕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模型,剖析2000-202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时空分异特征,探究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①2000—2020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面积为27617.84 km^(2),年均退耕面积为1380.89 km^(2),退耕指数为10.27%,退耕耕地主要转化为草地、林地和水域,占退耕总面积的75.20%。②20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退耕空间集聚特征显著,高值集聚区趋于山区集中,并由东北向西南扩展,低值集聚区趋于省际边缘、市区及周边地区集中分布,呈现向东北转移态势。③生态退耕时空分异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政策因素的共同影响。坡向、海拔高程、生态工程数量、路网密度、年均降水量的影响程度不断增强,生态管控面积比、城镇化水平、年均气温的影响程度有所降低。各驱动因子交互作用对生态退耕时空分异呈现双因子增强和非线性增强效应。本文结果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科学推进生态系统结构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孙丕苓曲琳刘庆果许月卿宫巧巧
关键词:生态退耕时空分异北方农牧交错带
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退耕时空分异特征
2022年
生态退耕对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系统服务产生深刻影响,科学掌握生态退耕的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对区域生态保护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例,运用退耕指数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模型,分析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退耕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退耕面积为12339.04 km~2,占退耕总面积的52.40%,退耕指数为2.46%。退耕耕地主要转化为林地、草地和水域。(2)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退耕空间集聚性显著,生态退耕热点区由西向东扩展,冷点区向黄河上游、下游地区扩展。生态退耕热点区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向中游过渡的河套平原及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退耕低值区主要分布于黄河上游湟水谷地和黄河中、下游交界的河谷平原地区。(3)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退耕地形梯度效应显著。耕地转林地、草地和耕地转水域的地形梯度差异显著。
孙丕苓彭田田沈丹丹
关键词:生态退耕时空分异黄河流域
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的生态退耕空间优化及权衡分析——以奇台县为例被引量:8
2021年
干旱区耕地大规模扩张导致水资源超载、生态问题频发,亟须退地还水。因此,探索水资源约束下的生态退耕空间优化方案,不仅有助于解决干旱区面临的问题,还可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提供参考。目前对退耕方案多效益矛盾的研究尚量化不足,有鉴于此,本文建立生态退耕空间优化配置及权衡分析模型,以新疆奇台县为研究区进行模型应用,构建了水资源约束下的生态退耕方案群,并设计保有耕地优先和保护生态优先等两种情景,利用蚁群优化算法实现了生态退耕的空间配置模拟与优化。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在保有耕地优先情景将减至9.94万hm^(2),保护生态优先情景则为6.96万hm^(2);在此退耕过程中,河道内生态用水占水资源总量的比例从10%增加到30%,防固沙量由713.22万t增加至816.59万t,经济效益则由34.86亿元下降至24.75亿元。通过比较单位经济效益的减少比例可产生的生态效益增加比例,确定耕地面积退至8.35万hm^(2)时是权衡生态和经济效益下的生态退耕最优方案。退耕还草主要发生在奇台县耕地集中区的东北、西北及西南部边缘,将有利于北部的沙漠化防控和南部的水源保护。本研究实现了干旱区水资源约束下生态退耕方案空间模拟和优化,对农业经营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许尔琪李婧昕
关键词:生态退耕水资源约束蚁群算法干旱区
内蒙古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
土壤风蚀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区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威胁干旱与半干旱区域生态安全的重点问题,也是影响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开展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对土壤风蚀的影响及效应研究,力求科学掌握阴山北麓生...
