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篇“ 生活认识论“的相关文章
- 生活的人:学校体育的最高育人理想——来自生活认识论的启示被引量:4
- 2018年
- 从生活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探索学校体育的最高育人理想。认为:学校体育育人的本真视界须从"认知领域"到"生活领域";育人的价值取向须从"工具人"到"现实生活人";育人的思维方式须从"个体存在"到"关系性存在"。其最高育人理想应该是"生活的人",而非培养健壮的社会生产者的生产人、工具人。
- 王利国程传银
- 关键词:学校体育育人生活认识论
- 生活认识论何以可能——认识论新领域的初步探索
- 回归现实生活,不仅仅是理论界的呼声,更是现实发展的需要。但是,不管是理论研究还是现实需求,思维方式的转变更为根本——传统科学认识方式必须转变为生活认识方式。也就是说,必须突破原有科学式的孤立、本质式的思考方式,还原生活本...
- 牛璐
- 关键词:生活认识论
- 文献传递
-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趋向:生活认识论的启示被引量:16
- 2007年
- 本文认为,现代教学论应实现从近代科学认识论到现代生活认识论的理论基础的转换,具体表现为:在研究视界上,从"认知领域"扩展到"生活和生命全域",以一种更全面的视角来关注和促进个体生命的动态生成和发展;在价值取向上,从"价值中立"走向"价值负载",实现从塑造"知识人"到培养"现实生活人"的转变;在思维方式上,从实体主义思维走向关系性思维,促进教学活动从"物的世界"的思维方式转向"人的世界"的思维方式,真正成为一种"人对人的活动",从而使现代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动态生成过程,成为一个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不断显现的生动活泼的生活过程。
- 王攀峰
- 关键词:生活世界观生活认识论
- 生活认识论视野中的大学课程改革略论
- 2007年
- 课程改革只有吸收哲学的深刻变革才可能有实质性的创新。中外认识论变革的一个根本点不仅强调生活世界是知识的最终来源,而且主张现实的知识就在生活世界中。生活认识论对当前大学课程改革具有两点根本的启示:学校中课程改革的着力点不是强调"实践",而只有走出"学校"才有课程改革的真正"实践"。
- 黄首晶
- 关键词:生活认识论大学课程改革知识
- 生活认识论:一个实践观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生活认识论作为我国认识论研究新的发展方向,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就被一些学者所重视和提倡,但大多是从宏观上论述的,从微观入手系统论述的较少。生活认识论要想在新的世纪有所作为,不仅要从宏观上考察,而且还要深入到认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实践层次来探索。鉴于此,试从实践主客体关系、实践目的、实践逻辑等六个方面对生活认识论加以比较研究。
- 何宜伟王石
- 关键词:传统认识论生活认识论实践观
- 生活认识论及其对现代教学论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1
- 2005年
- 传统教学认识论是建立在“科学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的。“科学认识论”主要表现为主客二分、泛科学主义、实体性思维,由此导致教学活动中教学与生活、教学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相互疏离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我国哲学界主张建构一种主客体统一的“生活认识论”。“生活认识论”的确立,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有之义,推动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根本转变,使现代教学理论走上了向生活世界回归之路。“生活认识论”的提出,不仅有助于我们重新审视当前教学论研究中的一些难题,有助于树立现代的教学观,而且有助于重新认识和评价师生关系,推动现代教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 王攀峰
- 关键词:科学认识论生活认识论教学认识论
- 生活认识论视野中的教学评价理念被引量:2
- 2005年
- 生活认识论实质上是一种“人论”或“存在论”。其中,“自我认识”是其基本特性,“实践”是其内在精髓,“理解”则是其方法论基础。在生活认识论的视野中教学评价的理念表现为:教学评价标准的生成性、教学评价功能的信息化、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学评价客体的生活性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对话性。
- 许爱红李荣
- 关键词:生活认识论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理念
- 从“科学认识论”到“生活认识论”——论教学的认识论基础的转换被引量:40
- 2002年
- 一、“科学认识论”:我国现行教学的 认识论基础之“实然” 认识论一直是哲学的重要内容。在近代, 它甚至成为整个哲学环绕的中心。众所周知, 在近代,自然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不仅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由机器替代人完成日常事务的更为闲暇的生活梦想。正如卡西尔所言:“科学是人的智力发展中的最后一步,并且可以被看成是人类文化最高最独特的成就。”①如此, 不仅自然科学知识成为人类知识的典范,而且它的方法也迅速地扩展成为一种形而上学, 从而主导自身之外的心理学。
- 周建平
- 关键词:教学认识论教学论教学认识
- 犯罪概念和生活认识论
- 2007年
- 犯罪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主张实质犯罪(社会危害性),相应地认为是立法犯罪概念,有主张形式犯罪(刑事违法性),相应地认为是司法犯罪概念。一般认为实质犯罪(即犯罪学上的概念)大于形式犯罪(刑法学上的概念)。通说一般认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性的行为。这种以平面结构建立起来的犯罪概念比大陆法系的递进式和英美法系的双层次构成要件要封闭的多。在司法实践中,直接涉及被告犯罪的有无(如正当防卫),大小(如但书13条)问题。这种静止的非此即彼的态度表现为:盲从或逾越,前者表现为实务中的那种日益显现的法条主义倾向,直接听命于权威的解释。后者则游弋在现行法律的“空缺结构”(open texture)之中,表现为肆意放纵主观判断,造成司法问题结构上的厉而不严。背后表现出来则可能是权力、人情,破坏了法治的权威。本文试图从认识论上对这一问题作初步尝试。
- 彭兵
- 关键词:社会危害生活认识论
- 马克思生活哲学的本真意蕴及民生启示被引量:3
- 2015年
- 马克思生活哲学是在不断继承和超越诸多先哲关于生活哲学的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实现了"哥白尼式"的革命。马克思生活哲学思想的本真意蕴可以从生活本体论(生活是世界的"事实")、生活认识论(生活是思想的源泉)和生活历史论(生活的演进是客观历史过程)三个维度加以全方位解析。对马克思生活哲学本真内涵进行系统梳理,能够为构建当代中国特色民生话语范式提供重要启示。
- 刘永志
- 关键词:生活哲学民生生活认识论
相关作者
- 杨瑞芬

- 作品数:16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教师 教师生活 生活认识论 后现代知识观 境界
- 丁立群

- 作品数:94被引量:618H指数:15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
- 研究主题:实践哲学 文化哲学 亚里士多德 哲学 哲学人类学
- 王攀峰

- 作品数:120被引量:974H指数:17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教科书 课程改革 教育 课堂教学 教育研究
- 王维国

- 作品数:77被引量:281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公共性 人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认识论 维度
- 王孔雀

- 作品数:93被引量:109H指数:6
-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经济与法学学院
- 研究主题:文化生产力 生态文明 认识论 跨越式发展 政治文明