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53篇“ 生态适宜性“的相关文章
- 一种地质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涉及地质评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生态适宜性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收集关键环境和生态数据,通过数据库整合收集的数据,采用归一化处理简化复杂性,得到环境和生态的主成分数据集。本发明中,通过配置线性回归模型,...
- 梁坤先白旭东寇保德贾铭马金元董启明
- 河流生态廊道生态适宜性分析与生境营建研究
- 2024年
- 为促进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优化用地布局,以朔州市七里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进行生态适应性分析与生境营建。在生态适应性分析过程中,构建了生态适宜性分析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要素指标权重;在生境营建过程中,采用重塑生态基底、筛选植物种群等措施,逐步形成生态结构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通过对七里河两岸生境的营造,恢复了七里河生态廊道,为野生动物保留适宜的动物迁徙廊道,也为北方地区河流廊道的生态适宜性和生境营建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 石贝西王俊莉
- 关键词:生态廊道生态适宜性
- 中药山慈菇基原物种生态适宜性关键生态因子及区划研究
- 2024年
- 目的为山慈菇基原物种科学引种和选址扩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查询多个数据库和实地调查,收集山慈菇基原物种在全国范围内的257个有效分布数据。综合海拔、温度、太阳辐射、降雨量和水汽压5个类别共68个生态因子,利用Maxent和ArcGIS对山慈菇基原物种的生态适宜性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得到影响山慈菇生态适宜性的关键生态因子主要是降雨量、太阳辐射以及海拔,不同基原物种间关键生态因子有显著差异。最适宜杜鹃兰、独蒜兰以及云南独蒜兰生长的潜在区域分别集中在台湾、华南地区以及云南四川相接一带。结论本研究进一步对其潜在分布区分别进行了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为山慈菇合理引种栽培及人工规范化扩种提供科学依据。
- 池玉洁朱明玉刘义飞刘迪森林胡志刚张景景
- 关键词:山慈菇生态因子生态适宜性
- 新疆地区民族药补血草生态适宜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通过对新疆地区繁枝补血草、耳叶补血草和大叶补血草等道地药材的生态适宜性分析,预测其适宜生长区域。方法通过近年来对该属植物的实地调查及文献报道,获得184份样本信息,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影响新疆补血草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是8月份平均雨量、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12月份平均雨量、年降水量、降水量变异系数、土壤湿度指数、6月平均最低温度,最湿月降水量,最暖季度平均温度;最适宜分布区域主要有乌鲁木齐、昌吉、石河子、哈密、博乐、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等天山北坡前沿地区和伊犁盆地戈壁荒漠盐碱地带。结论本研究所生成生态适宜性区划图,可为新疆地区曲柯尔属植物的野生资源的保护和栽培选址提供理论依据。
- 叶力夏提·达那别克程波郭巧慧何江
- 关键词:大叶补血草生态适宜性生态因子
-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我国黄芩生态适宜性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了解黄芩的生态适宜性,筛选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预测黄芩在我国的适宜栽培区。方法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收集黄芩药材231批次,记录采样点环境信息,应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55个生态因子的综合分析。结果降水量、植被类型及土壤类型对黄芩生长影响较大,黄芩适宜区主要集中在陕西东部、河北西部及承德大部、山西大部、北京西部、辽宁西部、山东中部与东部、江苏与安徽交界处、云南北部、四川东部与南部。结论本研究对黄芩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研究结果可为黄芩栽培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徐小琼鲁燕云朱颖朱浩郑强霞晋玲
- 关键词:黄芩生态因子最大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生态适宜性
-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农用地限制因素及整治分区研究
- 2024年
- 开展农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可厘清农用地生产和生态功能限制因素,有利于有针对性地分区开展整治并分类施策,进而提高区域农用地的可持续利用水平。以环渤海区域的黄骅市为例,构建“土壤资源-水资源”复合农田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单指标评价与分层次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农用地生态适宜性的限制因素及程度;综合评价结果,并按照改良技术措施一致性原则,划分农用地整治分区,对应提出改良措施。结果表明:研究区农用地化肥施用量、有机质含量、土壤含盐量生态适宜性较差,不适宜级分别达到87.47%、99.62%和25.34%;全域农用地地下水矿化度过高,东部地下水埋深浅,69.54%农用地灌溉保证率不足;此外,其他指标呈适宜状态;研究区农用地主要限制因素为:化肥施用量、有机质含量、土壤含盐量、地下水矿化度、地下水埋深及灌溉保证率;限制因素组合类型分为两类:“主导限制因素(重度)+次要限制因素(轻度)”的复合类型、仅有轻度限制因素的单一类型,二者占比分别为91.9%、8.1%;划分“土壤培肥区”“盐渍化土改良区”两类整治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治提升措施。为生态系统状况复杂的滨海区农用地改良和整治利用提供实践参考。