吴晓光
关键词:阴山北麓生态退耕土壤风蚀生态效应
山西省生态退耕空间布局及生态扶贫实施机制研究
2018年
根据山西省生态环境和生态退耕的现状,分析实施上一轮(2000-2013年)生态退耕实施情况,启动新一轮生态退耕的总体思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山西省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政策机制等建议。
郭福则
关键词:生态退耕
生态退耕前后张家口市耕地变化及影响因素识别被引量:28
2018年
耕地变化与相关土地政策密切相关,为揭示生态退耕政策实施前后,耕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性,该研究以北方农牧交错区——张家口市为例,分析了生态退耕前后(1989—2000年和2000—2015年)耕地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应用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耕地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耕地面积由1989年的1 090 031.02 hm^2减少到2015年的924 647.32 hm^2,持续减少了15.17%,特别是生态退耕后,耕地减少速度加快;但耕地仍然集中分布在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2)生态退耕前后,耕地转出与转入并存。与生态退耕前相比,生态退耕后耕地转换变化总面积增加121 695.72 hm^2,其中转出面积增加占88.72%;耕地主要转换去向由草地(17 063.59 hm^2)、建设用地(9 007.00 hm^2)、林地(8 932.72 hm^2)和园地(5 981.19 hm^2),变为林地(51 902.41 hm^2)、园地(40 311.23 hm^2)、草地(32 292.66 hm^2)和建设用地(23 152.11 hm^2)。3)生态退耕前后,耕地转换变化的影响因素不同。退耕前,海拔和坡度分别是耕地转为园地、林地和转为草地、建设用地的主导因素;退耕后,耕地转化的影响因素多样化,海拔仍是耕地向园地转换的主导影响因素,人均GDP变化和到最近道路距离分别成为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和转为建设用地的首要因素。基本农田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对耕地转为园地、林地和草地也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能为张家口市耕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刘超刘超许月卿黄安许月卿卢龙辉
关键词:生态退耕耕地变化
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生态退耕还林潜力分析评价被引量:1
2018年
实施生态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作为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成果的补充,在生态退耕还林潜力分析评价中拓展了一个新的视角,基于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生态退耕还林潜力分析评价具有较强的现势性和可行性。
李锐邓立争
关键词:分析评价
黄土高原生态退耕的时空分异特征被引量:13
2017年
生态退耕是调整陆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以应对土地利用过度干扰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科学掌握退耕格局与耕地格局演变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位于黄土高原的延安市为典型区,从生态退耕的整体特征、地形因素及区域差异等角度,探究生态退耕以来其耕地变化及退耕状况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生态退耕致使延安市耕地面积由2000年的11 752.80 km2减少为2013年的9149.93 km2,退耕面积为2756.85 km2,退耕指数为22.15%,且退耕耕地主要转化为林地、草地,占退耕面积的95.29%;耕地与退耕面积主要分布于6~15°、15~25°坡度及第II级(925~1115 m)、第III级(1115~1275 m),且2005-2013年的生态退耕速率均高于2000-2005年的生态退耕速率;县域退耕面积及退耕程度均呈现由北向南依次递减的分异特征,而退耕重心与耕地重心均在延安市几何中心以北的安塞县与宝塔区边界,且生态退耕的重心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迁移,耕地重心则由北向南迁移。本文通过对延安市生态退耕的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可为黄土高原更加科学合理地推进生态保育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杜国明孙晓兵刘彦随郑惠玉马榕徽
关键词:生态退耕时空分异黄土高原
生态退耕背景下延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及景观可持续研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形式、程度以及结构趋于多样化,土地利用根据社会经济与自然环境发展目标的多样性引导着土地利用功能的多样化,然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程致使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矛盾凸显,土壤...
孙晓兵
关键词:农村经济土地资源生态退耕

相关作者

王秀红
作品数:40被引量:495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退耕 土地利用变化 耕地 能值分析 土地利用
申建秀
作品数:10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研究主题:生态退耕 生态 耕地 土地利用变化 能值分析
刘贤赵
作品数:147被引量:2,123H指数:26
供职机构:湖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水资源 土壤水分 黄土高原 水分利用效率 土地利用
刘黎明
作品数:135被引量:3,369H指数:3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乡村景观 土地利用 指标体系 草地资源 乡村景观规划
赖敏
作品数:4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研究主题:生态退耕 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补偿方法 生态补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