- 王凡徐磊张贵军张蓬涛耿其明
- 关键词:农用地生态适宜性
- 基于AHP-EWM-TOPSIS的秦岭北麓西安段冰酒葡萄生态适宜性评价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评估冰酒葡萄(Ice wine grape)在秦岭北麓西安段的生态适宜性,以促进该作物种植的经济潜力并优化当地葡萄产业结构。根据冰酒葡萄生长需求和秦岭北麓自然气候特点,研究选取最冷月均温、≥10℃有效积温、生长季干燥度、坡度、土壤pH等评价因子,确立冰酒葡萄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秦岭北麓西安段2000—2021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生态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改进熵值法(EWM)、TOPSIS综合评价法,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冰酒葡萄种植综合区划评估模型,对影响冰酒葡萄种植的气候、地形、土壤三大指标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经统计分析得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和不适宜区4个等级。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秦岭北麓西安段内冰酒葡萄种植的生态优势区域,且所得区划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一致。这一发现对冰酒葡萄种植的区域布局和科学规划提供了重要参考。
- 王甜杨联安张凯然陈韩玲徐蔚薰尚小清
- 关键词:生态适宜性气候指标
- 濒危药材铁筷子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预测濒危药材铁筷子在我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区,筛选影响其生长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铁筷子野生资源的保护和引种驯化栽培选址提供参考。方法收集铁筷子在我国分布的样点信息,利用最大熵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分析影响铁筷子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预测其生态适宜性分布区。结果影响铁筷子生长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主要有4、10、12月份降水量,最冷月最低温度,温度季节性变化标准差,最暖月最高温度等。高适宜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西北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北部和重庆北部。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铁筷子引种驯化栽培区的选择及野生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 樊敏何微微史亚玲牛露露晋玲郭延秀
- 关键词:生态因子地理信息系统最大熵模型
- 西南高原区金沙江流域(云南段)土地整治生态适宜性评价研究
- 科学合理开展土地整治生态适宜性评价,是促进土地整治项目优化布局、合理安排项目开展时序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实现西南高原生态脆弱区"三生"环境提升。选取自然环境要素差异显著的金沙江流域(云南段)作为研究区域,基于图件和社会经济...
- 张琦薛满李加加覃烨李志航
-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适宜性
- 一种工程扰动的交通沿线弃渣场生态适宜性遥感评价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程扰动的交通沿线弃渣场生态适宜性遥感评价方法,属于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包括:选取影响弃渣场选址的生态适宜性评价因子;收集研究区域的各类遥感数据,对研究区域内各项因子进行指标提取,再分级赋值得到各项因子的等...
- 姬翠翠 裴向军 黄早阳 张晓超 朱正清 张春晖 曹一鸣 吴常彬 陈泊宇 杨恒聪
相关作者
- 谢彩香

- 作品数:150被引量:1,298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生态因子 产地适宜性 生态适宜性 药用植物 区划
- 李西文

- 作品数:168被引量:1,760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生态适宜性 川贝母 半夏 人参
- 陈士林

- 作品数:849被引量:8,689H指数:48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 研究主题:DNA条形码 药用植物 中药材 产地适宜性 ITS2
- 张小波

- 作品数:235被引量:2,055H指数:27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 研究主题:中药资源 中药资源普查 中药材 区划研究 生态因子
- 朱寿东

- 作品数:45被引量:543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适宜性 区划研究 生态因子 中药材 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